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直营还是推加盟?便利店模式之争背后

日期:05-28
食品安全便利店便利蜂

5月25日,便利蜂确认已累计募集资金15亿美元,北京门店实现整体盈利,这也给受疫情冲击的便利店行业带来信心。便利蜂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其募集到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且坚持直营模式发展,不开放加盟,预计2020年底达成全国整体盈利。

这也引发业内对于便利店发展模式的讨论:是选择模式更轻、成本费用更低、更利于扩张的加盟店?还是选择重资本、重强体系化运营的直营店?如何平衡资金与扩张、管控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对于当下的便利店发展而言,究竟哪个模式更优?

便利店直营与加盟模式引争议

自2017年2月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如今便利蜂门店数量已超过1500家,扩张可谓迅速,其坚持直营的发展模式也持续引发外界关注。“公司坚持全部直营,没有加盟店”,针对网络上频繁冒出的虚假加盟信息,便利蜂方面也反复强调其始终采用直营模式发展。

对于采用直营模式,便利蜂方面认为,加盟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是中国的便利店做不大的原因之一。对便利店来说,如果不卖鲜食、不卖热食,单店营收就做不高;如果卖了鲜食、热食,加盟带来的利益冲突又很容易滋生食品卫生问题,最终拖累品牌。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便利店投入大、回本慢,是一条长线生意,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国内主要的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采取的是加盟模式。日系便利店主要通过区域零售商加盟及个人加盟展开,供货、选址、门店设备等均由公司总部统一管控;部分本土便利店的加盟方式除统一供货之外,门店装修、设备等需要加盟主本人投入。

“加盟应该是在解决人的问题,不是在解决钱的问题。”资深便利店专家林鑫认为,以“解决钱的问题”为前提的开放加盟,使得便利店连锁品牌不是在与消费者做生意,而是在和加盟商做生意,所以消费者的体验往往不是品牌方考虑的主要因素。加盟商在财务压力下,可能出现私自采购行为和食品安全问题,反过来影响便利店品牌形象,而这些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

直营模式进入扩张快车道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在5月26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营还是加盟,是连锁经营的战略选择。对于便利店这样的小店业态而言,短期来看还是以直营方式锤炼模式和体系更好。“在便利店行业有长远谋划、且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在早期要沉淀模式和系统,同时直营模式下有较强的管控力,总部与门店之间出现问题会更容易解决。”同时,直营模式对门店食品安全的管理相对而言更容易执行。

便利店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支撑是连锁便利店企业存活及发展的保障。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便利蜂3年门店数量超1500家,根据其2019年9月对外公布的发展规划,未来3年内开店目标至1万家。

据了解,便利蜂门店大部分经营职能交给数字化的“中央大脑”,1500多家门店服务标准一致,订货由后台系统根据商圈位置、销售数据、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便利蜂方面表示,其门店店员仅作为执行者,绩效并不与商品销售与报损等实际经营情况挂钩,商品过了保质期,会有系统提醒店员废弃。

“从长期看,想要快速扩张规模,要采取加盟模式,背后的考虑主要是便利店通常要24小时营业,加盟模式有利于激励门店经营者、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运营效率。”文志宏说。但当便利店高度智能化甚至进化到无人便利店时,就能大大降低对门店经营者的依赖,直营可能更为高效。

文志宏进一步解释,便利店智能化体现在数字化,将前端门店、后台供应链等全产业信息数据打通,为便利店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便利店行业的“去人工化”,便利蜂在自助结算、数字化决策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数字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京报记者张晓荣

被推特审查后 特朗普将签署针对社交媒体的行政命令 比特大陆抢执照闹剧后续:詹克团向前法定代表人发解雇通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