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和机器人》
《爱,死亡和机器人》剧照
主题多元、发散,形式不拘一格的《爱,死亡和机器人》
从《罗马》斩获第91届奥斯卡三项大奖,到《爱,死亡和机器人》口碑炸裂,现象级作品不断档,Netflix又一次在全球高水准的影视投资、制作领域和播放平台中擦亮了自己的名字。
20年出头的时间里,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起步的Netflix经历了起步不久就濒临破产的危机,又绝地逢生,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在流媒体时代建立起“内容为王”的驱动模式,到如今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平台,也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视频公司,Netflix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商业案例。作为Netflix的新作,《爱,死亡和机器人》在美上线即引爆收视狂欢,目前IMDB 9.0的评分、烂番茄91%的观众喜爱度,豆瓣9.3的评分,再一次证明了Netflix精准投喂用户和资本运作的胜利。
然而,对于这部作品来说,观众的拥趸和商业的成功,能否换算为艺术性的突破?《爱,死亡和机器人》真能配得上很多观众对其“艺术品”的赞誉,还是仅仅熟练生产了肾上腺素,一言不合就给你来一针?
《爱,死亡和机器人》是一个自带高级感的题目,老生常谈的两个关键词,搭配机器人,俗气一扫而空,立刻放射出赛博朋克的寒光,血液温凉之间,还游走着硬核科技的末世感。等一下,这会不会是个套路?可以试着用“爱,死亡”再加上你想到的一个名词,自己感受下。
片名即题材,《爱,死亡和机器人》是一个主题多元、发散,形式不拘一格的组合。它由18集动画短片集结而成,每集时长在5到15分钟不等。从未知的时间和宇宙坐标,到我们似曾相识的志怪故事;肌肉与金属的对抗、融合,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依存、悖论;戏谑的、骇人的、感人的、耐人寻味的、细思恐极的……你喜欢的样子它都有。
该片的噱头之一是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担任全片的执行制片人。大卫·芬奇执导的《七宗罪》《本杰明·巴顿奇事》《龙纹身的女孩》《消失的爱人》和《纸牌屋》等作品个人风格浓郁,令人过目难忘。蒂姆·米勒凭借《死侍》一举成名,这次也是《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导演之一,他创立的视觉特效、动画和设计公司Blur Studio是该片的主要制作公司。奇幻小说、午夜电影和漫画激发出的灵感,以及这两人对视觉特效的高品位、高标准,首先就拉升了观众的期待值,也理所当然地奠定了忠实观众的基础,再加上Netflix的招牌,从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讲,我们的确有理由看好这部作品的成色。
全片会聚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的全球顶级动画和视效制作团队,虽然说好是“动画短片”,但其中却混着一集真人实拍与动画的结合,姑且把它理解为《爱,死亡和机器人》对表现手法的包容好了,因为从动画和视效的设计及技法层面,我觉得这部作品的整体水准没什么好指摘。
从全片的包装来看,暗黑系和符号化的隐喻充满技术的美感,和每集标题的象征符号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正片的画风各异,从二维动画到酷似真人的三维动画,再到三维打造二维效果,不同剧集的技术运用和艺术风格争奇斗艳,不论是形象、场景设计,还是镜头设计,都相当到位,极大发挥了电影语言的能事。尤其是镜头的设计,模糊了动画与实拍的界限,比如《证人》一集,在追逐和躲避中设计了大量主观镜头,晃动的机位,偷窥视角的危险气氛,还有模拟人呼气在镜头上形成的水雾,模糊中平添对未知的恐惧。而《古鱼复苏》一集则充分彰显CG技术的优势,创造出一幕令人惊叹的沙漠海洋古生物复活的视觉奇观。每集虽然篇幅有限,但在视听方面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片标准,各集在顺序安排上,节奏急缓和情绪张弛的把控也恰如其分。
这里有必要插播一下,钻研用户,Netflix是非常专业和较真的。它庞大的用户偏好数据库事无巨细地记录着用户的观看动作,从而精准预测用户的口味和偏好,并据此打造出观众期待的内容。片中的故事多以科幻小说为蓝本,奇幻是全片的底色,“爱+死亡+机器人”的大主题是成立的,有些剧集的表现非常优秀,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集是《齐马的作品》,它打破人和机器的边界,在消解的过程中让观众的大脑自动做加法,重新思考人的行为。《桑尼的优势》也是出色的一集,其中可以看到大卫·芬奇《龙纹身的女孩》的影子,情节推进紧锣密鼓,悬念在最后一刻引爆,酣畅淋漓得过瘾。还有《裂缝以外》,爱与信任的瓦解,循环梦魇的恐惧。整部作品中有些内容或场景,你可能会觉得和其他科幻电影撞脸,或者说是致敬,但这些都没有妨碍它自身的突破。
不过,也有一些剧集的“塌方”出现,比如《噬魂者》,如果作为考古探秘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它是合格的,但独立成片后就显得形式大于内容,纵然满屏猩红,内容仍显苍白。比如说《三个机器人》,虽然氛围轻松,寓意明确,也有讽刺,但说教的表达让它落后了大概20年。还有《当酸奶统治世界》和《不一样的历史》,这两集固然有它的表达诉求,但最大的问题是不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拉低了整部剧的水准,在整个系列中看起来像是闹着玩的。
大数据支持下的各种算法是Netflix争夺用户的法宝,也是把双刃剑。当机器人的概念广义到了金属和机甲,直至涵盖非人种群;爱的名义下,不管情节需不需要,色欲横流得理直气壮;死亡被四处飞溅的血浆和时不时爆裂的头颅反复演绎,过于迷恋技术的支撑,自信于机械化地投喂用户,过于重视结果,其结果就是生产的过程越来越像制造,而不是创作。捉妖、打怪,恐怖、黄暴,生和死、梦与醒,肾上腺素一直给你扎,不免心跳持续加速,刺激过度,产生不适。毕竟,人因体尝了美而愉悦,和单纯依靠摄入化学物质产生类似的反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爱,死亡和机器人》的海报上,NSFW的缩写提示着:Not Suitable For Work(工作勿刷),这部片子的确不是用来刷的,每次小酌怡情为佳,因为连着刷几集,工业流水线的气质就愈显浓烈,连续看下来,觉得片子也像一个机器人。有抓紧观众胃口的算法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观众并不是机器。期待第二季推出时,少一点走肾的套路,多一点用心的表达,会离“艺术品”近一些。(文/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