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通过聚合各种支付通道,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缺乏与之相配的监管文件,在事前准入、事中持续监督、事后处罚方面仍然有待加强。”
第三方支付发展到2019年,快速增长期已结束,进入到稳步增长阶段。易观、艾瑞近日发布的报告皆表明,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同比增速放缓。
从整体格局看,支付宝、财付通依旧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里的“双寡头”,强监管的态势也没有改变,近日央行上海分行对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环迅支付”)开出罚没近6000万元的罚单,又一次刷新第三方支付业罚单金额。
此外,随着聚合支付的逐渐火热,其潜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监管办法有待细化。
“双寡头”格局未变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5.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7%。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同比增速放缓。
易观也指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季度增速趋缓,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行业受季节性调整影响,环比增速减缓为0.96%。
艾瑞咨询认为,伴随着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建立以及移动支付场景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结束快速增长期,进入到稳步增长阶段。
从市场份额看,支付宝、财付通依然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里的“双寡头”。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交易份额中,支付宝以53.8%的份额高居第一,腾讯财付通位列第二占39.9%。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付的壹钱包占1.6%,其他三方支付机构市场份额占比都低于1%。
易观统计的情况大致类似,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交易份额中,支付宝占比53.21%,腾讯金融占比39.44%,紧随其后的壹钱包占比1.27%。
从监管层面看,2019年第三方支付延续强监管态势。记者依据央行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9日,央行在2019年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开出近30张罚单,处罚力度也越来越大。
央行上海分行7月12日公布的一张罚单显示,环迅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没5939.41万元,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单次被罚没金额最多的。
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环迅的事情是源于2018年的检查,处罚通知是近期才公布。环迅的问题是给贵金属、外汇、博彩等业务提供支付结算通道,这些都是央行明令禁止的。”
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支付机构违规处罚类型以反洗钱、清算为主,反洗钱处罚中,支付机构罚单金额巨大。2019年监管从严对于支付机构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行政处罚加快支付市场出清,利好合规支付机构。
跨境支付热度上升
在“双寡头”、强监管下,跨境支付热度上升,跨境支付正成为包括银联、支付宝、微信等机构竞争的新战场。
7月15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宣布推出首款银联跨境返现卡,也开始大举抢占跨境支付市场份额。
支付宝方面,其境外线下支付目前已覆盖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范围涵盖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在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的85个国际机场及3个国际码头提供实时退税服务。
微信支付也在快速推进国际化进程。截至2019年7月,微信支付跨境业务已支持4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接入,发展了近1000家合作机构,支持全球85个机场和3个国际港口实时退税。
随着跨境支付的兴起,监管将规范跨境支付“无牌照展业”和“无证经营”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近日,网传鼎付Gleebill给商户发送邮件称,暂停亚马逊欧洲、英国等店铺的收款服务。
7月12日,自称全球首家专门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全球收款的杭州呯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PingPong”)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称,PingPong率先响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规范跨境支付市场的最新监管框架,报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PingPong近期已开启业务模式的升级计划和针对性改进。
此通知一出,便有消息猜测称“PingPong业务不符合政策法规被叫停。”对此,PingPong于7月15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严正声明”称,PingPong合规完备,不存在叫停一说。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声明已被删除。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跨境支付最近网上风声很多,但至今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支付机构目前都在保持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如监管部门明确政策,其所在支付机构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无牌照展业”和“无证经营”具有本质不同,后者是监管严厉打击的范围。“无牌照展业”属于跨境支付产业链中的一部分,部分持有境外支付牌照的机构,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与境内支付机构合作,共同服务跨境贸易主体。
聚合支付问题凸显
在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两强割据的饱和状态之时,新的支付业态:聚合支付兴起。聚合支付又俗称“第四方支付”,主要服务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线下扫码业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聚合支付兴起,本质上在于能给市场各方带来利益增进效果。于商户端,一点接入即可支持不同支付工具,节约了成本;于消费者,有了选择支付工具的自由,最大化享受支付机构补贴优惠;于支付机构,聚合支付机构类似于代理,帮助其扩大商户覆盖范围。
但快速发展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广东警方曾通报,非法第四方支付(聚合支付)平台通过大量购买空壳公司或利用员工个人信息注册大量的第三方支付账号,通过技术手段搭建平台,聚合这些账号收取客户资金,为黑灰产业犯罪提供资金结算,从中赚取手续费。
“聚合支付合规性、业务规范性问题日益凸显。”王蓬博指出,部分聚合支付无证从事支付结算业务,部分服务商违规截留商户结算资金。同时,部分聚合支付机构还帮助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
薛洪言表示,聚合支付机构被监管界定为收单服务机构,不能碰资金、风控及核心数据,但在实践中,越线的现象比较多,成为行业乱象主要来源。根本的原因在于,聚合支付机构手握数据、商户等核心资源,不甘心仅仅做外围收单服务机构,在无法申请相关资质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利益,知法犯法。
黄大智认为,聚合支付行业乱象的背后折射了各方参与主体的权责不清。聚合支付通过聚合各种支付通道,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缺乏与之相配的监管文件,在事前准入、事中持续监督、事后处罚方面仍然有待加强。而行业特性也使风险在发生后难以追本溯源,这种信息的隐蔽性也助涨了违法违规行为的气焰。
对此,薛洪言称,除了强化检查监督、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外,还要推动市场主体整合优化:一方面,规范市场竞争,确保商业可持续;另一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巨头入场,加速行业整合,推动从业机构数量降低至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