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张雪
头图|视觉中国
我们都知道,2009年2月,阿里云“飞天”团队在北京写下第一行代码,9月阿里云正式成立。
但殊不知,阿里云的开始是在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在《智能商业》中提到,2007年9月,阿里高层在宁波开了一次战略会,在这次会议上,阿里高层形成一个共识,即“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这也就是阿里集团的“奔月计划”,同时也是阿里云的开始。
转眼间,“奔月计划”已经走过十三年,而阿里云也正式成立了十一年,如今被给予厚望的阿里云终于又向前迈了一步。
2月2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也就是自然年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收入2210.84亿元,同比增长37%;经营利润490.02亿元,同比增长24%;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683.80亿元,同比增长22%;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612.53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779.77亿元,同比增长56%。
而此前的市场预期为营收2141.58亿元,利润为464.04亿元。可见,在外界监管环境的重压下,阿里巴巴还是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季度内,阿里云首次实现了盈利。
截至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至人民币161.15亿元(24.70亿美元),这低于此前一致预期的166.9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400万元人民币,调整后的该利润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亏损3.56亿元人民币。
财报中,阿里巴巴将次盈利突破这归功于规模规模效益,主要由互联网、零售行业和公共部门客户收入的强劲增长所推动。
毋庸置疑,阿里云的盈利,不管对于当下的阿里巴巴还是整个国内云计算市场都是一个利好信号。
一方面,阿里云的盈利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阿里多元化业务布局的成功,另一方面,国内云计算亏损状态被诟病已久,业界需要一个突破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本季度,云计算业务继续扩大市场领先地位,并呈现强劲增长,反映出中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云计算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是我们多年在技术领域坚持投入的结果。”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成立于2009年9月的阿里云一直处于高速奔跑的状态。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公布阿里云单季财报,第二季度营收为4.85亿元;
2017年阿里云年度累计收入112亿元,国内首次出现百亿规模的云计算服务商;
2019财年第二季度阿里云上半财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营收达103.7亿元;
2020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单季营收达到 107亿元,同比增长 62%,并成为继亚马逊、微软之后全球第三家、中国第一家单季度营收破百亿的云服务商;
所以,过去五年中,阿里云每个季度的营收都实现了环比增长,5年间增长近 30倍。阿里云在四年内单季度营收从 10亿元提升到 100亿元,而走完这个过程,亚马逊用了六年时间。
而如今,2021年的第三季度,阿里云再度突破实现盈利。
其实,阿里云能够在本季度实现盈利并非是一个“冲动之举”,而是有迹可循的。此前阿里巴巴就曾表示,预计其云部门将在2020年4月开始至2021年3月31日结束的本财年内实现盈利。另外根据阿里云上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表现,可以看出,本季盈利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上个季度,云计算业务的收入为人民币14,899百万元(2,194百万美元),相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9,291百万元增长60%,经调整EBITA利润率从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负6%改善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负1%,而该利润率也是近几个季度的新低。
具体地,阿里云近几个季度的营收、利润增长如下图所示。可见,阿里云的营收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增长区间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阿里云实现了盈利,但其营收在阿里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还较小,利润占比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未来阿里云想要挑起阿里财报的大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