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概念股”上市潮涌:红利与股价能否齐飞?
阿里概念股是很自然的现象,任何技术都会带来革新。无论渠道和平台如何变化,零售业人和场的关系都不会改变。
搭上电商快车后,一批品牌正在加速走向资本市场。
7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自2017年来,已经有八家入驻天猫的公司上市,另有五家处于上市冲刺或辅导阶段。它们当中,最早入驻天猫平台的在2008年,而大部分触网已经有九到十年的时间。
很难完全判定,是否天猫决定了它们的上市速度以及公司发展。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批消费品牌是最早尝到电商红利的受益者。从2016年挂牌新三板的韩都衣舍,到2018年登陆创业板的御家汇,再到如涵与三只松鼠,众多根植于淘宝天猫的互联网原生品牌,在经历了高速成长后,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可以说,阿里“概念股”的集中出现,也是中国数字经济爆发的证明。一系列新公司和新模式也由此催生,成为新的电商基础设施。不过,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赛道。在新零售阶段,它们如何找到新的流量和用户,其营收和增幅如何撑起市值?都将面临长期的考验。
“淘品牌”逆袭
作为最早起步的零食“淘品牌”,三只松鼠的上市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2012年6月19日,三只松鼠正式在天猫上线。2017年3月,三只松鼠第一次申请上市,同年10月,三只松鼠主动提出中止审查;2017年10月底又提出第二次申请,同年12月证监会以“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为由,取消了对三只松鼠上市申报审核。直到2018年6月25日,三只松鼠又进入IPO排队阶段;7月12日,三只松鼠正式登陆A股,首日便大涨44%。
截至记者截稿,三只松鼠市值已经从上市当天的84亿元飙升至165.2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原生品牌生长在线上,优势在于庞大的用户量。2010年之后,电商零售额增速,一直领先于整体社会零售总额。淘宝成为了一个几乎没有“天花板”的最佳创业场。因此,这批“小而美”品牌运作模式,最先抓住了电商红利。
“我们从没通过线下广告来进行增长,一直是通过电商平台润物细无声地积淀,公司下面所有的组织架构,都是为整个电商服务的。”三只松鼠电商业务高级运营总监柳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还透露,三只松鼠上市第一天,天猫旗舰店就有300万的访客,三天共增加了100万粉丝,预计7月份的销量增长能超过50%。
同样作为淘品牌,韩都衣舍也是从2009年开始做品牌现货,“多款式、小批量、多批次”及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降低了公司高库存的风险。2016年,韩都衣舍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以上。乘着电商红利的东风,韩都衣舍于2016年12月正式挂牌新三板。
此外,2006年成立的御泥坊和裂帛等互联网原生品牌,也站上了风口,前者已于2018年在创业板上市;后者正在上市的进程中。
线上线下融合
据统计,与阿里巴巴合作紧密的中国黄金、周大生、元祖食品都已上市,溜溜果园、曼卡龙珠宝、祖名豆腐等等也都在筹备上市中。
电商发展初期的流量红利,确实帮助其迅速实现了原始积累,短期内收获高速增长。但是,随着传统品牌逐步加大在线上的投入,互联网原生品牌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冲击。报告数据显示,淘品牌近三年虽然营收继续增加,但利润率逐年下降。具备互联网基因、生长在数字化土壤里的玩家们,又一次站在了数字化升级的新风口。同时,这也对品牌的内容和互动运营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准备如何应对?GXG天猫负责人尤华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直言,以往是通过人来决定开哪些店卖哪些产品,未来一定会通过数据化,来驱动公司发展。同时,将线上线下网络结合起来,通过数据智能化去驱动业务模式的发展和业绩增长。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GXG一开始并没有与天猫深度合作。在流量匮乏的现实挑战下,GXG改变了策略。“线下门店和消费者,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触达,是品牌最为关注的,现在我们已经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会员互通。”尤华新进一步补充道,新零售的数据大大提升了品牌和客户之间的触达。
目前,GXG已经开出了87家智慧门店,未来,其线下的2000家门店都将大力推行新零售门店,完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与此同时,借力互联网的无界特征,传统的品牌正在加速向三四线城市下探,拓展新的增量。三只松鼠官方数据透露,在刚刚过去的天猫618,在聚划算的带动下,三只松鼠的购买用户中有将近一半是新用户。
何以支撑市值?
阿里生态构建的“平台效应”,也将可能影响更多希望换上数字化引擎的传统企业。从最近出炉的618成绩单中,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新晋互联网原生品牌的增长势头,不亚于诞生初期的三只松鼠。天猫618期间,美妆新锐品牌完美日记和HomeFacialPro成交额双双过亿,冰淇淋品牌中街1946和钟薛高也再次刷新自己的销量纪录。
它们能否成为下一个三只松鼠还不得而知。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基于阿里巴巴生态的商业模式在走向成熟,以宝尊电商为例,其出现正是“从零到一”的象征。可以说,在淘宝天猫出现之前,中国甚至并不存在代运营(TP)这个生意。
创立于2006年底的宝尊先后为松下、比亚迪、UGG、匡威、Esprit、GUESS、耐克、I.T和星巴克等上百品牌提供运营服务。伴随电商在中国突飞猛进,以及中国巨大消费市场对境外品牌的强烈吸引力,宝尊业绩飞速成长,终于在2015年上市。
2018年天猫双11,宝尊共为160个品牌的天猫旗舰店提供运营服务,在这当中,耐克、飞利浦、松下、ZARA、华为等15个品牌店铺成交破亿,12个品牌成交破5000万,36个品牌成交破千万。阿里生态内随之长出更多商业模式相似的公司,包括凯诘电商、美登科技、喜宝动力等,它们都已在2016年前后上市。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阿里“概念股”股价都能一飞冲天,如何撑起市值,仍然需要其创造独特的价值,且能找到增长动力。成立于2001年的如涵,在2014年推出以张大奕为平面模特的第一家淘宝网红店“吾欢喜的衣橱”,此后陆续签约多名网红,很快通过淘宝内容生态红利成长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如涵控股在4月5日上市当日股价破发,且一路下跌。截至7月23日,如涵控股的股价已经跌到3.85美元,较发行价下跌近70%,市值为3.26亿美元。由于股价重挫,网红电商模式也饱受质疑。
互联网世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机遇和风口也随之而动。对此,如涵公关总监兼董事长助理程文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直言,公司的估值被低估。“在阿里这个平台上,我们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他预计未来可能在协作产业互联网改变上,与阿里云合作,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相比之下,三只松鼠在资本市场的状况,则要乐观得多。柳浩透露,其内部的目标是做到千亿市值,当前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们一致认为,阿里概念股是很自然的现象,任何技术都会带来革新。无论渠道和平台如何变化,零售业人和场的关系都不会改变。物竞天择,使得电商生态还会不断演进,淘汰出局还是拥抱变化?也将决定这些品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