原标题:小米生态链公司闯关IPO悲喜录:“做啃米族”还是“去小米化”?
一周之内,同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两家拟上市企业命运出现天壤之别。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上市之路,几家欢喜几家愁。
7月9日,上交所披露称,易来智能科创板IPO终止。7月15日,历经两次中止审查的趣睡科技创业板首发获通过。一周之内,同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两家拟上市企业命运可谓天壤之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两家小米概念公司业绩发现,相比报告期处于业绩持续增长状态的易来智能,主营家具类产品和家纺类产品业务的趣睡科技在报告期内,营收和净利润甚至已经出现大比例下滑。
让投资者不解的是,同样依赖小米生态链生存的两家公司,为何业绩高增长的易来智能上市折戟,而业绩表现欠佳的趣睡科技却能顺利过会,是因上市路径不同还是公司经营另有隐情?
2013年至今,小米在生态链方面的布局已近8个年头。“打群架”(用“投资+孵化”的方式,弄一堆兄弟公司,大家一起来打群架)模式下,小米获得了第二业绩增长曲线,还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代表公司便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石头科技。
不过,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对于在小米“照拂”下迅速成长的小米生态链企业,难以摆脱的一个质疑就是对小米的过度依赖,当企业走到资本市场门前,是继续“做啃米族”还是“去小米化”?这或许是每个小米生态链公司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经营高度依赖小米生态
对比上述两家公司的招股书不难发现,其经营均过度依赖小米生存,且小米系持股比例总数均居于前列。
趣睡科技2018年至2020年报告期,在小米系列平台的主营收入分别达3.83亿元、4.17亿元、3.26亿元,占其当期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79.81%、75.56%、68.2%。而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易来智能来自小米的关联销售合计占其全部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8.54%、49.61%、51.62%和54.92%。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两家公司均是采用轻资产运营,均采用“委托外包生产+互联网销售”的模式,所有产品均采取外包生产方式,自身不直接涉及生产环节。同时,招股书中,小米旗下的投资平台均位列两家公司大股东序列。
经营销售模式类同,均难解与小米公司的关联关系,但两家公司的上市命运却出现天壤之别。“成也小米,败也小米”,剖析上市败北的易来智能,或许可见小米生态链公司的生存之道。
资料显示,不同于趣睡科技专注自有品牌经营家居产品,易来智能主营业务智能照明产品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研发、销售、品牌、采购等系列生产环节均难以脱离小米体系。
招股书显示,易来智能主营智能家居照明及控制系统业务,自2012年成立以来,易来智能就快速与小米公司深度捆绑,尤其是2014年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后,就成为小米定制智能照明产品的供应商,经营米家品牌和自有品牌Yeelight两大品牌产品。
2017年至2019年,易来智能营收分别达3.07亿元、5.53亿元、8.8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0.30%、60.33%。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增速放缓,全年实现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为0.16%。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半以上的营收来源于对小米的关联销售。
不仅如此,易来智能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小米公司的米家品牌产品的销售分成,报告期内占主营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已从2017年的46.62%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54.17%,公司自有品牌Yeelight的产品销售占比则持续下滑。
易来智能称,公司的自有品牌与小米“米家”品牌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如果未来公司自有品牌产品不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则可能受到米家品牌产品的冲击,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而过会的趣睡科技则选择了加强对自有品牌的运营。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年小米商城销售收入较上年下降4504万元。趣睡科技表示,基于减少关联交易的考虑重点持续经营8H自主品牌,对米家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力度较小。
另一方面,易来智能2019年前研发尚不独立,公司存在与小米共同拥有专利的情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小米共有专利达56项。
同时,小米公司也是易来智能的重要供应商,主要向其提供芯片等材料。报告期内,相关关联采购额分别达3607.63万元、6875.55万元、9664.53万元和3716.99万元,占易来智能各期营业成本15.20%、16.40%、14.09%和 13.9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小米也是易来智能的大股东,天津金星和香港顺为分别是其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小米系持股比例达到24.7%。
与小米公司解不开的关联关系让监管层和投资者无不质疑易来智能的独立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交所两轮问询中始终抹不开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司的独立性、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
科创成色遭质疑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易来智能折戟IPO,除了营收和股权结构与小米高度关联外,其实际科创成色与专利诉讼问题也被监管重点关注。
在上交所的两轮公开问询中,易来智能的科创属性同样是被关注的重点。北京某头部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易来智能的专利属性来看,其更像是设计方案提供商,并没有核心的技术性专利,公司上市的障碍可能还是在于科创属性到底足不足。
招股书中,易来智能称,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1579.03万元、3499.63万元、6006.95万元和2094.55万元,占公司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15%、6.33%、6.78%和6.16%,满足科创板上市要求。但报告期内,形成公司主营收入的15项发明专利中,又有10项为与小米科技及小米移动共有。
易来智能认为,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之“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公司自成立起对于物联网技术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已获得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实质审查中的发明专利申请40件。
自成立起,公司就智能硬件相关技术每年均有专利申请和布局,截至2020年底,累计申请相关专利100余件,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43件,实质审查中的发明专利申请68件。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的物联网技术发明专利大部分为基于现有蓝牙技术的信息配置,智能硬件也是多针对照明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的研发。
类似技术在欧普照明、雷士国际、阳光照明、飞利浦照明(昕诺飞)等上市公司中被广发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照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其中多数企业均在研发智能控制系统。
目前,易来智能的产品全部采用委外加工模式,暂无自建生产工厂,主要原材料芯片、灯珠、电子器件、结构器件及包材五大类几乎全部来源外部采购。这意味着,公司认为的核心研发基本上是设计研发,没有多少技术性竞争优势。
公司称,截至目前已取得了数次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日本Good Design奖、美国IDEA设计奖,成功实现世界范围内含金量最高的四大设计奖项大满贯。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上述四类奖项在设计界是顶级奖项,更多注重的是外观设计,并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技术性奖项。
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之“物联网”和“智能硬件”是否客观准确,相关技术在公司产品的具体应用和“智能”如何具体体现,甚至质疑目前公司所属行业定位是否客观准确,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当前科创板严格要求拟上市公司科创属性,严审相关公司蹭概念、炒概念上市,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领域是目前审核的重点领域,致使相关概念拟上市公司出现大量撤资料现象。
易来智能是否属于因科创性不足而选择终止上市的情形,从公开资料来看尚不明确。不过,上交所两轮问询中,“科创属性”“媒体质疑”均遭到连续问询。
败于专利诉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上交所的两轮问询中,易来智能持续被要求解答媒体质疑,第一轮问询中仅提及7家媒体、自媒体报道,第二问询中,易来智能需要解答10家媒体、自媒体的质疑,而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公司陷入的专利诉讼和实控人虚假信披。
据报道,报告期内,易来智能营收专利技术先后陷入多次诉讼。
2019年10月,在易来智能拟上市关键期,Signify(昕诺飞)在美国对易来智能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五件专利,相关产品很可能是易来智能的可联网和可调色彩的智能LED灯泡。
直至2020年7月,两家公司就专利授权事项达成知识产权许可合同,Signify撤诉并在官网发出易来智能加入Signify许可计划。而此时,仅距离易来智能进行上市辅导不足1个月,公司是否为上市与Signify达成了利益交换协议广受媒体质疑。
2020年底,易来智能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但在2021年1月,易来智能又被央企杭州鸿雁电器起诉专利侵权,在IPO关键时刻公司再次卷入知识产权纠纷。鸿雁电器称,双方专利权纠纷主要涉及LED吸顶灯具产品,涉案的专利包括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法院正在受理中。
易来智能认为,其产品技术方案早于鸿雁电器相关专利的申请日,所以不构成侵权,并提出了管辖权异议和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有分析指出,两次关键期的专利侵权纠纷均涉及易来智能目前主营的核心产品,公司终止上市申请或许难脱专利纠纷干系。
生于小米生态链,长于生态链发展,是要独立发展还是继续依赖小米生态链优势发展,将始终是小米生态链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无论选择拥抱小米还是独立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企业发展最稳健的压舱石。
(作者:韩永先编辑: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