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日期:11-23
成都博物馆理工大学公众自然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镇馆之宝:大竹重庆鱼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镇馆之宝:隆昌铁陨石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曾洁刘皓洋摄影杨涛实习生何雨婷):对于喜欢恐龙的市民而言,如果家门口的博物馆收藏了琳琅满目的恐龙化石,那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打卡地。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矿产宝石、恐龙骨架、动植物标本等约1万件陈列展品精彩亮相。

11月2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提前探访这座自然博物馆,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这三大镇馆之宝十分吸睛。截至记者发稿前,成都自然博物馆票务系统中本周末两天的门票已经全部约满,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恐龙、陨石、标本

馆藏珍品让人目不暇接

成都自然博物馆现有藏品近7万件,陈列展品约1万件,包括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具有极高科学价值与欣赏价值的珍贵展品。博物馆设“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揭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常设展厅,未来还将有两个临设展厅,围绕自然科学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举办具有巴蜀特色的临设展览。

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化石位于二楼“龙行川渝厅”的显眼位置。这具恐龙化石于1957年由一组石油地质勘探队员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复原全长24米,肩高近4米,化石含量达80%以上,至今仍是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伫立其下,震撼之余难以想象这一庞然大物在一亿多年前成群结队游走在河湖平原,以植物为食。

“大竹重庆鱼”位于三楼“生命探源厅”,这一距今1.5亿年前的鱼化石看起来栩栩如生,形态立体且体态丰满,完整程度堪称中国鱼化石之最。鱼的头、胸、尾、鳍、鳞均清晰可见,仿佛穿越时光的长河,“游”到了观众眼前。

位于一楼“地质环境厅”的“隆昌铁陨石”也是一件明星文物,《隆昌县志》十二卷中记载;“相传明邑人熊球未遇时,以买草为生,于道观坪草野内得一物,紫色,似石非石,似铁非铁,扣之有声”,说的就是这位“天外来客”。它重约158.5公斤,于明朝年间“造访”地球,清朝乾隆年间被人挖掘出来当作“神物”供奉,1972年被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收藏,是四川已知最大、保存时间最长的铁陨石。

除了三大镇馆之宝,“矿产资源厅”五彩斑斓的天然玉石、“生命探源厅”的麦地坪震旦——寒武系国际层型参考剖面、“缤纷生命厅”的常绿阔叶林景观等丰富的展品同样让人大饱眼福。

蜀山、蜀道、蜀水

场馆建筑再现自然意境

白天似巍峨蜀山,夜晚像繁星点点;馆前是开阔空间与绿地,馆后有东风渠堤岸和珍贵植物……成都自然博物馆如同它的展品内容一样,处处充满“自然”元素。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文化旅游设施,为体现学科特色,这座高颜值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源自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脉相交所形成的独特地貌。

巍峨“石山”拔地而起,山体间隙形成开放公共空间,配以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山间栈道穿插馆内,天桥和悬挑的玻璃长廊象征穿越蜀道的意境,室外园区景观引蜀人治水的智慧,人工湿地体现成都千年蜀水文化。“蜀山、蜀道、蜀水”——建筑以艺术抽象的方式,再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含有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以及学术报告厅、4D影院等配套展教设施。正式开馆后,馆方还将继续深耕公众服务,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社教、研学、亲子活动,让公众获得更多深度沉浸式的体验。

4D、AR、环幕

沉浸式体验拉满科技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自然博物馆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和“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实操体验,丰富有趣的沉浸式科普被网友们称为“遛娃界的天花板”。

位于一楼的“地质环境厅”展示的四川省地形沙盘,采用全国首创的3D浮雕模型融合魔屏技术,通过AR数字望远镜可以看到沙盘实景与虚拟现实叠加的数字模型,水系、山系和矿产等资源通过数字技术标注出来,参观者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其分布情况。

在“恐龙揭秘厅”1:1复原的马门溪龙身上,观众可以看到通过投影效果展示的骨骼、血管、内脏等,一旁的互动装置还可以让人体验“投喂”恐龙的乐趣。这个名为“协助马门溪龙进食”的互动展示台,设有“低能量食物”和“高能量食物”两个按钮,轻拍即可了解这一巨无霸的能量摄入“进度条”,趣味性十足。

同样位于二楼的4D影院,可以身临其境般体验刮风、下雨等气候转换,临近展厅的巨幕影厅则可以“步入”浩瀚宇宙,“置身”璀璨星空。在三楼的“缤纷生命厅”互动屏幕前,观众可以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化身一只蜥蜴,模仿它的动作。

可以预见,这座博物馆开馆之后,会吸引不少青少年观众前往打卡、体验。

温馨提示

两种途径可预约参观

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后,观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两种方式预约参观。

方法1关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服务”,选择“观展预约”,填写个人信息后便可选择预约时间,预约完成后可在“预约服务”选项下“我的预约”中查询预约情况。

方法2登录“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博物馆”官方网站(www.cdmnh.com),点击菜单中的“票务预约”,选择“个人预约”(暂不支持团队预约)后便可自行选择预约时间。

记者按照流程操作,实名制预约成功之后收到温馨提示:“入馆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根据国家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整)。”据了解,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试运行期间,将严格控制人流量并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未预约观众不得入馆。(原标题:恐龙“出没”等你来约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

相关: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来这里看24米长的“巨无霸”恐龙化石

据四川在线(记者吴晓铃成博摄影华小峰):骨架长达24米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隆昌铁陨石、距今1.5亿年侏罗纪的大竹重庆鱼化石……11月22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并面向媒体开放,6个常设展厅内的约1万件展品,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神奇世界。

展品约1万件不乏世界级珍品

成都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它以“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重点展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矿产资源与保护利用、生命起源及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博物馆共有6个常设展厅,分别为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恐龙揭秘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以及2个临设展厅,陈列展品约1万件,包括了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具有极高科学价值与欣赏价值的珍贵展品。

作为自然馆“前身”,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60年秋。建馆之初,本着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和收藏保管标本之目的,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设立了三个地质专业陈列室,随着师生员工在野外地质实习采集回来的标本日益增多。1962年,这些地质专业陈列室合并,命名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示岩石、矿物、矿产和古生物等地质标本,它不仅是学校重要的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也对外接待一些零散的社会参观者。 1965年,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在北京由“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教授完成研究工作后运回学校,为了陈列这具全长超过20米的巨龙,学校决定扩大陈列馆的面积,增建约800平方米的综合馆。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填补国内大型自然国有博物馆空白

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开放,意味着成都又多了一处标志性文化地标。该馆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也曾一度让它成为施工难度最大的公共建筑,仅是建设就耗时4年多。据介绍,这种设计的构思起点,源自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脉相交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建筑体呈现了山体发生破裂移动的形态。巨大的“石山”拔地而起,山体的间隙形成开放公共空间,配以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设计将山间栈道的行走体验带入博物馆的内部空间,用天桥和悬挑的玻璃长廊象征穿越蜀道的意境。景观设计将都江堰理水引灌的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馆的室外园区,用人工湿地体现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蜀山、蜀道、蜀水”——建筑以艺术抽象的方式,再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恐龙化石无处不在

步入展厅,不少设计细节让人眼前一亮。地质环境厅里可见“地球”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缓慢旋转,让人不由感叹宇宙之阔大;矿产资源厅可以看到众多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矿物晶体、宝玉石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大饱眼福之余也可以了解到有关矿产、矿物、宝玉石的知识;龙行川渝厅和恐龙揭秘厅则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恐龙世界”——30多具恐龙化石威风凛凛,四川盆地发现了哪些恐龙化石?恐龙家族是如何分类又是如何生活的?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而生命探源厅,则营造了一个缤纷的大自然,小熊猫、雪豹等标本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充分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镇馆之宝连连看

成都自然博物馆可以看到哪些重磅文物?这或许是公众最关心的地方。11月23日起,博物馆将面向公众开放。如果你要前往博物馆打卡,这几件文物建议不要错过。

合川马门溪龙

这是成都自然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正型标本于1957年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较为罕见的是,这具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相当完整,骨骼完整度超过80%。该标本于1961年交由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收藏保管。今年,这具恐龙化石经过了一次大修,科学复原了其遗失的尾椎,也令其骨架从原来的22米“长”到了24米,是目前我国和亚洲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之中的最大者,尤其9.8米的脖子堪称世界之最。站在展厅中30多具恐龙化石中,它霸气外漏,堪称绝对王者。

当然,四川盆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目前已在自贡、宜宾、广元、达州等城市下辖的70余个县(市)发现数百个恐龙化石点,发现有包括马门溪龙、峨眉龙、蜀龙等超过30种不同类别的恐龙,四川是中国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

隆昌铁陨石

它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铁陨石,外形呈圆锥体状,高46厘米、长44厘米、宽20厘米,却重达158.5公斤,顶部表面较光滑、中后部布满近300个凹坑。据《隆昌县志》记载,铁陨石于明代时陨落到隆昌县城西北郊约五华里的道观坪,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年)掘出,被人们看做“神物”,精心保存。新中国成立后,“隆昌铁陨石”因为保存地的多次变动接连“搬家”,曾经险些被用作炼铁的材料,因为自身的坚硬和耐高温的特质,躲过了一场劫难。1970年终于被验明正身。当年,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派人到了隆昌了解和考察所谓“紫岩”的情况,并抄录了同治13年间关于“紫岩”的记载,认定它是一枚铁陨石,命名为“隆昌铁陨石”。

大竹重庆鱼

这是一件距今1.5亿年前的鱼化石,全长34厘米,宽15厘米,头、胸、尾、鳍、鳞等均完美保存。它的体形立体,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其完整程度堪称中国鱼化石之最;最关键的是,这条鱼生活在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

相关:24米长“巨无霸”恐龙化石历经两年修复再现风采

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李宇欣):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昨日开馆试运行并面向媒体开放,将于今天对公众开放。

耗时4年多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0641平方米的馆内,拥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等标本6万余件藏品。那么,馆内有哪些看点呢?记者打探了一番。

最大亚洲完整恐龙化石历经多次修复“站”起来了

博物馆位于成华大道,地处成都理工大学校园西侧,是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从外观看,博物馆外形酷似雪山,到了晚上,整个建筑亮起灯,宛如城市中的点点繁星。

谈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很多人都知晓是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它是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长约24米。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挖掘,仅化石就装了40箱。后经过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对合川马门溪龙化石进行了“体检”,并针对其出现的化石骨骼断裂、钢支架锈蚀等现象,以及姿态不够准确等“病症”开启大修,这是它1965年首次装架后所经历的第一次大洗礼。

不过,要让它“站起来”却不容易。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家欧阳辉教授说:“恐龙化石很难保存完全,但作为骨架陈列,得给公众完整概念,对缺失的部分就得塑造完全,这项工作被称作‘复原’。”

为了具备观赏性,修复师们会尽量还原恐龙(骨架)原有的样子:先把各种化石修起来,再把小碎骨头拼起来,接着钢架铁架搭起来,最后再把全部骨头架起来……

作为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的修复工程量巨大,期间可能需要参考其他蜥脚类恐龙的“长法”。所以,每根骨头都有该去的地方,也有专属的编号。同时,出于清洁、保养和观赏的考虑,其中的一些骨头化石需要再刷一些涂料。

为让合川马门溪龙“站起来”,修复师们把每一根颈椎背椎腰椎股骨胫骨趾骨都钻上孔,给每一根骨头眼儿里穿上铁丝。不同型号的骨头,配上不同规格的铁丝(或钢钉/钢条)。

在把合川马门溪龙一块一块搭起来之前,修复师还给恐龙化石焊一个又高大又坚固的钢架。然后,把恐龙局部往上垒,固定成型,恐龙就逐渐变成游客能看懂的样子了。

根据新化石发现,合川马门溪龙的此次大修,还有以下调整:增加了尾椎数目,而且,姿态也做了调整。

终于,经过为期两年的修复,合川马门溪龙终于在距其生活年代1.5亿年后,再现完美风采。

一块陨石一条鱼

不可错过的两大看点

除了恐龙外,博物馆还有另外两件“镇馆之宝”。

第一个是“隆昌铁陨石”,它于明朝年间陨落到隆昌县城西北郊,清朝乾隆25年(公元1761年)被人掘出当作“神物”供奉,1972年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收藏,是难得一见的铁陨石。

第二个是“大竹重庆鱼”,这具大型鱼化石保存完整,身体饱满,头、尾、鳍等各个部位均清晰可见,形态栩栩如生,鳍立体完整的形态和大个体堪称中国之最。

另外,大厅右侧的直梯上,标注了每一个楼层的展厅和主要展览主题,大家可以明确找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不用担心花时间找展厅位置。

除了藏品丰富外,馆内还加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球幕等技术,观展时的互动体验充满科技感。

比如巨型马门溪龙雕塑复原模型,通过数字触控显示技术,模型外部会随着光影效果,呈现出骨骼、血管、内脏等器官,游客可通过触控控制恐龙的呼吸并观察器官的运行,以及体验虚拟投喂等。

基本上,每个展厅都有VR等互动体验装置,比如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昆虫展上,就可以通过VR视角,去看昆虫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直观感受复眼视觉的特点。

另外,馆内的智能科技系统也可去体验一把,比如在一些展厅中,会有专门播放科普视频的空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顶上有很多“神奇的罩子”。当人坐在下面的凳子上,系统受到感应,面前的屏幕就会自动播放对应的视频;当人离开,便也自动停止播放,很好地解决了噪音以及不同视频声音相互影响的情况。

提醒:

入馆前须提供48小时阴性报告

前往参观的市民,以下事项要注意:

1.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16:30停止入馆。

2.需要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博物馆”预约,可用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实名预约,儿童可用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预约,一人一票。

3.65岁以上老人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博物馆人工取票口登记后入馆。

4.目前停车场尚处于养护中,暂不对外提供车辆停放服务,建议观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前往参观。

5.入馆前须提供48小时疫情防控阴性检测报告,并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接受行程码、风险旅居史查验。

6.开馆试运行期间,暂不接受社会社教、研学团队组织的入馆活动。

相关: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亚洲最大的完整恐龙化石亮相

据新华社成都11月22日电(记者吴晓颖、张超群):藏品近7万件的成都自然博物馆于22日开馆试运行。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1.7万平方米。

走进博物馆,记者看到藏品种类丰富,有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恐龙揭秘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等6个常设展厅。这些展厅陈列展品约1万件,重点展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矿产资源与保护利用、生命起源及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在二楼的“龙行川渝”展厅,甘氏四川龙、广元马门溪龙……一座座钢架支撑起的恐龙骨架高低错落、活灵活现,让人仿佛置身于亿年前的侏罗纪世界。

矗立在展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正型标本格外显眼,这具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恐龙化石,是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

这具恐龙化石于1957年由一组石油地质勘探队员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化石出土后,几经辗转,1961年交由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收藏保管。“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教授等人将其定名为合川马门溪龙。

“这具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相当完整,骨骼完整度超过80%。”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欧阳辉说,虽然后来我国又陆续发现了比合川马门溪龙更大的蜥脚类恐龙,但化石完整程度都不及合川马门溪龙,这正是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的珍贵价值所在。

相关:揭秘成都自然博物馆幕后故事:31只“恐龙”住进新家需要多久?近2年!

据红星新闻(记者李宇欣):明天(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将正式面向公众开馆试运行。

这就意味着,对于“恐龙迷”们来说,馆内的31只恐龙也将正式和大家见面。这31副恐龙骨架中,12副是恐龙化石标本,19副是恐龙复制品。其中部分“恐龙”“站”起来高达数米。这也可以说是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最大的看点之一。

为了让“恐龙们”住进新家,博物馆方面前后花了近2年的时间。除了修复、拼接……这当中,最难的环节之一,竟然是给恐龙们“摆造型”。

那么,这些几米高的“恐龙”是如何陆续搬进新家的?造型又是如何摆定的?11月22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家欧阳辉。

人物介绍:

欧阳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多次主持四川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获得较多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标本。早年曾参加自贡恐龙博物馆筹建。2001年由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调任重庆自然博物馆主持工作20年,2021年入职成都理工大学。

31只恐龙住进新家

最难的环节之一居然是“摆造型”

如果追溯历史沿革,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的陈列室,最初功能是将学校师生野外实习采集的各类地质标本集中收藏、展示,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是一个配套的教学实习场所。

1962年,陈列室升级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就是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新馆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一所特大型的自然博物馆,藏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等标本7万余件。

如果说岩石、矿产等可以打包就带走,那些数米高、骨骼数量众多的“恐龙们”要住进新家,又该怎么办呢?

欧阳辉教授表示,从校区标本库房(含修复室)搬迁到新馆,给这些“恐龙”搬新家,确实不是个容易活儿。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欧阳辉教授完整还原了一只“恐龙”是如何从化石到“站起来”的全过程。

首先,在发掘现场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往往并不完整,而博物馆为了给公众完整的概念,同时让化石具备观赏性,修复师们会尽量还原恐龙(骨架)完整的样子。

所以,当野外发掘到的恐龙化石运到博物馆后,会经历以下步骤:先剔除围岩,呈现每一块骨骼化石保存的状态,再把需要粘接和修复的部分小心拼合,接着钢架铁架搭起来,最后再把全部骨头以及缺失部分的石膏模型架起来……

欧阳辉教授表示,化石的修复和装架是个细致活,装架是展示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最有技术含量的是装架姿势的设计。

通俗点说,就是给恐龙们“摆造型”是很难的。

“和人一样,恐龙在行走、奔跑等场景下姿态各不相同,所以装架时要选取一个最能反应恐龙特征的姿势”,欧阳辉教授谈到,恐龙装架姿态设计,要遵循骨骼学、解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科学原理,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恐龙生活场景,传递更丰富的科学信息。

记者还了解到,借这次搬家的机会,成都理工大学还专门为恐龙们安排了一次“全身体检”,“治疗”了骨骼断裂、积灰和装配骨骼的钢梁锈蚀等“病症”。

明天观展时,有观众可能会发现,展厅里的恐龙骨架似乎不止校博物馆以前收藏的20副。没错,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里,总共可参观到31副恐龙骨架。

其中,包括合川马门溪龙在内的12具骨架是真实的恐龙化石标本,另外19架是恐龙复制品。而这19架复制品中,有11个复制品是此次新征集的。

实际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恐龙化石复制品在博物馆都较为常见,欧阳辉教授解释道,“由于恐龙化石极其珍贵,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为了让大众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很多博物馆的恐龙展品都包括复制品,但复制也是在化石标本基础上制作的模型,其外观与真标本是一样的。”

“明星”恐龙升级

长度增加约两米,脖子上仰近30度

给“恐龙”搬家有多复杂?据了解,让所有恐龙住进新家,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其中,仅“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搬迁到新居,就前后就花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且,比起五十多年前的首次装架,最新展出的合川马门溪龙这次还在尾部和颈部上做了两处大调整。

先说尾部。据欧阳辉教授介绍,1957年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共保存有35节尾椎,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实际应该有多少节尾椎却并不清楚。1989年、1996年,欧阳辉教授两度参与马门溪龙化石的发掘工作,其中1996年发掘的一具恐龙,保存有50节尾椎,其大小不仅与成都理工大学的合川马门溪龙标本接近,而且骨骼的形态也完全相同,因此判定这两具恐龙是一个物种。从新标本的最末尾椎形态,它似乎与四川盆地的蜀龙和峨眉龙一样,尾端还具有防身的“尾锤”——由末端数节尾椎愈合形成的防御性结构。

欧阳辉教授表示,根据新化石的发现及合理推测,此次展出的合川马门溪龙,其尾椎数量从35节变成了55节,整体长度增加了约两米,“而且尾巴也略微抬起来了一点,主要为满足其运动姿态的平衡。”

再看脖子。马门溪龙的长脖子由19节长型颈椎组成,颈椎数为已知恐龙中最多的。欧阳辉教授说,此次将合川马门溪龙的脖子上抬了约30度,“但脖子上抬,并不是说要把它的脖子像长颈鹿或鹅一样竖起来,目前这个姿态对马门溪龙来说是一个较为适宜且舒适的姿态。”

此外,合川马门溪龙的肩胛骨也有调整——从近于水平的位置调整为近于竖立的状态。至于原因,欧阳辉教授解释道,“(肩胛骨)立起来后会使脊背向后倾斜,有利于长颈椎的蜥脚类恐龙取得身体的平衡,较之于以前的低头姿势也更加富有生气。”

恐龙化石最怕空气太湿

该如何保存?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期间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都可能对骨骼造成破坏。

欧阳辉教授表示,“远古生活的一只恐龙,要变成(恐龙)化石,就必须要通过流水的搬运,并从暴露在地表的环境,由流水搬运到水体中并被水流携带的泥沙所覆盖。在覆盖物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后,奇妙的石化过程就开始了,再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最终变成了化石。”

欧阳辉教授表示,恐龙个头越大,化石保存越难。所以,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个体庞大,而且保存相当完整,尤其是脊椎部分,从第一节颈椎到第最后一节尾椎都保存完好,关联的肋骨也一并保存了下来,欧阳辉教授表示,“放眼全世界,这种完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都是极其稀罕的。”

那么,如今从地下再到重见天日,这些恐龙又该如何保存呢?

恐龙化石的长期保存,最害怕的是湿度太高。所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也为恐龙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存条件,不但在藏品库房有恒温恒湿空调,在展厅中也有中央空调和完善的新风系统。

新研究描绘出"热土星"WASP-39b更全面的概况 柬埔寨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