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宣布开战的拼多多已经出现。
美东时间3月13日盘前,拼多多(NASDAQ:PDD)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拼多多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Q4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户数达2.726亿,单季新增4200万,环比增速达18.2%。
上市接近7个月以后,这家公司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财报显示,拼多多在Q4营收为56.539亿元,较截至2017年同期的11.794亿元同比增长379%,较上一季环比增长68%;2018年全年,拼多多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
华尔街此前对拼多多Q4收入预期为7.89亿美元(约53亿元人民币),对公司全年的收入预期则为18.7亿美元(约125.6亿元人民币),两项数据均超出预期。但同时,拼多多的亏损规模也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这也导致了它开盘后股价一度暴跌18.8%。
年度活跃买家数继续攀升,较2017年增加1.737亿;Q4季度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93%。在上一季度年活跃用户高于京东8000万以后,拼多多在活跃买家数上继续领跑京东,仅次于阿里巴巴在上一季度披露的6.36亿。
过去一年里,从向中国电商第三极出发到向第二大电商平台比肩,上市、改造供应链和投入大量精力抬高自己的基础能力壁垒,这些举措共同勾勒出的是一个更富进取心和野心的拼多多。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曾在上市前表示,要将拼多多覆盖到五环内群体、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给到所有人,成为新时代电商的主导者。
这份破纪录的成绩单也进一步说明,在试图成为新电商平台的路上,拼多多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深入供应链、重构电商链条,快跑的拼多多
这份成绩单堪称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GMV达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4%。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9%。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增速10倍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拼多多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达1126.9元,较2017年同期的576.9元接近翻倍;平台活跃买家年平均订单达26.56笔,较去年同期的17.55笔同比增长51%。基于用户数和用户消费频率的双重强劲增长,2018年,拼多多总订单量达111亿笔,较2017年同期的43亿笔同比增长158%;平台日均订单量由2017年的1180万单攀升至3040万单。国家邮政局显示2018年,中国共处理550亿件包裹。这意味着2018年中,全社会每产生5个包裹,就有1个来自拼多多。
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活跃度优势让拼多多得以持续吸引高质量零售商与品牌商入驻。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台活跃商户数量达360万,较2018年3月31日的约100万活跃商家增加260万。
以拼团玩法抓住二三线等下沉市场,并在2017年于微信生态中跑出、2018年小跑上市,过去一年来,为了实现黄铮对拼多多“终将走向公众”的期许,拼多多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其中包括对电商经销环节的改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摆脱拼多多的“污名化”——和对于供应链、技术等更上游环节的重视。
首先,在外界最为关注的假货问题上,2018全年,通过严密的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人工巡检,拼多多下架的涉嫌违规商品数量是投诉数量的150倍,关停超过6万家涉嫌违规店铺,前置拦截超过3000万个商品链接。同时,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黄峥表示拼多多今年还会为产品质量团队新增五百名员工。
其次,拼多多在2018年8月上线了“品牌馆”与“电器城”,并以补贴让利政策助推其品牌产品销量突破6亿件,其中大部分销往了四五六线城市。品牌馆的诞生也填补了拼多多过往在品牌商品销售上的空白。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品牌馆iPhone的累积销量突破20万台,交易额接近15亿元。
为响应宏观政策和持续提升商品的制造和流通效率,供应链等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拼多多过去一年的工作重点。拼多多在2018年陆续推出了针对农产品上行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工业品下行的“新品牌计划”、和3年招募50万海外商家的“国际直通车”计划,进一步触达供应链上游,用更好的产品和更具优势的价格触达消费者。
“成为市场无可伦比的电商平台”是黄峥在财报会议中对拼多多的期许,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互动互联的关系则是电商转向社交化的逻辑产物。过去3年里,拼多多是抓住这波红利起势的幸运儿,也一直在强调这种打法在阿里、京东等巨头把持的电商格局突围下的必要性。
而与消费者的交互逻辑改变,意味着从供应链到经销端的价值链条要重新搭建,与此同时,上市也在要求与其它电商玩家相比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前提下,拼多多在2018年开始着手进行供应链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改造,包括成立“拼农货”、“多多大学”、“扶贫专项组”三个团队展开工作。
把控住上游供应链起到了更高效地链接人与货的作用。通过对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数据化改造,拼多多年度扶贫助农报告显示:2018年度,拼多多平台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达653亿元,较2017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233%。同时,把控住供应链也能对产品的毛利空间、营销起到更好的控制作用。
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带动了拼多多的营收增长。2018年Q4,拼多多实现营收56.539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1.794亿元同比增长379%,较Q3的33.724亿元环比增长68%;2018年全年,拼多多实现营收131.20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7.441亿元同比增长652%。
高速增长的新电商生态保证了平台的现金流。2018年Q4,拼多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57.324亿元,2018年全年的净现金流为77.679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拼多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资金为305亿元,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4亿元增加了181亿元。黄峥同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投资,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建立品牌形象”。
销售成本提高、继续亏损,离成为第二大电商平台的困难与挑战
目前,依靠这些努力,拼多多已经逐步接近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的地位。除了营收上的实际增速,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京东。京东本季财报显示其年活跃用户为3.053亿,而这个数字在拼多多为4.185亿。
不过,比起京东已经连续12个季度创下盈利的记录,刚满3岁的拼多多仍在继续亏损。2018年全年,平台含IPO一次性计算员工股权激励所产生的经营亏损为107.997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平台经营亏损为39.583亿元。其中,包含“三周年庆”、“双十一”、“双十二”等连续大促的Q4季度,平台经营亏损为26.409亿元,NON-GAAP亏损为21.129亿元。
销售成本的提高仍是最大的原因。2018年Q4,拼多多以促销补贴活动和品牌推广为主的销售费用为60.2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699%。2018年全年,平台销售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了900%。
技术是平台深入推进“双打行动”的利器。Q4季度,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增加至5.252亿元,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901%;2018年全年,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11.161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764%。该部分投入主要为人才、算法、系统等“无形资产”。
电商战争仍然阻碍着拼多多挤进这条已被巨头把持多年的赛道。阿里巴巴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手机淘宝超70%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低线城市。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月,拼多多与手机淘宝的用户重合数目已经达到1.3787亿。
巨头已经摆脱了2017年拼多多狙击的阴影,并准备好收复失地。除了同样推行供应链改革、和推出自己的拼购业务以外,阿里还在近期入股了申通,组建完成以四通(申通、圆通、中通、汇通)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在京东的电话财报会议上,刘强东也强调要在未来依托早年完善的物流网络为低线城市提供更多的产品与供应服务。而包裹量已经达到111亿件的拼多多,则尚未有迹象显现其有操作物流的计划。
竞争对手的加码投入,对于拼多多而言更多是先圈地与进行精细化运营的选择题。拼多多暂时选择的是前者。“商业变现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而是为用户和商家带来价值。去年我们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为用户带来更高的用户体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拼多多CFO徐湉强调拼多多并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盈利模式,因为“一但产品质量和用户基础都提升上来,自然变现进程就会加快”。
而随着阿里巴巴也已在农产品上行上取得1300亿元的销售额、覆盖近600个县,届时与这些竞争对手开战,拼多多也势必要填满充足的弹药。
今年2月12日,拼多多公布后续的股份发行计划,募得12亿美金,公司2019年初持有的实际现金储备将继续增长。而这笔资金将主要投入到涉及“农产品上行”与“新品牌计划”等新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技术研发项目、以及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
就在昨天的电话财报会议中,黄峥还表示,拼多多将成立技术顾问委员会,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现YC中国创始人、拼多多独立董事、百度董事会副主席陆奇博士将领导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
未来一年,拼多多仍计划重点扶持100家工厂,覆盖中国主要产业带;并计划在2020年拓展1000家合作厂商,覆盖平台所有商品类目。同时,公司将扩招2000名技术工程师,预计2019年年底技术团队工程师数量将超过4000人,其中超过1000人将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徐湉在财报会议上表示,2019年拼多多更多还是关注自身的运营,以及进一步优化拼多多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相信2019年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增长。”
(来源:消费新声 黄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