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审视辛巴“燕窝风波”背后的网暴乱象
文/《财经》E法特约评论员易芊梓
编辑/鲁伟
辛巴“燕窝风波”事件的最新情况是,辛选的直播基地被停业整顿,监管部门也已经立案调查。
今年10月25日,网民张红在快手平台辛巴徒弟“时大漂亮”的直播间,购买了一款名为“茗挚”的燕窝。但随后发现,所谓的“燕窝”不过是糖水,顿感上当受骗。有些生气的张红,将这些质疑拍成了视频,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
当这段揭露假燕窝的视频播放量逾千万后,品牌方联系到张红,要求她删除,并提出以1万元补偿她。张红接受和解,删除了那条视频。不过,于张红而言,“恶梦”才刚刚才开始。
随后辛巴上线直播,指责“张红的背后是专业的诈骗团队”“要饭的”,在拥有数千万粉丝群面前,直接公开了张红的电话、家庭住址,却马赛克遮了品牌方的电话。张红因此收到了无数谩骂、侮辱信息,甚至凌晨一两点被辛巴的粉丝电话谩骂。
住址被泄露,网暴漩涡中的张红,终日不敢出门,还迫于压力辞掉了工作,又接而被诊断得了抑郁症。对此,辛巴及团队没有进行相关回应。
我曾经看过一个博主拍的维权视频,是她在网上买到了一件假的毛衣(A货),维权了3个月,最后也就要回了三分之二的钱。她说如果再来一次,她可能不会维权了,时间成本太高了。
因维权而被网暴的例子有很多,张红们的处境可以想见。
“燕窝风波”暴利又暴力
事实上,被网暴的不仅包括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张红们,就连郑爽、张雨绮这些大牌名星,以及一些有雄厚实力的品牌方,也有被网暴的不堪经历。
郑爽生日那天被辛巴团队邀请作为嘉宾带货,其间不在直播名单的燕窝突然被加入。开始时,郑爽还在配合问燕窝的类别及功效,提醒粉丝这个燕窝可能有问题,建议大家理性购买。但网红搭档辛巴徒弟猫妹妹却不理会,导致郑爽在直播间大发脾气。
后来猫妹妹把全部责任推到了郑爽头上,说私底下已跟郑爽说好推广这款燕窝,谁知道她当众反悔。于是,发动辛巴团队的粉丝把郑爽狠狠网暴了一番。
猫妹妹在微博中暗讽自己在替郑爽背了黑锅,还莫名表示“真心心疼张翰和胡彦斌”,结果郑爽的前男友张翰、胡彦斌也跟着郑爽,被一起网暴了。
连大牌名星、品牌方,也难逃网暴,这背后是否涉及“见不得光的运营模式”,不得而知。只是对走进直播间的一般网民或消费者来言,境况难以想象。
尽管我很少进这些直播间,不怎么关注这些网红,也没有遭遇过网暴,但可以想象这些被网暴者所遭遇的惊恐。直播行业中的这些网暴事件五花八门,不仅发生在辛巴的直播间,也不时发生在其他的直播家族军团中,所涉及的假劣产品也是形形色色。
我们知道,直播带货带来的,是一次购物消费方式的变革,也是一次后工业时代生活理念的升级。我们不应忽视直播带货的正面价值,无论如何,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终究有益于普罗大众的。
但千万不要小看一个个“燕窝风波”,这不仅仅一件件所谓的“翻车事件”,若不得以从根本上整顿,将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尽管公众也看到了这些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资本、平台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斩断辛巴“燕窝风波”背后的黑手,除了主管部门政策管控,我们还得从每一个消费者个体出发。否则,一时间还真拿这些不惧行政、民事处罚,“赚的远比赔的多”的网红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网暴群体心理的审视与反思
一方面,那些被引流至直播间的吃瓜群众,随时可能被网暴,反过来随时也会被拿来当网暴他人的棋子;另一方面,不从个体层面根本性解决问题,再好的制度、政策,也易流于虚设。网暴中的情绪化群体,难以“被追究担责”。这些网红要是智商再高一些,巧妙地操纵这些数千万级别的粉丝群体,显然可能会抵消严格监管的规制力度。
所以,与制定监管、出台法律一样,个体的理性培育是治理乱象的必然前提。当然,我不是说制定监管、出台法律不重要,相反这些是互联网治理的关键硬核,只是我们不能忽略对网暴群体心理的审视反思。毕竟硬核法治也需要一个过程,了解互联网法治的客体对象,尤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的消费方式,的确越来越后现代了。人们越来越淡化了消费品本身的价值,而注意明星的引导宣传,一件物品只要明星也在使用,似乎赋予了物品更多的意义,哪怕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直播带货之所以火爆,社会心理根源即在于此。
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数字化生存,面对强大的平台,让更多渺小的个体看清一些问题的本质,则可能会直接避免许多网暴的滋生。比如,看清直播构建的“华丽景观”,及品牌诱惑下刺激消费的非理性欲望,摆脱被符号化、欲望化的消费心理,抵制某些平台或资本无形中操作的“消费意识形态”,这些显然是互联网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前奏曲。
换句话说,从“我购买是因为大家都在买”“我购买是因为它贵”中走出来,避免去无意识购买自己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强化自主的消费决策,这才是逃离直播带货暴力美学的必由之途。
两百年前,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指出群体易跟风盲从的心理特征之余,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提醒,这对我们今天审视辛巴“燕窝风波”,仍显得不可或缺:“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所以,且对非理性消费、欲望消费多一份理性,多一份审慎。理性控制自我行为,在互联网全景敞开的消费社会情景中,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我们不仅仅要谴责平台之恶、直播之恶、算法之恶,也得“认识你自己”,不要一味助恶而不知。
拒绝网暴,直播行业应多些自律
除了网民个体的理性自持,以及对直播带货乱象本质的反思,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也该从行业健康生态出发,多一份责任担当,多一份长远考量。
应当说,加强自律,形成和谐的行业共同体,是抵制直播带货乱象的重要方面。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下称“规范”),这是直播营销行业首个行业性自律规范,宗旨是为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各类主体提供行为指南。
《规范》6章44条,可谓详细周全,覆盖了商家、主播、直播平台、MCN机构。在具体行为规范上,如要求商家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主播应当了解与网络直播营销相关的基本知识,直播平台应当加强入驻商家、主播的交易行为规范,防止主播诱导用户进行线下交易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尽管行业自律任重道远,但这是自然规约平台告别“野蛮生长”,走向行业诚信、维护公平正义的起始点。
我们相信,此次辛巴“燕窝风波”依然未有停歇之势,舆论依然穷追不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共建行业自律、形成理性共识的倒逼。一个混乱不堪,动不动就任意网暴消费者的行业,终究会摧毁自身,这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景象。
我们也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直播带货异军突起,一切规制都是空白,如何共建行业诚信,在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中共享共赢,抖音、快手等各类直播带货平台还需不断完善。
一个标准和规则完善的直播带货行业,无疑是广大网民、平台、商家所共同期待的。如此,直播带货才能真正进入高质量的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