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业化数字加密货币难以成为超主权货币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中旬,Facebook联合二十多家企业宣布将发布数字加密货币Libra,引起各界关注。虽然Libra很快遭到多国央行施压,但重新掀起了比特币之后又一波关于去中心化、超主权货币的热烈讨论。
Libra和比特币都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持的数字加密货币,但相比此前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而言,Libra有了不少改进,比如不再像比特币一样强调发行量的可控,并试图以真实资产为抵押、锚定一揽子货币来解决价格不稳定的问题。虽然Facebook表示Libra是支付工具,不会和主权货币竞争,但从其属性看,已经具备了一些数字货币的功能,因此Libra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各界对监管和金融稳定的担忧。
Libra引发的更深思考是,加密数字货币会对主权货币带来何种挑战,以及超主权货币的未来如何?笔者以为,无论商业机构发布的数字加密货币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很难从中诞生出未来的超主权货币,而且短期内并不具备出现真正意义上超主权货币的条件。
包括比特币和Libra在内的加密数字货币瞄准的都是成为一种去中心、无国界的货币,这迎合了一种自由化、平等化的心理需求,也反映了其对金融话语权的争夺。但是,商业机构的数字加密货币要成为超主权货币并不现实。
首先,国家发行的本位币有国家信用的支撑,其背后是整个社会财富和交易商品的支持,这是商业机构难以具备的实力。商业机构的数字加密货币要成为超主权货币显然要解决更广泛层面上的经济金融基础、制度和调控手段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多种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可能并存,无法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超主权货币。Libra强调以真实资产为抵押,有一定实力的其他机构也可以其拥有的真实资产做抵押来发行其数字加密货币,如同第一代数字加密货币诞生时,和比特币同时存在的还有其他数字加密货币一样。这些数字加密货币可能此消彼长,也更容易被相互取代。
再次,从超主权货币的含义看,超主权货币首先是一种挑战当前各国现有货币体系的货币形态,无论它以数字加密货币的形式或者区域货币欧元这样的形式,都需要接受这一货币的国家让渡出自己的货币主权。而这需要全球化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
国际上区域货币最典型的成功案例是欧洲的欧元。欧元区内各国让渡了自己的货币主权,不再保留各自的单一货币,采用了欧元这样的统一货币并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但欧元也仅是欧元区内的超主权货币,发展过程也十分曲折。
从历史上看,美元化使一些国家放弃了自己的主权货币,去美元化又使另一些国家转而采用比特币,但这些情况通常出现在货币调控能力几近崩溃的国家,绝大部分国家在一定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下拥有自己的主权货币。
在Libra出现前,不少国家已经开始研究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即便是一国发行数字货币,也只是同一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与该央行此前发行的货币形态是同一种法定货币。如果央行在现有法定货币之外又发行了一个数字法定货币,那同样容易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混乱。从技术上看,数字加密货币可以实现跨境使用,而且在没有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能取代国家货币加以应用。但超主权货币的诞生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只有绝大部分拥有主权货币的国家自愿放弃控制权,转而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才能使这种货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主权货币。这从现阶段看并无可能。
从这一角度看,采用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进行交易,本身同样有可能增加交易的混乱和成本。Libra的加密性质和点对点支付能够绕过资本管制,削弱跨境资金监管的有效性,也加剧了资本跨境流动带来的冲击。
此外,一些实质性的担忧,包括网络安全、洗钱、恐怖主义融资、隐私等,都将是商业机构发行数字加密货币难以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