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再升级!解读M87星系黑洞偏振光影像与后续

日期:07-30
黑洞偏振光星系首张后续

2021年 3月事件视界望远镜公布了 M87星系中心黑洞的偏振光影像,图中的条纹是光的偏振方向。资料来源│EHT Collaboration

2021年 3月事件视界望远镜公布了 M87星系中心黑洞的偏振光影像,图中的条纹是光的偏振方向。资料来源│EHT Collaboration

光是一种电磁波,如果光有特定的振荡方向,就称为「偏振光」。手机发出的光线一般为偏振光,如果透过偏光太阳眼镜观看,只能在某个特定角度才能让光通过,其他角度则不透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如果光有特定的振荡方向,就称为「偏振光」。手机发出的光线一般为偏振光,如果透过偏光太阳眼镜观看,只能在某个特定角度才能让光通过,其他角度则不透光。资料来源│EHT Collaboration and Fiks Film

M87星系中心黑洞的自转方向(顺时钟)与周围光线偏振方向(逆时钟)刚好相应,而这个特定的偏振方向,也就形成黑洞照片上类似丹麦甜甜圈的特殊纹路。资料来源│EHT

M87星系中心黑洞的自转方向(顺时钟)与周围光线偏振方向(逆时钟)刚好相应,而这个特定的偏振方向,也就形成黑洞照片上类似丹麦甜甜圈的特殊纹路。资料来源│EHT Collaboration and Crazybridge Studios

图片为 M87黑洞的多波段影像。 EHT拍到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甜甜圈」影像,而其他波段的望远镜则拍到黑洞附近狭长而笔直的喷流。资料来源│中研院天文所

图片为 M87黑洞的多波段影像。 EHT拍到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甜甜圈」影像,而其他波段的望远镜则拍到黑洞附近狭长而笔直的喷流。资料来源│中研院天文所

从 2009年之后,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天线成员数量陆续增加,台湾目前总共贡献了 4座望远镜的营运与仪器技术。资料来源│中研院天文所

从 2009年之后,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天线成员数量陆续增加,台湾目前总共贡献了 4座望远镜的营运与仪器技术。资料来源│中研院天文所

松下聪树在访谈中提到,未来在格陵兰望远镜和高频观测的技术支援下,黑洞照片解析度可望提升到 15×15像素。资料来源│松下聪树

松下聪树在访谈中提到,未来在格陵兰望远镜和高频观测的技术支援下,黑洞照片解析度可望提升到 15×15像素。资料来源│松下聪树

M87黑洞观测影像与理论模型比较,可预期未来观测解析度提高之后,有机会看到更多细致的结构。资料来源│S. Issaoun, M. Mościbrod

M87黑洞观测影像与理论模型比较,可预期未来观测解析度提高之后,有机会看到更多细致的结构。资料来源│S. Issaoun, M. Mościbrodzka with Polarimetry WG and OWG

据《研之有物》(采访撰文:欧柏升、简克志美术设计:林洵安):解读黑洞偏振光影像

继 2019年 4月人类首度拍到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照片之后,今年 3月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简称 EHT)成功从复杂资料中取得新的影像,也就是 M87黑洞的「偏振光」影像。这张照片和两年前有什么不同?台湾研究团队做出了哪些贡献?科学家追求高解析度的黑洞影像,又对黑洞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研之有物」专访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松下聪树研究员,和大家介绍这张新的黑洞偏振光影像,以及未来黑洞观测持续努力的方向。

黑洞照片不只是一张「甜甜圈」

还记得 2019年 4月人类首度拍到第一张黑洞照片的感动吗?那张关于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影像,有点模糊,又有点有趣,当时很多人开玩笑地称为「甜甜圈」或「猫眼」,相关的网路迷因创作层出不穷。到了 2021年 3月,事件视界望远镜发表了最新成果:M87星系中心黑洞的「偏振光」影像,照片看起来似乎又更清楚了。如果要解读这张新的「丹麦甜甜圈」,就必须先了解「偏振光」。

黑洞偏振光影像为何长这样?

首先,什么是偏振光呢?松下聪树在访谈中做了简单演示:拿出一副太阳眼镜,放在手机萤幕和观测者(你)中间「过滤」光线。当镜片在某个特定角度时,我们可以顺利看到手机画面;但是当镜片旋转到其他角度后,萤幕光线就会被挡住,无法透光。

这个演示实验的背后原理,就是光的「偏振」。光是电磁波,可以沿着垂直于行进方向的各个角度振荡。假如一束光只在特定方向振荡,那就是「偏振光」。手机发出的光线通常是偏振光(因为萤幕出厂都会贴上偏光片),如果我们放上同样具有偏振片功能的太阳眼镜,就必须把镜片旋转到电磁波振荡的方向,光线才能穿透。

其次,测量光的偏振方向,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黑洞周围磁场。因为黑洞附近的电浆带有磁场,这些电浆发出的光,偏振方向通常都是垂直于磁场。从观测结果取得偏振光资料,科学家就可解析黑洞磁场。那么,要如何解读这张「丹麦甜甜圈」照片的「纹路」呢?

所谓「纹路」,就是黑洞周围光线的特定偏振方向。但是,为什么光的偏振方向会这么特别?根据最新研究指出,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自转轴是指向外太空并远离地球的,从地表上观测黑洞,其自转方向为顺时钟,连带地让周围光线的偏振方向变成逆时钟(因为必须与周围磁场方向垂直),也就是照片上类似丹麦甜甜圈的「纹路」啰。请见下图。

从偏振光了解周围磁场之后,科学家就可以进一步解析黑洞。目前科学家已知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拥有狭长而笔直的喷流,从黑洞旁边约 0.01光年的距离,延伸到数千光年外的范围。喷流要跨越这么庞大的空间,又能够保持笔直,需要非常庞大的能量才能办到。天文学家推测,这可能要归功于黑洞周围的磁场。

M87黑洞偏振光影像,可能看起来只是一张比较清楚的「甜甜圈」,然而实际上要得到黑洞偏振光影像非常困难。这次的偏振光影像和 2019年公布的首张黑洞照片皆来自同一次观测,但要耗费更多时间处理资料。因此,2019年的影像仅显示了黑洞周围的光强度,而偏振光影像则要到 2021年才公布。

松下聪树说明,因为黑洞附近光的偏振比例通常不到 10%,所以偏振讯号大概只有光强度的1%,非常微弱。而且,所有资料必须仔细校正,去除仪器所产生的偏振,确保讯号来自天体。观测所用到的每个望远镜各有不同特征,天文学家需确保全部资料完成校正,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台湾团队在黑洞观测的贡献

松下聪树指出,台湾对黑洞观测有重大贡献。目前公布的黑洞影像是来自 2017年的观测结果,由七座望远镜共同完成,而台湾参与了其中三座望远镜的运作,分别是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次毫米波阵列(SMA)及麦克斯威尔望远镜(JCMT)。再加上 2018年顺利上线的格陵兰望远镜(GLT),台湾总共贡献了四座望远镜的营运与仪器技术。

资料分析方面,台湾的研究团队也举足轻重。松下聪树特别提到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后研究朴钟浩的贡献──他负责撰写资料处理程式,完成非常困难的校正工作,于是能产生这幅偏振光影像。另外,中山大学郭政育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卜宏毅教授都参与了此次研究。中研院参与 EHT的人员,还包括浅田圭一参与科学委员会,包杰夫(Geoffrey Bower)担任 EHT计画科学家,而松下聪树本人则也领导工作团队。

松下聪树说,台湾能够参与 EHT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台湾有世界尖端的科技」,因此对于国外研究单位来说有相对大的影响力。

拍到黑洞影像之后呢?

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任务并不是拍到黑洞就收工,随着更多仪器上线,未来有望揭开更多黑洞的奥秘。

最初 2017年的观测,也就是目前所公布的黑洞影像,总共使用七座天线。到了 2018年格陵兰望远镜开始加入,由于格陵兰和其他天线距离遥远,把观测的基线拉长,因此可以增加约 50%的解析度。

2021年 4月,事件视界望远镜又完成一次新的观测。这次有美国的基特峰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和法国的北方扩展毫米阵列(NOEMA)加入,观测的解析度和灵敏度都提高了。

松下聪树说明,目前公布的黑洞影像,只看到黑洞旁边的磁场。新的观测则有望侦测到外围弥漫的气体所带有的磁场,帮助我们了解黑洞、磁场与喷流的关系。科学家正在紧锣密鼓分析这批资料,期待会有好的结果。

此外,目前EHT正在测试更高频率的观测。原先观测 220 GHz的电波(波长 1.3毫米),过几年后则有机会让所有天线做 345 GHz的观测(波长 0.87毫米),波长比之前短了将近一半,空间解析度也会显著提高。

我们目前看到的「甜甜圈」,解析度只有 3×3像素。 2018年加上格陵兰望远镜,解析度可到 5×5像素。未来频率提高到 345 GHz之后,可再提升到 7×7或 8×8像素。

还有另一个希望,就是将格陵兰望远镜搬到山上,天气条件更好,有机会进行更高频率(660 GHz)的观测,解析度可再上升至 15×15像素。高达 660 GHz频率的电磁波通常会被水蒸气吸收,需要水气很少的地方才能观测,甚至连夏威夷也只有很少数日子有这种条件。松下聪树说,智利够高且干燥,格陵兰则够冷,可以满足观测条件。

高频率观测是下一代计画,还没人有把握能够成功,不过松下聪树正面看待。他说,刚开始组织 EHT的时候,「大家都说拍摄黑洞影像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让它变成可能了。」

为何追求高解析度影像?

松下聪树说明,根据理论模型,黑洞应该有许多更细致的结构,但是在目前公布的影像中仍然糊成一团。一旦有了更高解析度的影像,就有机会辨认出事件视界的精确位置,以及分辨流出和流入的气体。黑洞能量的来源是流入的气体,高解析度观测可告诉我们,黑洞怎么吃进气体,以及磁场在其中的角色。

不仅如此,黑洞的半径和质量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若能精确测得黑洞的半径,则可以了解黑洞如何成长,甚至推测早期宇宙的黑洞如何诞生。此外,黑洞的旋转会拖曳时空,造成影像的些微变化,高解析度的观测可以分辨得出来。

松下聪树说:「黑洞的直接影像,开启了天文与物理新的领域。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目前我们看到的「甜甜圈」影像只是个开始,未来还精彩可期。

最古老动物:加拿大发现距今近9亿年深海海绵化石 《自然·天文学》期刊:首次观测到黑洞背后扭曲的光 证实爱因斯坦相对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