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观察到野生海豚对港湾鼠海豚“说话”

日期:04-15
海豚港湾说话观察到

首度观察到野生海豚对港湾鼠海豚“说话”

一只真海豚在苏格兰的海域嬉戏。学者观察到一只名为凯莉的野生独居海豚可以像港湾鼠海豚那样发声。 PHOTOGRAPH BY SCOTLAND: THE BIG PICTURE, MINDEN PICTURES

首度观察到野生海豚对港湾鼠海豚“说话”

晴朗冬日里的克莱德河湾一景,那是一片广大的水域,紧邻苏格兰的阿伦岛(Isle of Arran)。 PHOTOGRAPH BY JIM MCDOWALL, ALAMY

首度观察到野生海豚对港湾鼠海豚“说话”

苏格兰昔德兰群岛附近的港湾鼠海豚。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家发现了一只「自认为是鼠海豚」的海豚,能发出鼠海豚独特的喀喀声。 PHOTOGRAPH BY SCOTLAND: THE BIG PICTURE, NATURE PICTURE LIBRARY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ELIZABETH ANNE BROWN编译:钟慧元):史上首度观察到野生海豚对港湾鼠海豚「说话」。一只名为凯莉的野生海豚或许可以和鼠海豚「交谈」,这是跨物种沟通的惊人案例。

克莱德河湾(Firth of Clyde)位于苏格兰西岸,是一处大型咸水港湾,也是几千只港湾鼠海豚──和一只名为凯莉(Kylie)的海豚──的家。

凯莉已有至少14年没被看到与其它真海豚(common dolphin)接触──但它可一点也不孤单。在克莱德湾天气好的日子里,来到这处港湾的访客有时可以看到凯莉和港湾鼠海豚(harbor porpoise)一起游泳;那是它的鲸豚表亲,体型约为它的三分之二。

今年1月发表在《生物声学》(Bioacoustics)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提出,凯莉跟鼠海豚的关系比科学家想像得更亲近。虽说真海豚的发声能力应该包括大范围的喀喀声、哨声和有节奏的叫声,但凯莉不会发出哨声。相反的,它「讲话」比较像港湾鼠海豚,而港湾鼠海豚是用尖锐的连串喀喀声沟通的。

这项研究指出,它可能是在跟鼠海豚沟通,或至少是尝试沟通。有愈来愈多研究深入探索不同鲸豚物种间互动的精采世界,这研究也是其中之一。

「显然,野外物种间的互动,要比我们认为的多很多。」海豚行为专家丹妮丝.赫辛(Denise Herzing)说。

鼠海豚密码

多年前,克莱德湾的独行海豚住客,喜欢待在一处名为比特海峡(Kyles of Bute)的海湾出口处的浮标附近,所以当地人就叫它凯莉。但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或者它到底是怎么会落得孤身一豚,致力于研究并保护海洋哺乳类的当地组织「克莱德鼠海豚」的创办人兼主任大卫.奈恩(David Nairn)说。(他们已经一年没看到凯莉了,但当地人希望凯莉快点回来。)

根据2019年一篇关于全世界独居海豚的研究指出,有些独居海豚,是因为风暴或人类活动导致它们跟原生海豚群分开,或是因为变成孤儿才这样。有些则可能只是因为没那么喜欢社交,偏好隐私。

为了深入了解凯莉跟鼠海豚的关系,奈恩借来一个水听器(hydrophone),拖在自己的帆船游艇「索尔莎号」(Saorsa)后面。奈恩在2016-2018年间捕捉到许多次凯莉和鼠海豚相遇时的音讯。

「它绝对自认是鼠海豚。」大学时受的是水生生物学家训练的奈恩说。

梅儿.科森提诺(Mel Cosentino)当时还是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博士候选人,她钻研了录音中几千次的鲸豚超音波喀喀声。

海豚几乎是持续不断地发出哨声,但鼠海豚却从来不会。相反的,它们只靠所谓的窄频高频率(narrow-band, high-frequency,简称NBHF)的喀喀声沟通,在130千赫附近有8-15个振幅高峰。

「要听见NBHF的喀喀声,你得放慢100倍来听。」科森提诺说。(当声音慢下来的时候,音高就会降低。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是介于20赫兹──差不多是管风琴最低的脚踏键──到20千赫之间)。

在录音中,科森提诺辨识出真海豚标准的频率较低喀喀声。但即使在显然只有凯莉自己的时候,科森提诺也发现了有18个或更多振幅高峰在130千赫左右的喀喀声──这个是鼠海豚聊天的频率。换句话说,就算是只有凯莉自己的时候,它也是像鼠海豚一样说话。学者也发现凯莉从来不发出哨声,和其它海豚不一样。

科森提诺观察到,凯莉和鼠海豚之间的交流,拥有同一物种成员间「对话」的韵律──有少许重叠的轮流(turn-talking)──不过当然不清楚在凯莉尝试发出的鼠海豚喀喀声中,到底传达了多少有意义的资讯。

「这可能就像我对着我的狗吠,而它也吠回来那样吧!」科森提诺说。

无论如何,这种行为代表了「尝试」进行「鼠海豚可能理解的」沟通,赫辛说。它是「野海豚计画」(Wild Dolphin Project)的研究主任,研究巴哈马的花斑原海豚(Atlantic spotted dolphin)行为已经超过30年。他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赞赏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巧妙实验设计。

「成果诱人,」它说:「真正反映出真实状况的,是凯莉不会发出哨声,因为海豚总是发出哨声而鼠海豚从来不会。」

海洋生物声学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辨识出哪只动物发出了哪个声音,莱拉.萨耶(Laela Sayigh)说,她是汉普郡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副教授。「它们不会做任何跟声音有关的外部动作,而且大部分的时间你根本连看都看不到它们。」萨耶说。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却可以辨识出凯莉──透过它的口音。「感觉上它还在努力学习」发出像鼠海豚一样的高音,科森提诺说──它的喀喀声中的波峰并不像应该有的那么俐落,也有一些低频率的声音跟高音混在一起。

「如果它们是歌手,凯莉就是帕华洛帝,而鼠海豚则是玛丽亚.凯莉。」

圈养的鲸豚类可以模仿声音,赫辛指出,他说的是虎鲸(orca)和白鲸(beluga whale)会模仿一起生活在水池里的瓶鼻海豚。 2016年一篇生物声学的研究发现,义大利的一处海洋公园,有一只被其他物种领养的瑞氏海豚(Risso’s dolphin),它的哨声就比较像跟它一起长大的瓶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而不像野生的瑞氏海豚。

然而,凯莉在独处的时候也会发出像NBHF的喀喀声,「不禁让人怀疑」它发出的喀喀声是在跟港湾鼠海豚沟通,或只是自己在学那个声音,萨伊说。

额隆的对话

海豚、鼠海豚和鲸鱼都是鲸豚,是一种花了上百万年时间重新慢慢返回水域生活的陆生动物的后代。当它们重新适应海中的生活时,「在演化上,鼻孔就变成了气孔。」科森提诺说。

像海豚和鼠海豚这类的齿鲸只有一个会打开的鼻孔,但表面底下还是有两个鼻腔,每个鼻腔上面都盖着一个名为「猴唇」(monkey lips)的肌肉构造(鲸豚解剖学中通常都写得很精采,这是源自捕鲸人的描述)。猴唇的功能有点类似我们人类的声带,控制气流──当空气经由左边鼻腔的「猴唇」送进肺部的时候,「就像让气球泄气」,发出鸣啭的哨声,科森提诺说。

右边的鼻腔则负责制造能用来沟通与导航的喀喀声。鼻腔的封闭死角紧邻齿鲸前额上一处名为「额隆」的脂肪组织,那块组织可以放大并聚焦鲸豚发出的声音。既然这两块猴唇可以个别运作,有些鲸豚,包括瓶鼻海豚,就能同时发出哨声和喀喀声,有点像是蒙古人的喉音(呼麦)唱法。

凯莉的故事是探讨鲸豚类跟其他鲸豚如何互动的广大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它们爱社交、爱性,也非常爱交际,」赫辛说:「这些动物生存下来,有了社会性的适应,而声音就是它们自然而然做到的方式。」

有完善纪录的跨物种收养,也显示物种的分野可能并不像我们过去以为的那么干净俐落。案例包括有个加拿大的白鲸群收养了一只一角鲸(narwhal)幼鲸,还有一只飞旋海豚(spinner dolphin)跟大溪地的瓶鼻海豚一起生活了20年。

不久之前的DNA分析,也显示我们只是搔到了杂交领域的表面,赫辛强调。圈养跟野外的瓶鼻海豚至少会跟十种鲸豚杂交,包括完全不同的领航鲸(pilot whale)和圭亚那海豚(Guiana dolphin)。学者强调说,鲸豚类能成功杂交,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DNA──它们是在过去1000万年内才分支演化的。

除了尝试沟通以外,凯莉在其他方面似乎也跟鼠海豚很亲近。奈恩有好几次看到雌性鼠海豚带着自己的宝宝跟凯莉互动。因为鼠海豚幼仔通常都是紧黏着妈妈,直到断奶,奈恩很惊讶地看到它们跟海豚成梯队游泳(in echelon),小海豚就跟在它的胸鳍后方,学者说这在鲸豚类身上就相当于「抱着」宝宝,奈恩解释说。

奈恩也观察到雄性鼠海豚试图骑上凯莉,但它有接受他们求爱吗?「我可能会说是它在追求人家,嘿对……」奈恩轻笑一声承认了。交配,就生理结构而言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并没有任何关于海豚与鼠海豚混血儿的科学纪录,赫辛说。

自从2021年2月连续一整周的强烈风暴使得一艘大钻油船在它最喜欢的浮标附近断缆失控,凯莉就失踪了。奈恩说,碰到剧烈干扰之后,它通常会移动到在克莱德湾的其他几个「假日浮标」附近住上好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这很符合它的性格,但他还是不免担心。

奈恩和同事说,他们迫不及待,等到春天的田野调查季一开始,他们就会去寻找──并聆听──凯莉,看看它还能教我们些什么。

《自然》:过去200万年里古人类的分布受到地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台湾高雄旗津民众在公园跑步时遇见2条王锦蛇打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