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雕侠侣》看金庸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日期:10-31
金庸神雕侠侣武侠小说

金庸逝世

金庸逝世

“英雄肝胆两相照,江湖儿女日见少,心还在,人去了……”对无数金迷来说,10月30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明报创办人、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辞别人世。同是武侠作家的温瑞安,手书“天下无双,不朽若梦,金庸笑傲,武侠巅峰”,既有相惜之情,更有致敬之意,这一钦赞,或可道出了金迷的集体心声。

“凡有华人处,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究竟有多少读者,殊难统计,但可确定,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少年时代没有金庸小说的陪伴,人生该是多么寂寥。无论挑灯夜读还是钻进被窝偷偷读,乃至在课堂上冒着被老师没收的风险读……至今想来,阅读金庸小说早已演变为一种充满乐趣的美好回忆。

知名学者陈平原认为,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浪迹天涯的侠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对于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而人们读金庸小说,除了沉浸于刀光剑影的情节之外,更被先生的家国情怀所折服,为书中主人公的侠义精神所感染,为贯穿始终的民族大义所浸润。换言之,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绝不只是为了批判现实,也在塑造着一种伟岸的精神人格,由此不能不提这八个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出自《神雕侠侣》。强虏压境,大宋危如累卵,能不能守住襄阳?为何要守住襄阳?郭靖对杨过说: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与其说这是郭靖对杨过的期许,毋宁认为这是金庸的自我定位。

回顾其漫长一生,无论办报还是写小说,乃至当年投身于香港回归祖国的进程中,金庸都无愧为“大侠”之称。而先生葆有大侠情结,并不偶然,生于1924年的金庸,少年时代目睹日寇侵华,更经历家破人亡,亲见山河破碎,恐怕心中早早埋下了家国情怀。金庸曾说过:“我家庭本来是相当富裕的,但住宅给日军烧光。母亲和我最亲爱的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家仇国恨化为文字,便是一部部荡气回肠的作品;为国为民寄寓于理想,便塑造了一个个侠肝义胆的英雄。

左手写评论,右手写小说。金庸是典型的多面手,在多个领域均有所成就。作为明报创办人,金庸的报人身份让人心生亲切。更应该看到的是,报如其名,明者,意涵丰富。明报创办后,在香港影响力日盛,金庸也声名大噪,究竟是明报成就了金庸还是金庸成就了明报?更准确地说,两者互相成全。值得一提的是,先生擅长评论,无论站位还是立意,乃至对时局的精准判断和政治预见,都让人折服不已。至今读来,仍让人为先生的勇气和眼光而感佩。

先生一生跌宕起伏,见证了历史风云。特别到了上世纪80年代,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先生参与基本法的起草,为香港顺利回归立下汗马功劳。有个细节不能不提,据报道,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在北京的金庸对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天才的设想”,超越了英国人的预料,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语而为百世师”。在历史紧要关头,先生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坐标,无疑体现出了大智慧。

金庸晚年,活得圆润通融,活出了哲学家的风范。先生晚年主要致力于两件事,一是负笈英伦,完成读博计划;一是修订武侠小说,殚精竭虑。这两件事都不容易,但金庸都完成了,实属可赞。尽管无数次被卷入是非,金庸都能安然度过,淡然视之,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继续前行,体现了人生的高境界。

“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昨夜,有多少人不眠?有多少人南望?作为受金庸作品所滋养的后生,面对先生之死,人们无法不悲戚,但一想到先生在《神雕侠侣》中的一句话,不免释然,这句话是:“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别,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文/王石川)

作家黄咏梅追忆金庸:金大侠是个金小儿 知名学者怀念金庸: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故事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