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人》:大师写给银幕内外的时代挽歌

日期:11-29
爱尔兰人赌场风云好家伙

《爱尔兰人》剧照

《爱尔兰人》剧照

真实人物原型布法利诺和电影中的角色对比

真实人物原型布法利诺和电影中的角色对比

《赌场风云》

《赌场风云》

马丁·斯科塞斯刚刚度过自己77岁的生日,也就在这个月时隔三年后,他的第二十六部电影《爱尔兰人》也终于在Netflix上线并在部分影院小范围公映。

当然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之中,这位老导演个人始终都处于舆论风暴中心,一方面与他正带着新片在全球各个电影节巡回宣传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早前关于漫威系列是“主题公园电影”的一番评论密不可分,这位电影原教旨主义者突然的开火甚至掀起了好莱坞的一场“表态运动”,毕竟如今参与漫改电影的导演与演员可谓人数众多,而斯科塞斯可谓越战越勇,百忙之中他甚至为《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长文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它们名义上是续集,但在内核上更像是翻拍,电影中的一切都需要片方批准,它其实不能走到任何另外的方向。这就是当代电影系列的本质:经过市场调研、观众检验、审查、修改、再审查、再修改,直到它们可以投入消费。”

对于马丁·斯科塞斯来说,在经过了《爱尔兰人》这部“身世坎坷”的作品之后,面对当代电影工业他或许正好积累了一肚子怨气需要发泄。在1995年的《赌城风云》之后,斯科塞斯与罗伯特·德尼罗就一直寻找合作的机会,也是后者向他推荐了在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听说你刷房子》,但在将近十年时间里,即便是马丁·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黄金组合也很难从好莱坞的大制片厂中寻找到投资,2017年Netflix花费了上亿美元从派拉蒙手中买下这部电影并且随后又追加至少1.5亿美元的制作资金。而Netflix最终得到的便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三人主演的一部时长三个半小时的当代黑帮史诗电影。

毫无疑问《爱尔兰人》从基本元素而言依然是一部非常“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这位导演将自己过去众多作品进行仔细检视之后所创作出的集大成之作,从题材上来看电影回归到了斯科塞斯最为热衷的并且擅长的黑帮题材。自从导演生涯开始,以《穷街陋巷》横空出世并在《好家伙》到达巅峰的黑帮电影就是他一直无法舍弃的灵感来源。与此同时,斯科塞斯的创作履历中又充斥着大量关于宗教、神性与救赎的讨论,从《基督的最后诱惑》到他上一部遭遇票房惨败的《沉默》,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从未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在影像中传达他对宗教的态度。而很大程度上《爱尔兰人》让这位电影大师第一次有机会将他最擅长的创作题材与思考主题结合在了一起,整部电影在冷静而又充满冲突的叙事之中也始终不失那一分关于信仰归属与自我救赎的厚重底色。

“听说你刷房子”(I Heard You Paint Houses)这一作为回忆录标题的句子,正是出自一句经典的黑帮黑话,暗指杀人时鲜血四溅墙壁之上。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法兰克·希兰便是一名职业“粉刷匠”,而他在当时江湖上的名号则是电影片名来源——爱尔兰人。

法兰克·希兰作为一名在二战战场上战斗过400多天的士兵,退役之后便以开卡车运货为生,而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他偶遇到了改变之后人生轨迹的罗素·布法利诺,后者正是当时宾州地区布法利诺家族的家族首领,电影中这位说话轻声细语却不怒自威的黑帮老大则由原本已经退休的乔·佩西出演。法兰克因为其过人的身手和忠诚的服务赢得了罗素·布法利诺的信任,他也一步步进入了这一黑帮的核心圈子,并最终引荐给了上世纪60年代最知名的国际货车司机兄弟会(IBT)的主席吉米·霍法,电影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霍法第一次与法兰克对话便说出了那句:“I Heard You Paint Houses”,此后法兰克长期为霍法服务,并且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毫不夸张的说,《爱尔兰人》中的三位主角每个人单独的人生经历都值得一部三个小时的作品,而斯科塞斯则通过三人中并非大人物的法兰克·希兰着手,借由这位自称了解众多内幕的打手之口,串起了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美国黑帮与工会组织及政府之间极其复杂却又极具戏剧张力的故事。

全片以一个长镜头开场,观众的视线在疗养院的大厅与走廊中穿梭,最终来到一个轮椅上的背影前,此刻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正是法兰克·希兰,头发花白的他说话已经有些含糊,而随着他的讲述开始便是开始于1975年的那场公路旅行。开车是法兰克,在这辆车上坐着的还有罗素·布法利诺夫妻俩以及法兰克的妻子,一行四人要前往底特律参加一场婚礼。而电影的叙事结构还要复杂的多,在这趟回忆的公路旅行之中,法兰克又将记忆再次向后推移,时间最终来到了1950年他还在开卡车并第一次与布法利诺相遇之时。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法兰克开启了自己“刷房子”的传奇人生。

这也是为什么《爱尔兰人》首映之后,除了看到评论对斯科塞斯精湛导演技法的赞叹,还有便是对与他合作多年的剪辑师塞尔玛·斯昆梅克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剪辑功力的褒奖。塞尔玛·斯昆梅克在这里所创造的三重叙事结构并非炫技,而是完完全全在为电影叙事所服务,穿插在整个故事中的现在时态展示着法兰克如今的结局,而两层回忆又讲述了两个完整的故事,最终这两个故事在1975的底特律交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的高潮。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关于霍法与法兰克相识并交往加深的早年回忆实则是在为公路旅行的终点铺垫事实与情绪,通过这种讲述手法在最后法兰克“刷房子”的那一刻,观众完全能够带入并感同身受法兰克在当时的那种情感冲击。

而在叙事功能之外,这种层层嵌套的叙事结构又让电影的最终落点并非戏剧冲突最强烈的杀戮事件,而是回归到了关于法兰克的平静叙述之中。在电影结尾,法兰克面对FBI对于霍法离奇失踪的疑问,坚持要求律师在场他才会开口,而当探员告诉他,他的律师已经去世时,这位喋血半生的职业杀手下意识便是一句让全场大笑的台词:“谁干的?”

从那个时代走过的法兰克操纵了太多人的生死,甚至他已经忘了对于人来说,生老病死本来是就是注定之事。在最后,电影更是超越文本本身与现实发生了极其强烈的互文与对照,法兰克给照顾他的护士看了一张他与霍法的合影,而这位年轻人既不知道这人是谁同时也还毫不关心,电影至此才展现出了其最核心也是最苍凉的主题:属于法兰克和霍法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幸存者的他也早已被时代所抛弃。如果联系到马丁·斯科塞斯、德尼罗、帕西诺这几位古稀老人自身,这又何尝不是这班走过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创作者的一种写照,就如果很多漫威电影拥趸对斯科塞斯那番言论最直接的反击:“你到底是谁?”

《爱尔兰人》较《好家伙》、《赌城风云》更具有史诗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在于斯科塞斯不断在电影中自然而然的融入了美国当代史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与或真或假的阴谋论,布法利诺带领的费城黑帮通过幕后操纵助肯尼迪和尼克松先后成为总统,IBT工会的内部腐败以及与黑帮的紧密联系,肯尼迪家族的权力布局与暗杀事件,美苏争霸中的“猪湾事件”,当然,这部电影也将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悬案之一——吉米·霍法失踪案真相的一个版本直接呈现了出来。

这是电影而不是纪录片,作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不需要去审核每一段历史的真相,电影只是将法兰克诉说的那些他声称自己参与过的每一个事件都串联在了一起,他也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了,因为就如电影中所呈现的,在那一时刻,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早已不再人世,没有人需要他负责也没有人能够从旁佐证。而斯科塞斯能够对这个人物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或许正是在此,法兰克的身上充满了虚虚实实的故事,作为一名专业且熟练的电影叙事者,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天然虚实结合的回忆更适合被呈现在大银幕之上呢。

而除了幕后已经超过七十岁的斯科塞斯,这部电影的三位主演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同样也都是都是七旬老人。正如德尼罗在采访中提到他如何劝说已经处于退休状态的乔·佩西参演这部电影时所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合作的机会了。”关于这三位的表演其实不用太多说什么,德尼罗和乔·佩西都是在和斯科塞斯的合作中拿到过奥斯卡的表演奖项。虽然帕西诺是第一次与斯科塞斯合作,但也是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二代教父”。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三部行走的“好莱坞男星表演教科书”。

具体到这部电影里,这三人可以说是从不同的维度贡献了各自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次表演。得益于“de-aging”减龄技术,斯科塞斯没有再为三人寻找中青年时代的演员,在某些时刻这个技术会让人明显感知到。最典型的一个片段便是早前曝光过剧照的德尼罗青年时期,当时间跨度太大时,CGI造成的减龄效果会直接让人物呈现出一游戏感。显然这也是电影为什么只能短暂地给出法兰克参战岁月的冰山一角。抛开那一场戏,其余时刻在三人情绪极其饱满的表演之下,减龄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佳的辅助道具,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2019年这一时间节点,在大银幕上一睹德尼罗、帕西诺和乔·佩西壮年时期的风采。

尽管德尼罗与乔·佩西在《愤怒的公牛》、《好家伙》和《赌场风云》中有过多次合作,但在《爱尔兰人》中两人的所展现的表演与之前完全不同,尤其是乔·佩西过去往往是以一种易怒且冲动的形象出现在德尼罗身边,而在这部电影中,他完全诠释了另外一种黑帮大佬的状态。在原著中提到布法利诺时,最大的特点便是他要交代的内容越可怕声音会越轻柔,这种不疾不徐、不怒自威的形象被乔·佩西演绎得极其到位。帕西诺饰演的霍法则是另外一个极端的风云人物,脾气火爆的同时说话声调极高,是一代工会巨头,因此整个人同样充满了控制欲。事实上,关于霍法这个人物,1992年曾有一部专门讲述他经历的电影——《最后巨人》,主演是杰克·尼科尔森。如果仔细去对比帕西诺和尼科尔森的表演就会发现,虽然他们都非常突出霍法性格外露张扬的一面,但在《爱尔兰人》中的某些时刻,帕西诺依然赋予了这一人物脆弱甚至是无助的状态,张弛有度的表演使得他在很多时刻作为配角其实比德尼罗要更加出彩。

然而如今的减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在面部的以假乱真,但在身型与动作方面却还是有些无能为力,这一点在动作戏份最多的德尼罗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在与乔·佩西或帕西诺的对话戏份中,德尼罗依然可以通过眼神和面部的微表情来诠释不同年龄段的意味,然而一旦需要他动起来时,岁月还是会露出残酷的一面,这毕竟是一位76岁的老人了啊。当然到了最后的忏悔时刻,经年累月的积累与沧桑阅历又让德尼罗非常细致入微的诠释出了法兰克那种千帆过尽之后的悔悟。

在看完《爱尔兰人》的几周时间内,我又重新将斯科塞斯的几部经典黑帮电影全部找出来重看了一遍,突然发现了在这部依然非常“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中,又有太多与过去的斯科塞斯作品完全不同的面相,一是对于黑帮成员更加现实主义的描绘,这种对于黑帮生活的祛魅使得这些大佬展现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人性一面。费城黑帮教父布法利诺在电影里多次感到郁闷困惑的一点便是,教女佩姬始终不喜欢自己。更重要的是《爱尔兰人》中那种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执迷,电影中的重要配角都在出场时自带字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写到这个角色将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迎接死亡。起初会感觉这种设计是一种诙谐,然而随着法兰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设计才显示出其残酷性。

同时,过去始终会出现在斯科塞斯黑帮电影中的家庭生活在这里也被边缘化了。当然我并不认同部分评论提到的电影对女性角色的刻意打压。法兰克女儿佩姬虽然只有几句台词,但从这个人物身上却恰恰能够精准地反衬出法兰克与家庭的关系。在得知霍法被杀之后,过去通过眼神流露恐惧并质疑自己父亲的佩姬,从此与法兰克形同陌路。就在法兰克向另外一个女儿解释他是想保护她们不被伤害时,她的一句反问:“不受谁的伤害?”让这个人物长期以来自欺欺人式的彻底坍塌,而佩姬此前那些无声的凝视,在这一刻更彰显出一种柔中带刚的力量。

直到后来反复回想起最后那几场德尼罗老年的独角戏,我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在之前一些动作戏的场景中,斯科塞斯选择不使用替身而让德尼罗亲自上阵,或许他要的便是这种不加修饰的衰老。因为即便是使用了减龄技术,难道观众就不知道德尼罗、帕西诺和乔·佩西已经是这把年纪了吗?随着1975年那一场友情背叛的高潮发生,电影中的角色更是以一种超现实的速度突然衰老下来,帮派分崩离析、牢狱生活、病痛缠身,最终随着时代变迁只剩下了法兰克一人孤独生活。

电影最后一幕,老无所依的法兰克孤寂地坐在养老院的房间里。牧师与他打过招呼准备离开,他叮嘱牧师将门虚掩着即可。随着镜头拉远,此时此刻那扇门与门框就如同大戏结束之后舞台两侧缓缓拉上的帷幕。银幕内外,昔日时代中的传奇人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过去做着告别。

推荐指数:年度必看作品。

(责编:vhaha)

秦海璐:一味赚钱不是中流砥柱该做的事 美国六大流媒体混战打响 谁能笑到最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