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宣化发现1.5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群
据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张岩实习生刘畅):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国内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恐龙足迹化石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专家表示,在宣化区洋河南部9000多平方米的恐龙足迹化石点,经过清点测算,现场的恐龙足迹有4300多个,这些足迹有的近似圆形,有的则是类似兽爪形状,并且多个足迹成行。从现场足迹来推断,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十五米以上,通过专家对痕迹的辨认和分类探查,确定共有恐龙足迹4属4种,并新发现恐龙足迹种属1例。地质调查人员对现场的地质测定年代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已有1.5亿年,但保存得十分完好。
7月10日,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赶赴张家口市宣化区,实地探访了恐龙足迹化石所在地——宣化区郭村镇立石村南部4公里大山里的发现点。
从宣化区南行,跨越洋河,再往南就是郭村镇,穿过龙门村,再走两公里的崎岖山路,就到达了立石村。在村口,纵览新闻记者看到,有关部门已经设置了一个限高杆,阻止大货车通行,防止附近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从立石村再往南,就是进山的沙土路,一般车辆无法通行。记者只好徒步进村,在立石村党支部书记李秉平的帮助下,乘坐面包车继续南行4公里左右,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山坡,这里就是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用泥土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掩埋。据称这是按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要求,为保护恐龙足迹化石免遭破坏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得知记者就是前来探访这些恐龙足迹化石的意图后,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又将刚掩埋起来的几处化石打扫出来,记者看到,这几个恐龙足迹化石有的是大概的圆形,有的是兽爪形状,用肉眼就能明显看出大概轮廓,大点的恐龙足迹化石有40、50厘米长,20、30厘米宽,工作人员说,这是大型恐龙的脚印。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在化石发现点的东部区域,又看到了还没有被掩埋的数个小型恐龙足迹化石,这几处恐龙足印深深地印在岩石上,非常清晰,甚至连足部前面的爪子印儿都能明显看出来,并且,这里的一处恐龙足迹化石分布非常有规律,应该是同一只恐龙留下的,“别看这个脚印小,但专家说,这个可能是食肉恐龙的足迹,推测体长也得五六米呢,厉害着呢”,工作人员介绍说。
采访时记者看到,有几位爱好古生物考古的游客也找到了这里,游客告诉记者,看了宣化发现1.5亿年前的恐龙足迹化石的新闻后,特别想一睹真容,现在亲眼看到了,特别震撼,咱们张家口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挖掘恐龙足迹化石的价值,要是能带动宣化这座古城的文化经济发展就更好了。
针对宣化恐龙足迹化石,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表示,“这里属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交的时代,那像这么大规模的足迹面,目前在我们国内肯定是第一的。从现场足迹来推断,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十五米以上,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四到五米左右。”
有关考古专家认为,恐龙足迹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是恐龙在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所形成的化石。张家口宣化发现恐龙足迹的现场,在一亿多年以前曾经拥有大片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食植物恐龙和食肉类恐龙在这里聚集。恐龙足迹化石比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更具特色和意义。而这些完好恐龙足迹也填补了河北省“燕辽”和“热河”两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间时间间断的“空白区”,对于研究两大生物群落的关联性等科学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据李秉平介绍,早在数年前,在立石村南部方圆4公里左右的这片山区,村民们就有发现类似的印迹,只不过不像这一处山坡这么集中,数量也没有这么多。现在经过地质专家考证,证明了这些就是恐龙足迹化石。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化石,村里下一步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要对进山道路进行封禁,禁止一般人员和游客随意进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尽早制定科学的规划保护措施。
相关报道:河北发现大型恐龙足迹化石群
据人民日报石家庄7月11日电(记者史自强):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发布古生物化石调查成果。2020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大型恐龙足迹化石群,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立刻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实并及时上报自然资源部,同时对这一带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加强保护和调查评价。该化石群约9100平方米,共有恐龙足迹4300多个,初露面积和足迹数量为全国之最,初步确定这些足迹来自4种恐龙,其中一种是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王氏亚洲龙。
据了解,这处恐龙足迹化石点位于宣化区的一处山坡上,地质调查人员对现场的地质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些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已经有1.5亿年。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表示,这里属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交的时代。从现场足迹推断,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米以上,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4至5米。《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12日 15版)
相关报道:初露面积和足迹数量为全国之最!河北张家口宣化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群
据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通讯员刘彩欣、章洪涛):日前,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古生物化石调查成果。2020年4月,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在张家口宣化发现约9100平方米恐龙足迹化石群。
两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积极组织专家现场核实并及时上报自然资源部,同时对这一带古生物化石加强保护和调查评价。经清点测算,恐龙足迹化石群现场的恐龙足迹有4300多个,初露面积和足迹数量为全国之最。地质调查人员对现场测定地层年龄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1.5亿年,但现场的足迹保存十分清晰。
专家通过对痕迹辨认和分类探查,确定共有恐龙足迹4属4种,新发现恐龙足迹种属1例。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表示,初步确定这些足迹来自4种恐龙,其中一种是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王氏亚洲龙。从足迹来推断,恐龙体长约4至5米,在当时属于当地食物链的顶端。
据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建军推测,发现足迹的现场在一亿多年前曾拥有大片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在这里聚集。恐龙足迹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是恐龙在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所形成的化石,恐龙足迹比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更具特色和意义。这些完好的恐龙足迹填补了河北省“燕辽”和“热河”两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间时间间断的“空白区”,对于研究两大生物群落的关联性等科学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