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杂志》:来自小星系的高能光可能在宇宙的早期演化中起到关键作用
据cnBeta:由明尼苏达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来自小星系的高能光可能在宇宙的早期演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使人们了解到宇宙是如何重新电离的,这是天文学家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该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这是一份经同行评审的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科学杂志。
大爆炸之后,当宇宙在数十亿年前形成时处于电离状态。这意味着电子和质子在整个空间自由漂浮。随着宇宙的膨胀并开始冷却,当质子和电子结合成原子时,它就变成了中性状态,类似于水蒸气凝结成云。
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宇宙又回到了电离状态。天文学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弄清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天文学家推测,重新电离的能量必须来自星系本身。但是,由于星系中的氢云会吸收光线,所以很难有足够的高能光从星系中逃出,就像地球大气层中的云在阴天吸收阳光一样。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科学和工程学院明尼苏达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利用双子座望远镜的数据,研究人员观察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处于“吹散”状态的星系,这意味着氢云已经被移除,允许高能光逃逸。科学家们怀疑,这种吹散状态是由许多超新星,或垂死的恒星在短时间内爆炸造成的。
“恒星的形成可以被看做是吹起了气球,”论文的主要作者Nathan Eggen解释说,他最近从明尼苏达大学获得了他的天体物理学硕士学位。“然而,如果星体形成更加激烈,那么气球的表面就会有一个破裂或洞,以放出其中的一些能量。在这个星系的情况下,恒星形成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气球被撕成碎片,完全被吹走。”
这个被命名为Pox 186的星系非常小,可以装进银河系。研究人员怀疑,其紧凑的尺寸,加上其庞大的恒星群--相当于太阳质量的十万倍--使得吹走成为可能。
这些发现证实了吹离是可能的,进一步证实了小星系主要负责宇宙的再电离的观点,并使人们对宇宙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科学中,有很多情况是你理论上认为某些东西应该是这样的,而实际上你并没有发现它,”Eggen说。“因此,获得这种事情可能发生的观察确认真的很重要。如果这一种情况是可能的,那么就意味着还有其他的星系在过去也存在着吹离状态。了解这种吹散的后果可以直接了解类似的吹散在再电离过程中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