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如何恢复生机

日期:06-18
共享单车投放

来源:北京商报

共享单车如何恢复生机

张绪旺

在共享单车总量调控的大趋势下,每个城市的增量极其稀少。如今,伴随着广州等城市重启共享单车投放指标,进入配额时代成为了共享单车供给侧的主流步调。

当然,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供给侧,还包括需求侧,最终目的是实现政企协同,服务用户。过去数年,共享单车是资本和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数年,花花绿绿却又乱摆乱放的车辆,是异常繁荣却又乱象横生的产业写照。

供给侧的刹车,是第一步。以配额方式健全准入制度,实现单车总量均衡,刹车的第一步,也就是共享单车恢复生机的第一步。以广州、厦门等地为代表,相信许多城市都会找到合适的调控策略。

确定了准入制度,从业企业就有了运营基调,而共享单车恢复生机的重点,就是做好运营。运营服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障性的,就是确保用户体验的舒适、安全,重点对应了过去数年车辆停放、押金使用等困难局面。

坦白说,保障性的运营服务,并不是企业的营收部门,甚至需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但保障性的运营服务,向来关乎企业的生存问题。坏的保障服务,是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的倒闭以及ofo的捉襟见肘。而好的保障服务,等同于用户信心的恢复:若想车子骑起来,先得人们想骑车。

恢复了用户信心和兴趣,把“想骑车”进一步升华到“爱骑车”,就是运营服务的第二部分,增值性的运营服务。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两轮车的生意做了很多年,拥有雄厚的用户基数,因此,企业在样式、模式、风格等多重维度不断尝试。共享单车主要是模式的创新,聚焦城市市场,把骑车定位为升级的生活方式,打出了环保牌、健康牌、时尚牌……

这些都是在精神激励层面的增值服务,在获取大量用户后,以互联网为入口,共享单车同样可以附加零售、游戏、金融等物质获利层面的增值服务。

这样一套商业逻辑,理论上存在,现实中也在执行。只不过,被资本玩坏了的从业企业,抛弃了稳妥的策略,把本来需要慢慢长大的“小生意”,快速催肥——华而不实并且病痛缠身。

耐住性子,在互联网创业中,是个奢求。对每一个新风口,很多创业者会选择蒙眼狂奔,或者用赌徒心理,回避市场规律,试图用资本“赌出一个大生意”。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仍然是小生意,它的规模效应和变现能力,远远抵不过电商、资讯等成熟业态。但长远看,只要符合互联网产业特征,共享单车也能变大,至少建立了稳固市场地位的企业,能够获得变大的机会。

就像快手、拼多多,它们最早分别只是动图软件和小众拼购,但成功切入短视频和电商这两个“大市场”。所以,共享单车的未来,不只是两轮车,它离不开大出行。恢复生机是个复杂的过程,先要治病,才能健身。

马斯克称他刚刚删除了自己的Twitter账号 App故障余额清零 途歌押金仍难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