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播完了。这是部在播出期间话题不断的电视剧,尽管话题多指向演员的表演、制作的精良,还有时代感的营造等,且多以琐碎的花絮形式传播开来,但这已经是社交媒体对一部影视剧独有的最友好的“示爱”方式,它标志着剧作走出了浮皮潦草的娱乐消费,开始与观众建立深层次的心灵共鸣。
哪怕放在10年前,《大江大河》也必将引起来自知识界的关注与深度讨论。这部剧罕见地触及到了过去40年人们走过的道路,真实,深刻,理性。剧作如同一个长镜头,通过创作者的不断调焦,终于使得那40年,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漫长浓缩为几天时间就可完整领略,使得匆忙中无意看到这一电视剧的观众,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么多年,原来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大江大河》没有让人“感恩”的意图,但它让人产生“今日成就与幸福,来之不易”的念头,心潮激荡之后,心平气和。
《大江大河》的成功,在于它强调了3个字,“向后看”。当所有人都在意“向前看”“加速跑”“时不我待”的时候,这部剧一反现实题材突出矛盾、强化焦虑的惯性手法,以刻意沉稳的节奏,对关键词与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描摹,先让观众紧绷的神经缓和下来,通过剧情与人物的吸引,再度进入历史,重返现场。
《大江大河》是个大题材,想要把它拍得好看,必然要面对大历史、真问题。捆绑创作手脚的锁链必然是存在的,而它的解锁方式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真诚”。第一集就牢牢吸引了观众,正是因为观众从第一组画面里,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真诚气息。真诚地面对历史机遇到来时,不同群体因不同认知而产生的对立,也真诚地向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抱有反思态度……想象中的创作难度,并没有在剧作上体现出来,相反,《大江大河》却剧如其名,给人以一种敞亮、奔放、坦诚的观感。
格局框定好了,创作立场坚定了,剩下的就是填充活生生的人物。比起同类型电视剧,《大江大河》在塑造人物性格的立体性方面,堪称丰富。它稀有地让观众感受到了,剧中人物就是过去时代的真实的人,呼吸的是那个时代的空气,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局限,却与当下的观众,也建立有一种看不见却切实存在的血肉联系。我们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为他们的奋斗与坚持热血沸腾,为不公与狭隘愤怒,正是因为看到了他们经历的一切,在现实中仍有存留的影子,或多或少依然在我们的身上上演。
优秀的现实题材剧,不能缺乏对社会的广角呈现。此前的一些现实题材剧,在切入角度上的自我收窄,叙述技巧上的精明取舍,使得它们只有“题材”没有“现实”。《大江大河》没有这方面的缺憾,它的表达涵盖一切,几乎没有死角,政治、生活、人际、人性,等等,在剧中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实际发生着、变化着、运转着,渴望变得美好——这一集体愿望,成为驱动一个复杂社会自我聚力、自我清洁的巨大动力,不管剧情如何发展、人物如何转变,剧作始终给人以不灭的“希望感”,它让人坚信一些事物的亘古不变,尤其是在“怀疑”扰人耳目的时候,它能驱散一些或许并不存在的忧虑。
以前经常说到“平民史诗”,《大江大河》的内容指标符合这一定义。虽然整体看来《大江大河》先是由历史感开路,喜欢对“机遇”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但它的表达重点仍然是“平民”在前、“史诗在后”。通俗地说,《大江大河》还是清晰地表达出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价值观,在电视剧中,对个体价值与尊严的表达,才是它的重中之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江大河》才真正解决了“选择性失明”“张冠李戴”“指鹿为马”“鸵鸟心态”等现实虚无主义的问题,成为一部经得起各方推敲与时间考验的作品。
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电视剧佳作有不少,为何《大江大河》独占鳌头?现在看来已经十分明了:它在改编时的广度扩幅,在创作时的纵深推进,在价值取向上的坚定与朴素,才是它被拍得好看的保障,再加上演员的优秀表现与制作上的精良,受欢迎便顺理成章了。(文/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