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去世:数千公号传播 递给他最后一次话筒

日期:10-30
李咏咏远有李

文/夏之南

来源:新榜(newrankcn)

年届半百,李咏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上午,哈文发微博称丈夫李咏因病去世,她写道:“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突如其来,随着一阵阵地惊叹,一颗颗订阅号消息红点,一条条资讯类App的Push,这条令人震惊和沉痛的讯息像重磅炸弹,引爆整个中文世界的社交传播。

央视新闻官微、中国传媒大学官微、人民日报新媒体……纷纷发文悼念。微博评论里,都是不敢相信的网友,来自新媒体的悼念文字很快便铺天盖地。

“从小看《幸运52》、《非常6+1》,谢谢您带给我们的欢乐!带给我们这么多童年记忆!”成为大多数声音中最简单和真诚地表达。

因为,这个机智幽默的男人,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比如,“才华有限青年”将此提炼成标题传播:上帝想砸金蛋了,就带走了我的童年。

01

李咏去世

数千公众号发声

三天后,哈文才选择发布了那条微博。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纽约当地殡仪馆网站显示的信息,李咏于当地时间10月25日过世。

在网上追思留言里,一位来自布鲁克林的W。 Zhao写道:愿李先生安息。向李先生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慰问,李先生为世人带来欢乐,将永远被人铭记和爱戴。

微博热搜里,“6+1手势送别李咏”“李咏葬礼”“李咏什么癌”“李咏自传遗言 ”“哈文曾发文期待癌症疫苗”“李咏最后一条微博”……成为今日热搜榜最热话题,网友以比手势这样特殊的方式,悼念这位名人的离去。

新榜从实时监测的样本库(月新榜指数750分以上的账号)中获取到,截至发稿前,有超过4200多个公众号发布“李咏去世”的消息。从新榜指数900分以上大号的文章标题,可以看出大家对“李咏去世”不同的传播角度。

在这些文章的摘要中,用到最多的或“一路走好”,或“注意健康”,还有很多人写下那句他节目中标志性的告别:“我是主持人李咏,下期节目再见”……

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邹振东看来,这在理论上符合人生传播中的“节点传播”,一些特殊时间节点是必须传播的。比如,出生有满月酒,死亡有追悼会。仪式活动便是一种传播,回到死亡传播,过去有句话叫“花圈是送给活人看的”,死者已经看不到了——

“所有的死亡是人生传播中最后一个节点,这个节点一定储存着强大的传播能量,有怀念,有惋惜,有伤感,是一个情绪炸弹,肯定会爆发。普通人的爆发范围,可能是手榴弹模式,名人可能是一颗巨型炸弹,有的人甚至可能就是核爆炸的能量冲击。”

显然,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的李咏不是一般的名人,从《幸运52》到《非常6+1》,在央视工作了21年,他是一个大众的、跨界的、最具有公共记忆的名人。

同时,李咏的太太哈文也是公众人物,她曾两度担任央视春晚的总导演。在邹振东教授看来,哈文那条简短的微博,背后暗藏着的传播能量巨大。

第一,在美国治疗,这告诉我们可能用尽最后的治疗手段。其次,时间长度17个月,说明和死亡抗争了很久。第三,年龄50岁,非常的年轻。

当这些信息和死亡碰撞到一起,短促的消息,带给人以强烈的“无常”感。邹振东认为,无常是所有文学和传播的母题,处在无常中人们是恐惧的,因为无法控制、不可预测。恰如这次带给大家突如其来的震撼。

所以,首轮传播中,大多数公众号都在表达“人生无常”。比如:

“林清玄读书会”写下《知名主持人李咏患癌去世:人生无常,活好当下》

“枕书先生”的标题《主持人李咏患癌去世:余生很短,该爱就爱吧,愿您走好》

“槽值”写道《李咏患癌去世: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

另一篇同题作文,“末那大叔”在文章《50岁李咏离世:生命来往,没有来日方长》中强调自己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给父亲打电话的细节,他说:“爸,李咏走了,你应该听说了,你保重身体,好好吃饭,我过几天就到家了。别太想我妈。”

呼吁大家珍惜眼前人,心中无黄昏。

而在朋友圈的转评中,很多人第一时间是关切到自己,关注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问题。比如,“人民日报”以健康为标签,推文提醒“李咏患癌去世,年仅50岁!癌症面前,谁都没有幸运52!”。

同样,提醒大家如何防癌的还有健康类大号“丁香医生”,文章选取的角度是“愿逝者安息走好,愿生者珍惜健康”。提醒粉丝“李咏的离世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癌症的可怕……一副健康的身体,是所有一切的基础。针对我国常见的几种癌症,你可以这么做……”

而更多文章,则把扼腕叹息之意留在他们的标题“年仅50岁!”中。

文内多引用另外几位抗癌去世名人的案例,告诫大家注意健康: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肝癌去世,享年66岁;唱《朋友》《等待那一天》《心的祈祷》的中国内地摇滚乐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年仅54岁;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

“IT、医务人员、广告/公关人员、媒体人睡眠指数始终排在倒数五位。媒体人则是睡得最少的行业!”公众号“捡书博士”在文章《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余生不长,不要拿拼命挣来的钱去保命!》中的这段话,更像是告诫自己和新媒体同行们,他写下: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深有体会。自从做了这份工作后,熬夜写稿是家常便饭,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是在12点前睡觉的。有时候为了追热点,半夜爬起来继续码字,更有过通宵写稿。

每天要去浏览各大网站、平台,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写完稿子发送之后,还要放留言和粉丝互动。过了一两小时后,还要看看今晚读者反馈怎么样,如果反馈不好,那么这一夜注定无眠。

……”

02

面对死亡传播

新媒体要克制,注意舆论禁忌

为什么李咏离去,能在新媒体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邹振东教授表示,李咏和哈文留下了无数视频和内容,为新媒体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大家可以找到更多视角。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什么样的公众,就有什么样的媒体。不管是增加收视率、发行量还是流量,实际上,最终源头都是解决受众需要什么的问题。邹振东教授表示,面对名人的死亡,可以传播,但是千万不要制造消费感。

对于死亡报道,传统媒体首先会想到规格,一个人的死亡可能是一个什么规格,新媒体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流量。传统媒体可能想到是尺度,会想到怎么去评价。新媒体可能会想到热点,切入的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邹振东认为,大众媒介把大众转化成为市场,里面客观存在着消费行为。问题所在不是消费,而是造成消费感。比如,在追死亡的热点后,沾沾自喜地到处宣扬自己流量达到多少,这种情况就逾越了底线,逾越界线会造成不适感——

“死亡这个节点的传播,哪怕是你非常不喜欢的人,或者你有意见的人,也要表现出一种克制。你如果消费了别人的死亡,实际上是冒犯了所有人对死亡的敬畏和恐惧。死亡传播中埋伏着强大的舆论能量,同时又存在强大的舆论禁忌。”

03

新媒体和社交传播

递出“最后一支话筒”

这一次,更多公号的内容,指向了追忆和不舍,试图勾起大家的公共回忆。

恰如“中国新闻周刊”的《李咏离世:再听到你,已是永别》一样,表达对这位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数欢笑的主持人的不舍。

号称“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95后”,杨乐多在公号“才华有限青年”以95后视角撰文追忆那些公共记忆后,最后写道“至少因为有了李咏老师和那些人的存在和陪伴,我们的童年,也已经没有遗憾了。即使要说再见,也已经感激不尽了。”

的确,李咏的最后一条微博也是关于感恩。

社交媒体上,他最后一条微博定格在2017年11月23日,@了哈文和自己的女儿,配图中写着,“Thanksgiving Day”。

图片来源:微博@李咏

图片来源:微博@李咏

2009年,在自传《咏远有李》中李咏曾特别提到,自己已想好了在告别仪式上放的遗言:

“欢迎大家光临我的告别仪式,劳累各位了,你们也都挺忙。今天来的都是我的亲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没跟你们客气,走之前都说好了,今儿来送我,就别送花了,给我送话筒吧。我希望我身边摆满了话筒。

人生几十年,一晃就过,我李咏这辈子就好说个话,所以临了临了,都走到这一程了,还在这儿说话。没吓着你们吧?”

“别送花了,给我送话筒吧,我希望我身边摆满了话筒”——这一次,社交媒体的刷屏,无数满怀悼念的文字,一篇篇推文的接龙,瞬间撞击的传播,仿佛递给了媒体人李咏最后一次话筒。

(责编:大米)

哈里梅根结束访问 准爸爸提及爱妻孕肚难掩兴奋 赛琳娜粉丝数记录被C罗打破 已退出社交安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