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卫:演员没有“退休”二字 没人能永远做男一

日期:04-07
姜大卫退休

姜大卫至今仍很喜欢张彻导演的电影《新独臂刀》

姜大卫至今仍很喜欢张彻导演的电影《新独臂刀》

电影《吸毒者》开机现场,导演姜大卫(左一)与男女主角狄龙(右一)、李司棋(中)合影。

电影《吸毒者》开机现场,导演姜大卫(左一)与男女主角狄龙(右一)、李司棋(中)合影。

作为导演的张彻(中)发掘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包括狄龙(左一)、傅声(左二)、陈观泰(右二)、姜大卫(右一)

作为导演的张彻(中)发掘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包括狄龙(左一)、傅声(左二)、陈观泰(右二)、姜大卫(右一)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后,姜大卫开始与TVB正式合作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后,姜大卫开始与TVB正式合作

原标题:从影70年,他是张彻武侠片最钟爱的男主角,后悔因移民中断导演生涯姜大卫:演员没有“退休”二字

姜大卫[微博]1947年出生于上海,从小随家族南迁香港。他的父亲严化是上世纪4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电影演员;母亲红薇是祖籍北京的满族人,在很多香港电影里演过配角、担任过国语配音,因此他们兄弟姐妹都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同父同母的哥哥秦沛比他大两岁,同母异父的弟弟尔冬升[微博]比他小十岁。

秦沛早年间曾跟媒体聊起姜大卫,形容弟弟什么事情都不求人,一切自己料理。“从小不肯跟人解释误会,即使跟父母、跟老师,他也一直是‘你怎么想就怎么想,我仍然是我’。”尔冬升曾在专栏里专门写过姜大卫的“酷”。姜大卫带着小时候的尔冬升去片场玩,全程只说了四句话,有两句还是语气词。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哥哥的影迷。

姜大卫早已是华语影史上的传奇。

他出身于演艺世家,4岁起就在片场当小演员,二十出头时从“性命相搏”(张彻语)的武师(武打演员替身)做起,很快成为一代武侠电影大师张彻钟爱的弟子、香港第一位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获得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红遍了全球华人社会的电影明星。

但以出演武侠片成名的姜大卫,却在事业巅峰期转行做了导演,将视角对准社会底层。其执导的电影算不上卖座,却颇具现实意义,也能成就演员。萧芳芳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电影《不是冤家不聚头》、刘青云[微博]的电影处女作《听不到的说话》均出自其手。对于因移民加拿大而中断了导演生涯,他是有遗憾的,15年后想继续做导演才发现想法和手法已经跟年轻一代脱节。“我是有点儿后悔的,当然也没有后悔药了。”

他决定不再做导演,专注做演员,演主角、配角都一丝不苟。他身上并没有“传奇明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无论是电影,还是TVB电视剧,影迷只要耐心守候,准能等到他的出现。他视“演员”为不设退休时间的终生职业,能够坦然接受位次的变化。“除非不做这行,否则这是必经之路,没有谁可以永远做男一号。有很多的因素,年纪也是其中之一。”

古龙书里写过:“纵然到江湖去赶上了春,也不必留住它。因为这就是人生,有些事留也留不住。你一定要先学会忍受它的无情,才会懂得享受它的温柔。”回过头去看,这倒很适合用来形容他心目中的男主角姜大卫。时代的潮水来了又去,他已经看透了涨落。

关键词退休

有太多新东西要学,怎能退休

今年年初在埋堆堆APP上直播的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姜大卫从哥哥秦沛手上接过了“万千星辉演艺大奖”(终身成就奖)。他说,从影70年来拍过电影、拍过电视剧,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做过导演,但现在时代变化很快,他发现还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学习。“之前有人问我什么时候退休。我说,我还没学会所有东西,怎么能退休?演员没有‘退休’二字。大脑和身体还没告诉我几时需要退休,所以我现在不会退休。”

他甚至没有让自己休息太久,春节前后拍了两部电影。业内都知道他是武师出身,演动作戏从不用替身。即便现在七十多岁,剧组有替身演员,但电影里的动作戏除了需要摔和翻的,他都亲自完成。“这也是我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吧,知道什么动作能做,什么不能做。”

聊起最近拍的两部作品,让他感觉到电影拍摄手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比如摄影师助手不用站在摄影机后面盯着了,而是在较远的地方遥控对焦,灯光师也可以在远处遥控操作。“我那天拍完动作戏,他们都说:‘不错、很好,不信你来看看!’原来他们边拍边完成了整场戏的粗剪。这些对我来说都蛮新奇的。你说,我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因为疫情,姜大卫已经有两年没来内地了,上一次还是2020年到浙江象山拍摄微电影。再往前一年,他在北京怀柔拍摄程小东[微博]执导的电影《诛仙》(饰道玄)时,也感受到了内地影视制作跟香港的不同。在香港演古装戏,他通常是自己粘胡子,二三十分钟搞定。但出演道玄时,他的胡子和眉毛是化妆师一根一根粘上去的,每天化妆两个小时,做完感觉很不一样。他希望有机会回内地拍戏,了解新的变化。“不过得有人请我呀,也要看时间、角色等各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演员

没人能永远做男一,包括我

姜大卫成名很早,23岁时(1970年)他就凭借主演张彻执导的影片《报仇》斩获第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位获此荣誉的演员。

年轻时,他外形瘦削、相貌清秀,不经意间流露出忧郁的气质,是当时影坛别具一格的美男子。亦舒[微博]曾这样描写姜大卫:“他独有美丽的沉默,用一只卡蒂埃打火机点总督牌香烟,非常出世的样子。”

当年他有多红呢?尔冬升接受陈鲁豫采访时说,姜大卫比他和另一位哥哥秦沛的成就要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加、英、荷、澳、韩、泰……全世界的华人社会里他都“很红很红”。

传奇大明星通常自带神秘感和距离感,但姜大卫没有。近三十年来他出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偶尔演男一号,多数时间都甘当配角。从万众瞩目的男主角到影视剧里的“资深绿叶”,这样的落差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只因从影多年看到过太多类似的情形,轮到自己经历时已经能够坦然接受。

“当年路上碰到粉丝,都找别人(别的当红明星)拍照,过了段时间,很多人来找我拍照,不找他拍照。给人的感觉是我的戏很多人喜欢看,他的戏没有人看。到后来我的戏没人看,其他人的戏有人看……”

这样的事情看得多了,他也慢慢明白,除非不做演员这一行,否则人气由盛转衰就是必经之路。

“没有谁可以永远做男一号,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巅峰的位置。有很多的因素,甚至于年纪也是因素之一。”身为演员能做的,唯有继续用心去演戏,保持作品的水准。就算演配角、就算只有一场戏,心里也要当自己是男一号去演。“这样就可以平衡自己的心态了。”

关键词师父

张彻导演是我师父,一辈子都是

姜大卫演员生涯的开端和高光时刻,都和武侠电影大师张彻密切相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张彻的创作高峰,他执导的《独臂刀》《报仇》《刺马》等影片大受欢迎,所开创的阳刚风格和暴力美学影响至今。徐克曾公开表示自己受张彻影响很深,“至今看任何一部武侠电影,都有《独臂刀》的影子。”

张彻一手发掘培养了多位电影明星和导演人才,包括姜大卫、狄龙、王羽、李修贤,以及导演吴宇森。其中,姜大卫是张彻最钟爱的男主角之一,他两度获得亚太影展表演奖的《报仇》《叛逆》,都是张彻执导的。

虽然4岁就开始演戏,成年后姜大卫却是作为武师(武打演员替身)入行的。是张彻劝说他离开当时收入更高的武师行当,签约邵氏做了演员,甚至连合约都是张彻帮他跟公司谈的。“张彻是我师父嘛,一辈子都是。我们这种‘古装人’一定要听师父的。那时他问我:‘做演员怎么样?要做演员我帮你谈。’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去帮我谈的,等于现在的经纪人一样。”张彻平时也对弟子很好,拍完戏常常领着一班弟子去吃饭。“都是他请,他是导演,钱多嘛,我们做演员的钱少。他就把我们当儿子一样。”

与姜大卫相识的经过,张彻在杂志(《香港影画》)上写过。他拍《金燕子》时注意到给演员井淼担任动作戏替身的青年,别人告诉他那是女演员红薇的儿子。一问叫“姜大卫”,他就明白这是严化(原名姜克琪)的遗孤。张彻写的第一个剧本就是由严化和顾兰君担任男女主角。“当时我心一动,有些恻然之感。本来武师是很吃香、收入很高的行业,但总有点儿‘性命相搏’之感。故人之子,在这个年纪就以此为生,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舒服。”

因此拍摄《死角》(1969年)时,张彻找到姜大卫签约做演员,从配角演起。几部戏后,《游侠儿》找他演了主角,大获成功。大家逐渐发现,演员才是最适合展现姜大卫才华的职业——“身手矫健、打斗出色,表演自然生动,学开车、学骑马,不仅一学就会,而且一会就好……每个角色都演出了不同的味道。他的型也别具一格,与别的‘小生’不同。”

关键词武侠

论表演,最中意的还是武侠片

《倾国倾城》(1975年)是姜大卫入行后,第一次离开张彻去拍别的导演(李翰祥)执导的作品。其实他家跟李翰祥导演很熟,早年促成李翰祥加盟邵氏电影公司的正是尔冬升的父亲尔光。20年后,李翰祥找他演电影,他第一件事就是先征得张彻同意。“如果张彻不让我们去,我们绝对不会去拍。但他不是这样的人,反而会给我们各种机会和各方面的支持。”

多年后,他与TVB结缘也和张彻间接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姜大卫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但张彻叫他帮忙拍电视剧版《刺马》(1992年),他义不容辞飞了回来。拍完《刺马》,TVB制片人潘嘉德邀他出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1993年),这也是他与TVB正式合作的开始。该剧导演李仁港是电影美术出身,拍摄时采用电影技法,再加上剧本对原著改动很大,呈现出来的风格与当时的武侠剧大不相同。姜大卫饰演的黄药师若干年后仍令很多内地剧迷为之倾倒——“看这部戏前,觉得黄药师怎能是这个样子?看过后,觉得黄药师怎能是别的样子!”

至今演了近200部影视作品,姜大卫最中意的还是武侠片。“我师兄王羽有一部《金燕子》,我很喜欢。我自己的戏也有几部到现在都还很喜欢,比如《新独臂刀》《保镖》《报仇》,《刺马》也很好。”之所以更喜欢古装武侠片,也是因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东西,别人拍不出来。”

关键词导演

偏爱现实题材,后悔中断导演生涯

1973年凭借电影《叛逆》在亚太影展再度获奖后,姜大卫开始当起了电影导演。一个还不到30岁正当红的电影明星,当时为什么想要做导演?“哎,每个自以为好的演员都希望做导演嘛,都觉得自己有好多想法,要通过做导演来表达。我也不例外。”跟着张彻导演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他自认是懂得如何做好导演的,也有一些要表达的想法。“结果做了导演后,失败的比成功的多。”

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是狄龙、王钟、李司棋、秦沛主演的《吸毒者》(1974年),导演生涯中断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张曼玉、张学友主演的《黑雪》(1991年)。一头一尾两部戏,主角都是“吸毒者”。近20年里,他陆续执导电影十余部,多数是现实题材,他常常把镜头对准香港底层社会的边缘人群。无论取材还是风格,他导演的电影都跟张彻完全不同,和电影市场流行的也不一样。彼时的华语电影市场,流行的仍是武侠片、动作片,成龙[微博]、洪金宝都是票房的宠儿。

姜大卫说,他做导演就是想尝试拍摄不一样的电影。首先想拍跟张彻导演不一样的,因为拍武侠片永远拍不过师父。其次,他小的时候整个社会大环境不好,家里虽然是做演员的,也穷过,在屋子里翻半天也翻不出几块钱的苦日子也过过。他家附近就生活着很多社会底层的人。“说得伟大些,我想把这些拍出来给观众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到社会问题所在。但观众接不接受就不一定了。”

有意思的是,导演姜大卫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在他之前的演艺生涯里也能寻到“伏笔”。早在成为张彻电影男主角之前,十多岁的姜大卫第一次担纲男一号,演的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黑白片——岳枫导演的《街童》(1960年)。这部由姜大卫、罗慧珠(严慧)、胡蝶领衔主演的电影,讲述了流浪街头的孤儿兄妹(大明、小红)失散又重聚的故事。

虽然姜大卫较少执导古装题材作品,但由他执导的古装片《猫头鹰》和《独臂双雄》都各有特别之处。《猫头鹰》(1981年)集齐了三兄弟,姜大卫自导自演,秦沛担任制片兼主演,尔冬升写剧本署名“尔小宝”。该片恶搞了众多武侠片和外国电影,后来被称作香港影史上无厘头的鼻祖。影片的创作缘起三兄弟和曾志伟[微博]一起聊到要拍什么戏,因为都是拍武侠片出身的,就决定拿武侠片来开玩笑。

“大家构思出了这个《猫头鹰》,把很多外国电影、武侠电影,古龙的、金庸的,都拿来改,开个大玩笑,拍了个无厘头的东西出来。不过票房不好,可能那时候观众还不接受吧。”以现在的视角来看,《猫头鹰》的表现手法超前,当时的观众不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但像古龙这样的创作者是能理解的,他并不介意自己的小说被恶搞。姜大卫说:“我记得我跟他(古龙)说过。有段时间我们走得很近,每天在一起喝酒。”

古龙曾说过,他作品里的男主角得由姜大卫、狄龙来演,但实际上姜大卫演古龙笔下男主角的机会并不多。《独臂双雄》(1977年)算是其中之一。“这片子是我和王羽做的,古龙是编剧。我和王羽是师兄弟,都演过‘独臂刀’。我们两个都是导演,我拍我的那段,王羽拍他的那段,大家戏在一起的时候,他是师兄,他做导演。”

虽然姜大卫执导的电影未必卖座,但颇能成就演员。萧芳芳凭借电影《不是冤家不聚头》首次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听不到的说话》(1986年)是刘青云第一次出演电影主角,几年后他就大放异彩,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聊起当年是如何找到还不算有名的刘青云来主演,姜大卫称:“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年轻人(刘青云),虽然不漂亮,但戏和气质都很不错。我想拍不一样的东西嘛,就想着找他来试试。结果我看对了,他后来真的非常成功。但那也不是我的关系,是他自己努力。”

《黑雪》(1991年)之后姜大卫就没有执导过电影了。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并非因为票房不好才不做导演,而是当时女儿要到加拿大上大学,全家移民去了温哥华,他手头的两个项目只能推掉。可第二年他就被师父张彻叫回来拍电视剧。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做了15年“空中飞人”,直到2007年举家返港。“这15年里,我一拍完戏就飞过去,根本没时间做导演。等后来再想做导演时,发现我的手法、想法都跟现在的年轻一代脱节了。”

如果这些年全家都在香港,他相信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不一样。“我是有点儿后悔(移民)的,当然也没有后悔药了。”虽然不再做导演,但这些年他出演的影视作品不少,能近距离观察并感受到这个行业观念和技术的变化。“我的感觉是,现在拍戏我可以提建议,但不能拿主意,接不接受最终需要导演从各方面考虑后决定。”如果想再从事电影幕后创作,他认为和年轻导演合作担任监制,是更可行的方式。

采写/新京报记者杨莲洁

(责编:vhaha)

军旅剧是流量小生转型的“试金石”吗? 感情令人羡慕!王一博连续七年为汪涵庆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