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无处安放的自我沿网络无限扩张,令隐私学者也常担忧——青年时袒露的秘密,或许会在长大后反噬。
与隐私相关的“悖论”很多,典例之一是在“隐私”这点上,许多当代人着实“心口不一”。在接受访谈时,受访者多俨然“隐私卫士”,自称看重隐私,并怒斥侵害隐私者。然而,一旦转入实际生活,他们转瞬便化身“自恋狂”,几无间隙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点点滴滴,节庆仪式、家人动态、家庭杂物、日常思绪……这一反差,常成为批评隐私保护者的趁手工具。既然人们自己都不在乎,那为何还要保护?
不过,此类推论太过急切。在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印行的著作《定性自我:社交媒体与日常生活记录》(The QualifiedSelf:Social Media and the Accounting of Everyday Life)中,借助对19世纪来各类社交媒体的比较,作者LeeHumphreys探求了个体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动力”。当行为之诱因清晰浮现,前述“悖论”即刻变得易于调和。
《定性自我》的方法与结论都颇具启发意义,作者意识到19世纪至20世纪初时日记、拼贴本等媒介承载的社交意义,并将其与当代社交媒体比较,这一手法在之前的研究中并不多见。通过比较,作者得以在技术洗涮下披沥出始终不变的诱因,可分为四部分:依社会观念展示自我、建立与维系特定“人设”、以“仪式”等方式维系记忆、借相关记录反躬自省。
太过自我,抑或失却自我
“自恋”、“没点轻重”、“有的没的都往网上瞎发”……批评社交媒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时,这些都是足以“信手拈来”的片段。按《定性自我》所表:依循此类话语,年轻一代有若古希腊神话中日夜面临池塘的美男子,令无处安放的自我沿网络无限扩张,事无巨细地分享一些在他人看来显得琐碎、甚至有些越过隐私规范的内容,即是核心表现之一。遵照此类论据,隐私学者也常担忧青年一代过于“恣肆”,毕竟青年时袒露的秘密,或许会在长大后反噬。
如果抛却感性,以更加丰富、深刻的基准评估如此现象,结论或将有根本性的差异。譬如,19世纪的日记,即是合适的对比标准。与今日观念不同,当时的日记并不会藏进橱柜、加上小锁、只写私密点滴;相反,当时日记的写作目的,便是与好友亲朋分享。出外远行的人将日记寄回,在家守望的人便可由此分享这段旅程。主管家政的女主人要写日记,一旦远亲来访,共赏日记内容,便是了解彼此生活的适宜媒介。
此类日记相当普遍,且所记内容常较今日媒体更为“零落”。尽管如此,时人却不会因此被打上“自恋”的标签。今天何人来访、今天烧了什么菜、今天孩子饮食如何,等等……几近“流水账”的内容,分门别类于特定日期之下。实际上,“事无巨细”的写作选材,以及旨在分享的写作导向,二者实属相辅相成。如果日记纯属私密,其格式与内容,本不必如此细致刻板。将生活历程按制定格式“实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亲友们的兴趣。
可是,于社交媒体分享信息,未必仅出于兴趣或狂热。维护如此记录,常常是负担沉重的义务。在当时的美国家庭,承担这一义务的多是妻子和母亲。前面提到,她们要写日记,有的是存留下来,给亲近访客看;有时要寄回“娘家”,让生身父母和其他亲邻知晓自己的生活。当女性成为母亲,在社会的“殷殷期待”下,她们还要维护其他富有家庭意义的记录。最典型例子,莫过于记录孩童每一成长阶段、以供日后怀念的成长纪念册。
今日情形,是否与当时存有本质区别?《定性自我》一书给出的答案,或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为解答前述问题,作者系统汇集了19世纪时人日记,并从中摘出7种最常见的主题:饮食、卫生、天气、睡眠、家庭、宗教及其他日常活动。之后,作者又从推特随机抽样,并将相应内容与百余年前比较。结果,大致95%的推特,都可归入前述7种主题。换言之,两代人固然已相隔如此久远,彼此所经营的“社交媒体”,在内容方面却不存在显著差异。
即使是当代媒体上那些“点滴入微”的分享,背后反映的也未必是自我的“张扬”。借助对知名视频博主(常称为vlogger)的定性研究,《定性自我》得到了一个同样略显“悖谬”的发现:愈是凸显日常、极尽细碎的博主,分享时“自我”的比例或许就越“稀疏”。担当妻子和母亲的女性,通过“晒家务”“晒娃”等方式,完成社会交予的“记账”义务。至于那些声称“自如展示”的知名博客,背后充溢的,全是为访客着想的精心编排。
诚然,当代人爱分享。不过,一旦“将古心比今心”,把所谓“新气象”放在广阔背景中“比色”,其中雄踞主导的色彩,似仍是社会的期盼。无论是所分享内容的相似,还是特定家庭成员始终承担的记录义务,都印证了这一假说。类似“社交媒体下,当代人愈发不在意隐私”及“大家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故他们并不在意隐私”的论说,在深入端详面前,似也失去了理论该有的“血色”与“地气”。
“人设”:建立、维护与崩塌
“身份”“面具”与“人设”,均为不同领域的热词,顾盼间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个体的人在一生中将承担许多身份、覆戴许多面具、就任诸多人设。其中,有的无法选择,生时如影随形,死时一并带走;有的纯属自主,打造特定形象,营销个体品牌。无论如何,一旦个体执着于特定身份,便要采取措施来让自己的外在符合这一身份。社交媒体,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直白地说,一旦展示内容不符身份,“人设”或须臾“崩塌”。
社交媒体上的日常“分享”,因此尤为微妙。作者举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实例,每逢母亲节,自己便会在社交媒体中上传丈夫与孩子的合影。合影中的丈夫衣着熨帖、眼噙爱意,孩子乖巧懂事、面带微笑,好一幅和美的家庭意境!然而,相比真实生活,这只是其中最理想的一幕。作者坦承,为拍好这幅照片,她拍摄了至少六次,除了作为“最终产品”、各方面都颇为理想的贴图外,剩下五张都或多或少出了岔子。分享的是瞬间偶然,掩盖的才是常态。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身份,或者说人设,是如此劳心劳力的动因。和美的家庭是与“母亲”身份紧密关联的意象。于是,与第一节中对自我展现的分析紧密相连,在社会的注视下身体力行相应“人设”,便多多少少成了一种“义务”。如此逻辑,在以下同样常见的实例中更显清晰。但逢亲友生辰等纪念日,社交媒体用户常在账户中表达祝愿或思念,然而这些亲友可能根本不用社交媒体。这纯粹是身份的展现。
当然,不是所有身份都生死相依。个体常得以戴除不同的面具,在生活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我们所认知的社交媒体、尤其是那些并非纯粹针对熟人社交的媒体中,这或许才是主流。个体发布的每项内容都经历深思熟虑,始终服务于个体为自己编织的、旨在取信于外界的角色。《定性自我》的作者跟某图片分享网站上“风格日常”的多位建筑领域博主进行了访谈,结论与此高度吻合。一旦不够细心,行为与面目彼此不一,“人设”可能也就立不住了。
以上探讨也由历史梳理得到了印证,拼贴本即是一例。19世纪下半叶始,纸质拼贴本包纳万物,相片、新闻、文章,皆可缀纳其中,并附上相应感言,再与其他亲近之人分享。今天,类似的“攒集-感言-分享”功能,已成各类社交媒体之标配。实际上,检视当年拼贴所附感言,再看今日转发相伴慨叹,二者竟看不出什么分别。既然类似的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在当年媒体中已有展现,以下结论当不过分:身份塑造与展现,实为社交媒体之固有一面。
总之,身份是取用社交媒体的又一“原动力”。理解这一点,也是深入理解隐私的契机。自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影响甚为深远的“拟剧”理论来,之后隐私领域的重要研究,多少都要征引他的见解。在此类观点的直接启发下,对隐私的理解,远较传统的“匿名”或“隐遁”观念更为丰富多彩。隐私不再是一个全然被动的概念,隐私权是个体在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主选择相应身份的权利。隐私与社交媒体,由此角度相互紧密镂刻。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尽管有争议,但“仪式感”仍不失为近几年热度蹿升的新词之一。常与具备特定意义的日期相联,个体仿佛历史学家般,将包罗万象的个体生活按特定节点分期,并在期限节点处以仪式纪念。
循此,母亲为孩子准备成长纪念册,记录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开口与第一次步行,等等。恋情与婚姻也要有纪念,各类节日与纪念日,都是个人史中的标志性事件。记忆因此不再是一盘散沙或一团糊涂。在大小林总的分期下,记忆无比驯服而井然。
社交媒体是“历史学家”的“史料”,充当整理记忆过程中的证人。尽管,如前述母亲节摄影一般,精心编纂并披露至社交媒体的内容,常常只是多面生活的一小部分。之后回顾社交媒体,阅览分界时点上的图片与感想,个体却常常有一种“实在感”,这部分内容已形诸纸面或屏幕,相应内容即是当时的真切反映。此种心态并非近代独有,日记年代对媒体的这种依赖同样存在。编织记忆,也是个体依赖社交媒体的动因之一。
这一诱因之根深蒂固的程度,可由“夭折摄影”这一案例而呈现。19世纪下半叶,婴儿死亡率已然显著下降,但依然不低,人丁兴旺的家庭常需在特别时点面对新生儿夭折的苦痛。满溢纪念色彩的“夭折摄影”应运而生。新生儿穿上漂亮的衣服,旁边放着孩童的玩具,一幅安详入眠的神情,亲属着正式服装,父母则时常握住新生儿孱弱的小手小脚。摄影师记录这庄重一幕。之后,这张相片,便会成为“来去匆匆”的孩童在世间的唯一痕迹。
相应风俗一度销匿,却又在数字时代以另一种方式复兴。今日的主流视频网站时常可见到一种精心编辑的视频,由母亲怀胎起,到父母对生命的美好憧憬,又及分娩时的激动与迫切,再至噩耗来临时的不解与悲苦,终于全家为夭折者祈祷、缅怀及送行。与百年前别无二致。记住,是拍摄此类视频的核心动机。如此动因,则又与使用社交媒体的其他动力彼此交织。譬如,当孩童不在之后,视频即是维持母亲身份的仅有依凭。
夭折摄影不是个例。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摄影,及相伴而来的分享浪潮,同样足以印证作者的分析。初始,摄像术的昂贵与笨重,将摄影限制在少数职业人士手中。相应的,前面提到的以日期分项的日记,便是个体建立记忆的主要器具。伴随柯达的崛起与强势宣推,类似“人人皆是摄影师”“随时随地拍自己”等口号,让拍摄成为普通人亦可“染指”的能力。无论是为自己的历史“分期”,还是向他人述说自己,相片都成了新的“界碑”。
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之理论与隐私之理论的啮合。相比“即使他们分享,他们仍在意隐私”与“他们自主选择面具与舞台”等论题,近年来隐私理论的新进展,已将重点挪到了“人格形成与成长”这一面。要教成一个“自由自在之人”,需要以富有个性的方式摸索、编织、重述自己的历史,具备自己的空间,得以在其中创造、操演、分享不同的叙事,又是形成如此个性的前提。
自我监控与自我塑造
日记中有许多流水账,但日记并不全是流水账。除担纲信息时代来临前的社交媒体外,日记还是有志者与苦修士等淬炼自我的工具。从贝尔纳诺斯笔下的教士到终生笔耕不辍的曾国藩,他们都通过日记记下自己的徘徊动摇,述解自己对人间的疑惑不解。相比前面提到旨在分享、回忆的媒体,此类载体通常更加私密,面向读者群体也更为小众。然而,由日记至今日平台,监控与塑造自我,都是驱动使用的“原动力”之一。
“自我监控”,早已是学说纷纷盛开的热闹领域。“极客”们把自己武装到牙齿,从生理指标到心理情绪,从工作效率到闲暇分配,一切记录在案,一切数据可视。普通人没有这么狂热,但也热衷于手表、手环等产品。以上风尚与社交媒体交互,将个体置于他人的时刻窥探之下,一日步数、读书打卡、健身记录……林林总总。当然,自我监控并不限于定量层面,频繁分享日常思绪与自拍,无疑也是监控的一部分。
“调和”则是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何谓调和?伴随自我的成长,曾经“血气方刚”的壮行逐渐显得太过青涩,当年看来“信誓旦旦”的理念转眼便是一抹云烟。回顾盼首,更早一点的自己,较早的自己及当下的自己间,多有今日看来常惹人哂笑的差别。因此,个体才会因看见自己过去傻孩子般的言行打扮而感到尴尬。可这里的“傻孩子”,真的会是自己吗?然而,恰恰也是因为存在这么多和自己稍有差异的自我,调和彼此,才显得尤为必要。
《定性自我》选取了一类饶有趣味的案例。无论电视还是社交媒体,“怀旧”都曾风行一时,展示自己青涩时的“糗样”,又或者为老相片加特定标签在社交媒体转发。后者尤为有趣,其中规矩很多。例如。当在特定时刻转发,而非不择时机地分享;当需出于自愿,不可造成他人尴尬;不可在分享老相片时带入现代场景,以免破坏相片的“老旧感”。实际上,以上规则,都可从“调和”理论中觅得踪迹,尽力为个体创造温和的、与过去调和的场景。
“监控”与“塑造”常彼此交融。以监控为例,虽然自拍常用的便携相机常以“真实记录每刻生活”等为口号,个体最终分享到社交媒体的“日常”旅行、烹调、冲浪等经历,仍是高度摘选过的产物。旅行家、美食家与运动家等身份,自根本层面塑造了相应记录。至于自我间的调和,这一点显然与记忆功能密切相联,唯有基于日记、平台等社交媒体的“存证”,个体才有如此机遇。调和自我,亦常涉及对过往记忆的“梳洗”。
“自我监控与塑造”与隐私的交集则更加深远。或许人类认识到隐私的这一面的时间,比认识到社交的这一面的时间还要早。早在千年之前,无论东西,静居陋室、独守内心都已是值得褒扬的美事。时至今日,隐私与自我塑造亦重新成为相应领域研究的显学,美国学者沃伦(Warren)和布兰戴斯(Brandies)关于“不可侵扰的人格”的论文再次受到注意,没有隐私的自我成长与形塑,怕又要多几重艰难险阻。
结语与展望
《定性自我》实在不是写作的范本,作者行文多用批判研究术语,又喜多方征引勾连。如此写作风格,或许将给领域外读者带来不少困惑。将批判研究思路与定量分析结合于同一题目并非容易之事,前者对后者的指引,后者对前者的验证,都常常蕴含理论层面的“飞跃”或“不融”,以至难有“水乳”之感。严格而论,这本书更多应视为对以下挑战的探索:如何结合多种方法,以穷究一个包涵技术、社会现象与个体心态复杂议题。
然而,瑕远不掩瑜。面对“社交媒体及其所勾联观念与心态”这一题目,换一种思路,或许也很难比这本书做得更好。这些大胆的研究手法,以及前述手法的繁复组合,已带来了不少真知灼见。譬如,将使用社交媒体背后的复杂动机,分解为在学理脉络中分别有其位置的四点。更为重要的是,将此处分解与关于隐私的几种新近理论比较,二者间的“镜面对称”实在不容忽视。或许,研究“披露”与研究“掩盖”,本身就是从不同的两个角度“摸象”。从此出发,忽视传播等领域已有的丰硕成果,将是隐私研究者不可饶恕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