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创板“宽进”包容不同类型企业上市需求
本报记者朱宝琛
“包容性”,这是科创板的一大特点。在业界看来,此举有利于科创企业的孵化,可以激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扶持高端创新企业的发展。相比于A股其他板块及新三板而言,更加符合处于快速成长期科技创新型企业特征。
科创企业有其自身的成长路径和发展规律。因此,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上市指标体系,满足不同模式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财务特征,但已经拥有相关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上市需求。
鉴于此,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大幅提升了上市条件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具体看,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在非财务条件方面,允许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等特殊治理结构的企业上市,并予以必要的规范约束。在相关发行上市标准的把握上,也将考虑科创企业的特点和合理诉求。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五套标准的设计思路是构建以市值为核心的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希望可以通过这五类标准更好地包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需求。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在具体IPO标准设定上,科创板首次打破了现行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单一的IPO标准,同时设定了市值、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五套并列同行的IPO标准,以满足各种业态创新企业IPO通道选择。这是现行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IPO所不具备的一种胸怀或包容性。通过这种包容性IPO标准,可以激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扶持高端创新企业的发展。
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陈立志认为,放松对财务指标的要求,是科创板相对于以往IPO审核机制的重大突破。不仅放松了对盈利的限制,甚至对于生物医药等行业,收入也可以不做要求。这些优化,对于技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行业,是明显的利好,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和创业者投身此类项目的热情,也有利于国内投资者分享此类项目在后期财务增长带来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