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论共享泡沫的破掉
【小菜一碟】
轻资产的共享模式遭遇重资产运营的现实,他们的现金流终于是难以为继了。
蔡江伟
听说,共享经济的泡沫就要破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昔日风风火火的共享经济,各行各业,躁动于那个充斥着焦虑感的年份。泛滥的资本浸泡着这些项目,接着便是各种商业新模式的溢美赞誉。有的共享项目我也体验过,并不见佳。
然而这一切泡沫之中,最大也最为人诟病的还是共享单车。填补短距出行需求空白的愿景,在各路资本追逐风口的裹挟下,以近乎免费骑行为噱头,尽可能广泛地吸收用户押金,随后便是以最大力度将单车投放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里。无数辆五颜六色、样式各异、质量不一的共享单车,生生把原本行将沉寂的自行车制造业给激活了。更有上市公司的股价,因此拉出了几个涨停。而现实的肥皂泡还要绚丽得多,当众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风口,各种品牌各种形状的APP,便连手机屏都摆放不下。总而言之,这个泡泡终于是诞生了——看上去,用户得到了便利,创业者收获估值和赞美,资本找到宣泄的出口……而这个模式,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汽车、雨伞、马扎甚至纸巾,甚至被冠以所谓新四大发明之一,要迈出国门,走向海外了。然而人们渐渐发觉有问题,当它们肆意侵蚀城市公共空间,当坏旧单车极度影响骑行体验甚至人身安全,当单车坟场一座座垒起,大家终于感觉到不舒服,希望这个泡沫破掉。
现在,这个泡沫居然要破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网络、线下探听民意去,凡有用户、路人,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认为这是一个泡沫,不觉得是资源的巨大浪费的?而当用户缴纳的押金似乎将要有去无回时,可有人不觉得这已经是严重违背契约精神,已然涉嫌挪用资金甚至犯罪的?
创新本来应该是鼓励的,用户的出行也确实是刚需。本来的分时租赁业务,如果以网络的方式扩展,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偏偏以“共享”之名,藉以“互联网+”的噱头,就可以变相腾挪,凭空造出巨大的想象空间。当他们吸收了ABCDE轮融资,偷偷将用户的押金挪用,将其变成一辆辆所谓用以“共享”的单车,趁着监管的空白,肆意投放在城市中,将巨大的管理成本悄悄推给社会时,似乎真的有人相信,羊毛会出在猪身上了。然而这个泡沫终究还是要破灭了,轻资产的共享模式遭遇重资产运营的现实,他们的现金流终于是难以为继了。所谓抢占用户,进而实现O2O闭环的愿景,在排队退还押金而不得的人群面前,终于是破灭了。
期间还有一些闹剧,比如曾经股价连续涨停的上市公司,后来已经发出了要求对方支付货款的诉讼公告;而因为退押金太难,还催生出一个代退押金业务乃至上演一些骗局;甚者,更有人冒充外籍人士居然秒速到账,引发国人一阵唏嘘。但这些,在每天更新的热点面前,渐渐都要为人所淡忘了。
当初,共享单车诞生于校园,本是为了解决学生出行需求的。最开始的单车,虽然笨重,却也坚固耐用,但后来在资本的推动和追求数据的冲动下,本来稳健的脚步开始狂飙起来,三千块一辆的造价,便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起来。而原本计划3年折旧的单车,在复杂的人性面前,甚至刚一落地便坏掉了。至于其他形形色色的共享雨伞、马扎们,则更像是一出出闹剧而已。
泡沫终于是破掉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