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互联网巨头应有容人之量

日期:07-17
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

原标题:今日视点:互联网巨头应有容人之量

谢若琳

“阿里和腾讯的关系缓和,双方开始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传言不胫而走,尽管双方均未正面回应,但阿里的股价已经连涨两天。

其背景是互联网监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中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今年4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开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最大罚单——182.28亿元。

过去一周,直播平台斗鱼虎牙并购案被否,腾讯作为主导方收到了首张互联网企业“经营者集中”的行政禁令。紧接着,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开罚单,涉及阿里、美团、滴滴等企业。

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意识到,反垄断不是喊喊口号,监管部门动真格了。

过去20年,国家在互联网反垄断监管中一直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催生出一批互联网巨头,而赢者通吃的特性导致行业高度集中进而分生出派系,无论是BAT还是ATBM,每个字母背后都能延伸出一系列商业巨头,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资本裹挟利益无序扩张,大家在自己的商业帝国中纷纷筑起高墙。

在百度上无法搜到阿里的商铺,在阿里购物时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在微信对话中也无法分享阿里的商品链接。同时,巨头们不断投资、扩张商业版图,大有线上线下全产业链覆盖的势头,“掐尖并购”也是“见怪不怪”。

笔者认为,这些行为不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遏制了互联网产业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路径,更恶劣的是,业内甚至有一种认知,“不‘站队’巨头就没有发展空间”。B站、喜茶、知乎、丁香园等,几乎每一家新经济公司背后的股东名单中,都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上世纪60年代,互联网早期开发时代,研究人员凭借开放内容和开放协作形式创立了应用场景。开发者互相免费共享源代码,相互扶持,构建创新,这是互联网创立的价值底蕴,可以说互联网商业繁荣的根源离不开底层技术开源。

而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在深度参与开源技术,2019年在GitHub全球4000万的注册用户中,来自中国开发者从数量和贡献度上均位列第二,这其中来自于BAT等互联网巨头的贡献度非常高,尤其是阿里和腾讯在GitHub均位列企业Star榜的前十位。

如果说,技术开源是互联网的历史,那么商业“开源”就是互联网的未来。开放、包容,本是互联网独特的魅力所在,面对竞争者,互联网巨头应该有容人之量,打通应用,良性竞争,完善用户体验,净化行业风气,这应该是所有从业者的初心。

风起于青萍之末。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监管层“扯扯袖子”,企业家们也要放慢脚步“用用心思”,让团结协作的风拂拭尘垢,坚持相互开放,坚持相互成就,中国互联网产业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 欧洲“集火”谷歌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