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资料图)
原标题:金庸逝世|邓小平睡前爱看金庸小说,两人会见曾登上新闻联播
据香港文汇网、《星岛日报》等港媒报道,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10月30日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金庸的小说在大陆出版流行还与邓小平同志有关。
据《学习时报》2011年6月报道,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他也会带上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动脑筋,看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一个都没有记住。为了试探他,我们有时把上个月他刚看完的武侠小说又放在他的枕边。结果,上床后,父亲照样拿来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是上个月刚看完的‘旧书’。”一次,邓楠见到金庸,告诉他说:“爸爸很喜欢看你的小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看几页。”
邓小平的护士郭勤英说:邓小平喜欢看的武侠小说,都是港台作家写的,像古龙、金庸和梁羽生的,邓小平都看过,看得较多的是《射雕英雄传》。
1970年代,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在内地尚未公开发行。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恢复工作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爱不释手。邓小平是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内地最早的读者之一。
1978年,邓小平在广州接见了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1981年,邓小平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武侠小说作家金庸。
邓小平读武侠小说并非完全是为催眠和消遣,他能够将自己的命运联系书中人物的命运思考人生,获取人生的精神力量。1981年,他会见金庸时说:“欢迎查先生。我们已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历经磨难才成大事,这是人生规律。”
1981年,金庸先生被邓小平接见回到香港后,立即给邓小平专寄了一套《金庸小说全集》。也就是在邓小平会见金庸后不久,金庸小说在内地“开禁”,并很快成为畅销书。被邓小平接见后,金庸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祖国统一的事业中。他说:“访问大陆回来,我心里很乐观,对大陆乐观,对台湾乐观,对香港乐观,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乐观!”
人民网党史纵览栏目2012年6月曾刊文详细介绍了邓小平这次与金庸会见的过程。
文章介绍,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了香港《明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金庸。能见到敬仰已久的邓小平,金庸当然十分兴奋。他郑重其事,早早起床,梳洗一番,穿好西装,打好领带,然后带着妻子林乐怡和一对子女,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承志的陪同下,乘车来到人民大会堂。邓小平穿着短袖衬衫,已站在福建厅门口迎接。
一见到金庸,邓小平就立即走上前去握着他的手,满脸笑容地说:“欢迎查先生回来看看。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是历经磨难才终成大事,这是人生的规律。”金庸满面春风,对邓小平微微躬身行礼,握住他的手说:“我一直对您很仰慕,今天能够见到您,感到荣幸。”一番寒暄之后,金庸将家人一一介绍给邓小平,邓小平连说:“欢迎!欢迎!”并问孩子们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读书等。两个孩子分别作了回答。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邓小平和金庸全家在迎客松的巨幅画像下合影留念,然后到福建厅坐下会谈。邓小平见金庸穿着西装,便说:“今天北京天气很热,你脱了外衣吧,咱们不必拘礼。”于是,一位饱经忧患、三落三起的中共领导人,与一位写了20多年社论的政论家展开了坦诚交谈。
邓小平对金庸说,中国以后的三大任务是:在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搞好经济建设。金庸表示经济建设、民生发展最为重要,邓小平亦表示赞同,认为经济建设是其他两大任务的基础。两人谈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时,邓小平说,六中全会召开时间之所以延迟,是因为《决议》还未写好,写《决议》经过反复讨论,最大的一次讨论会有4000多人参加。写《决议》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表示,世界上有100多种社会主义,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会谈持续了一个小时后,金庸起身告辞,邓小平亲自送他离开。两人边走边谈,到了大厅外,还站着谈了一会儿。邓小平握着金庸的手说:“查先生以后可以时常回来,到处看看,最好每年来一次。”
当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邓小平与金庸会谈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介纷纷予以报道,轰动一时。当年9月,《明报月刊》同时发表了金庸和邓小平谈话记录及《中国之旅:查良镛先生访问记》,此书出版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出版3天后就告罄,连续加印了两次。
金庸回到香港后,立即给邓小平寄去了一套全新的《金庸小说全集》。在邓小平会见金庸后不久,金庸小说在内地“开禁”,并很快成为畅销书。
对金庸而言,这次会见影响巨大,他说:“访问大陆回来,我心里很乐观,对大陆乐观,对台湾乐观,对香港乐观,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乐观!”
(责编:k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