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节李安导演大师班
十分头条新闻讯 8月25日,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李安导演大师班。主持人表示,今年是北影节第十周年,首次设立大师班。本场活动邀请到导演杨子、顾晓刚作为特邀嘉宾,李安以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
本届李安导演大师班的主题是“东方表达与数字技术”,李安表示自己并非技术控,手机只会打电话,其他都不会。他拍了二十年,整个心情都是放在胶片上面,直到后来发觉必须要做出改变。
李安:“我第一次拍数码电影,第一次接触到立体,拍到一半感觉很糟糕,表达的信仰突然瓦解,不知道该怎么拍电影了,3D是我不熟悉的。我像少年派一样,跟一只老虎在太平洋漂流,很惶恐,我相信的东西都在幻灭中。所以每次我必须找到一块新的浮木,必须找到跟观众沟通的方法。3D跟数码,人的眼睛在解析这些影像的时候心理会跟之前不太一样,我们熟悉的是胶片时代的表达,突然之间到了新的环境,是摸着石头过河。我觉得我还在学习阶段。希望大家跟我一样,在新的媒体里找新的表达方式。”
李安还讲到,新的技术必然会对电影语言产生新的影响:以前的胶片有跳格、影像模糊,有真实感,而数码需要新的幻觉和美感,需要重新发明,要有新的结合和创新。变成4K、3D、更亮也好,都是为了打造最基础的东西。他再次强调高帧率其实并不是“高帧率”,而应该是正常帧率。
另外,李安也阐述新技术对表演的影响:《少年派》的时候,3D的监视器里看表演跟2D是不一样的。演员的表演不能那么夸张,平面跟立体的东西看起来不太一样,以前2D时立体感是用灯光、摄影、化妆等各种方式去表达的,现在内心有没有东西、真不真切就看的很清楚了,表演需要更含蓄、更精致,不要那么夸张,内心层次需要更丰富,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在谈到技术时,李安也坦言,过去十年自己受到很多打击,但仍会选择继续下去,“因为现在在我脑子里电影已经是那样子了”。李安:“胳膊扭不过大腿,创新不是光艺术和科技的东西,是要跟整个业界和观影文化的扭斗,非常困难。”
李安在大师班上还谈到拍摄《卧虎藏龙》的原因,称自己被原著小说中玉娇龙的角色吸引到,“后来觉得李慕白很像我,俞秀莲像我太太,玉娇龙像我想做不敢做的事情。我从小就对武侠有幻想,又抓到很动人的主角,就很想拍它。”
李安也谈到自己选择改编小说的原则,做改编不是做翻译,不太会用细节,他表示原著小说自己都只读一遍,要保留靠直觉找到的“最能打到你的东西”——
李安:“看小说的时候我会想做一部电影,不是想做翻译,把小说翻译成电影,那样不会很成功,因为怎么拍都没法超越小说。至于小说刺激到我什么,因为电影不能用小说那么长篇幅,电影影像非常直观,只有两个钟头,所以就要很精准地打到某种感受,笔墨无法形容的,就是值得做的。我会从后往前想,为了达到这种情怀,前面需要铺垫什么东西。所以改编小说我不太会用细节,小说我都只会读一遍,我怕看太多遍会冲淡第一印象,就是凭借直觉找到最能打到你的东西。”
此外,本次大师班上还涉及一个议题: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李安称观众习惯在家看电影后,要回去(影院)可能很难,“大家必须想新的方法拍片,做一个革命性的改革”。他也谈到对Netflix等流媒体对传统院线的冲击,“如果你的电影还不如观众在家里看的好看,那就不能怪观众待在家里。顾客永远是对的。”
李安:“我跟大家一样困惑,现在影院都非常困难,要回去也非常困难,过去我们几百个人到处拍片,现在也很困难了。大家也习惯了在家看电影,习惯以后戏院会怎么样很难讲。可能最高端的,或者有特别体验的影院会有生意,其他影院就很难了,电视、手机都可以看,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大家必须想新的方法拍片,做一个革命性的改革,这是我的感觉。
观众不进戏院而是在家里看,你排斥也没有用,你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不能逼着观众进戏院,这谁也做不到。你只能做他在家里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的电影还不如观众在家里看的好看,那就不能怪观众待在家里。顾客永远是对的。
戏院的优势是集体感、仪式感,要发挥优势,接受挑战,创作出新的东西,我是相信电影院的。”
有人在大师班提问李安:之后再拍武侠片,会跟之前一样吗?以及会拍《卧虎藏龙》李慕白的前传吗?李安回答:希望能够重现新的东西,我还想拍(武侠片)。李慕白前传我断断续续想过十年,但还是想开发新的题材,自由度应该更大。
至于很多影迷关心的新作问题,李安也坦率回答:接下来可能有一部华语片和一部英语片,一个在写剧本,另一个在构思。
何小沁/文
(责编:K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