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的上市让互联网医疗行业热度再次上升。
11月26日,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健康”)通过港交所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公告显示,京东健康将在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为3.819亿股,最高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70.58港元,这意味着京东健康距离上市一步之遥。
受资本市场环境影响,今年是互联网医疗上市的好时机。富途证券投研团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市场情绪来看,今年疫情冲击下,互联网医疗概念受市场追捧,股价表现较好,阿里系的阿里健康市值2852.12亿港元(截至11月26日数据),平安系的平安好医生市值1042.89亿港元(截至11月26日数据),乐观的市场情绪有助于刺激同类公司的估值。
这也让京东健康上市节奏加速。2019年5月,京东健康宣布独立运营。仅在一年后,京东健康宣布上市。虽然上市时间晚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平台,但京东健康在京东体系的上市节奏已经很快。
京东健康的上市,让互联网医疗竞争格局更加明确。
从营业收入、活跃用户等关键指标看,阿里健康目前是行业第一,京东健康为第二,平安好医生则与前两者有差距。
以2019年财务数据为例。阿里健康2020年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财报显示,该财年公司营收96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阿里健康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9亿。
京东健康的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2019年总营收为108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年度活跃用户为5610万。
2019年平安好医生总营收50.65亿元,2019年月活跃用户数为6690万。
从活跃用户看,阿里健康是平安好医生和京东健康的3倍,但京东健康是三家平台中最早盈利的公司。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阿里健康2021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健康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2.79亿元,而平安好医生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中间差异来自于医药零售业务的体量,目前医药零售业务仍然是各大平台最大收入来源。2019年平安好医生总营收50.65亿元,其中健康商城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02亿元(包括健康商城个人消费者采购的收入为人民币15.78亿元和健康商城企业客户采购的收入为人民币13.25亿元)。而阿里健康2020财年96亿营收中,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和医药自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1.7亿和81.34亿。
京东健康招股书显示,2019年108亿的营收中,包括了超94亿的商品收入(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正是零售业务上的差距,让京东健康更早实现了盈利。亿欧智库院长由天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外界可能对于健康类平台,感知更深刻的是在线问诊这样的业务,认为医药零业务售十分常规。京东健康之前有些被大家忽略,其实京东健康的规模很大,因为它依托整个京东平台的医药零售,销售额和利润十分可观。”
易观大健康行业高级分析师韩梦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京东健康的优势是零售医药。由于京东电商的用户偏中高端,加上京东物流支撑起京东健康进行药品自营业务,因此京东健康自营药品的利润较高。
但在医药零售之外,互联网医疗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这项业务进展会比医药零售发展更缓慢。
英敏特趋势研究显示,当前,大多数在线咨询服务仅仅能回答一些关于简单症状的问题。若症状复杂,患者仍需前往医院就医;因此,这依然会增加医疗的费用和时间。医生没有权限查看患者的医疗数据,这一局限性是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从行业特性看,整体互联网医疗市场是一个投入回报周期非常长的市场。韩梦莹表示,医疗虽然是一个强消费强需求的领域,但具有特殊性:高风险性、重投入、高成本、考验运营能力,这些因素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要求较高。在今年疫情的催化下,医疗咨询问答、用药之类的服务获得了较快增长。但此前5年甚至10年,互联网医疗的速度发展较为缓慢。
即使在2020年发展迅速,互联网医疗的竞争也并未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