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盖亚第三阶段资料绘制的四张图(左上:径向速度、右上:星际尘埃、左下:径向速度和自行、右下:化学图)。图片来源:ESA/ Gaia/ DPAC
据台北天文科学教育中心网站(编译赵瑞卿):欧洲航天局(ESA)的盖亚任务于 2013年 12月 19日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围绕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L2)运行,该点位于地球后方约 150万公里处,是太空中的位置地球和太阳的引力平衡的地方。除了能够保持稳定的位置外,待在这里所需的燃料也是最少的,而且离太阳更远。因此,可以长期畅通无阻。观察整个天空。
Gaia的主要任务是创建一张高分辨率的银河系三维星图,其中包含超过 1亿颗恒星遍布整个银河系及更远的地方,绘制它们的运动、光度、温度和成分。而这次大规模的恒星普查将提供解决银河系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所需的数据。
盖亚第一阶段数据于2016年9月14日发布,汇总了14个月的观测数据,包括11亿颗恒星的位置和亮度,但距离和运动数据只包括最亮的2亿颗恒星。第二阶段数据于 2018年 4月 25日发布,包括大约 17亿颗恒星的位置。
第三阶段实际上在2020年12月3日发布了一些数据,完整版在2022年6月13日发布,更新了20亿颗星的详细信息。通过新的光谱数据,让我们更多地了解银河系之外的数百万个星系和类星体,以及一些特殊的恒星,比如那些随着时间变化的亮度;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双星目录,描述了超过 800,000个双星系统的质量和演化;调查 156,000颗岩石小行星,深入挖掘我们太阳系的起源;并揭示有关 1000万颗变星和星间神秘大分子的信息。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盖亚能够探测到改变恒星形状的恒星冲击,因为盖亚不是为此目的而建造的。在此之前,盖亚发现恒星在保持球形形状的同时,会经历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的径向振荡。像大规模海啸这样的星震现在更加被发现,非径向振荡会改变恒星的整体形状,因此更难被发现。盖亚在数千颗恒星中检测到强烈的非径向星震,按照目前的理论,这些恒星根本不应该发生振荡,但盖亚确实在它们的表面检测到了它们。研究人员说,星震可以教会我们更多关于恒星的知识,尤其是它们的内部运作。
盖亚是一项调查任务,这意味着在多次访问天空中的数十亿颗恒星时,很容易发现其他任务会错过的发现,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多地了解银河系及其周围环境。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cta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