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用补贴抢小摊贩的生意,涉嫌违法!

日期:12-03
互联网巨头社区团

巨头用补贴抢小摊贩的生意,涉嫌违法!

文/曹彦君编辑/鄢子为

卖菜,成了互联网巨头们厮杀的新战场。一时间,美团、拼多多、滴滴旗下的社区团购平台补贴、促销满天飞。

由于补贴力度巨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生鲜价格往往远低于同类产品在农贸市场的价格。有网民观察发现,某社区团购平台出现1千克土豆0.98元的售价,而线下土豆的价格大约在2.5元/斤,价格相差近五倍。因此,农贸市场积压了许多未出售的货物。

一位在成都做蔬菜批发零售生意的商贩向《21CBR》记者表示,2018年,他的菜摊一天能卖两千斤蔬菜,现在销量下滑到一千多斤,日销售额也下降了数百元。“如果(互联网公司)一直砸钱,继续投入5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没生意做了。”

这一现象引起热议:互联网巨头低于成本的销售模式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挤压了原本属于小摊贩的生存空间?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向《21CBR》记者表示,社区团购企业低于成本出售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中相关条例。

《价格法》第14条列出多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其中包括“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反垄断法》中的相关条例也可用于规制社区团购企业的补贴行为。

市监部门可以要求互联网巨头根据《反垄断法》第45条作出经营者承诺,即在一定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涉嫌垄断行为的后果,及时整改,避免在推广时进行大幅度的补贴,排挤中小商贩。

具体执行上困难重重。

刘旭指出,如果让地方价格监督部门出面,举证相对容易,但处罚金额少,执法范围局限于县市一级。如果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出面,要求在社区团购这一细分行业涉嫌具有单一支配地位或者是共同支配地位的企业进行整改,但从立案到结案往往需要较长周期,不利于短期内解决问题。

此前网约车、共享单车行业未曾因价格战受到监管机构的查处或约谈,但在外卖行业,美团、滴滴、饿了么三家企业由于2018年在无锡乱发优惠券导致平台爆单,遭到当地工商部门约谈。

社区团购行业的疯狂补贴模式绝非长久之计,依据网约车、外卖等行业的经验,市场出现一两家巨头后,价格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那时,传统的菜商肉贩或已被挤出市场。

刘旭说,社区团购企业往往与大商家合作,对菜市场的个体商贩影响很大。小商贩风险抵御能力差,需要承受商铺租金、人力、产品积压腐烂导致的损失等成本,一两个月的亏损就可能把他们压垮。“这对社会就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执法机构应该介入,例如限定促销的额度、时间和次数。”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进入社区菜市场,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刘旭指出,农贸产业链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压缩空间。传统农产品产业链中间环节多,从菜地到零售端经过多层批发商抬高价格,并产生冷链、运输费用,终端的小商贩还需承担商铺租金等费用,最终产生很高的运营成本。互联网巨头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他认为,传统农贸行业在卫生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巨头们可以运用其规模效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控制。

“互联网巨头如果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让小商贩融入他们的体系,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刘旭说。

原猫眼CFO施康平加盟水滴公司 或为上市做准备 休闲食品公司上市潮已现 看中国“吃货”口味如何变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