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模拟了10万颗行星试图确定地球能长期保持宜居性的原因
据cnBeta:外媒BGR报道,科学家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试图确定支持生命的条件,以及为什么地球对生物来说如此完美。现在,一位研究人员模拟了10万颗行星,试图确定地球能长期保持宜居性的原因。事实证明,地球似乎有一种“习惯”,即使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能让自己恢复宜居性。
据SYFY Wire的Phil Plait报道,这项实验是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Environment》上的一篇新论文的主题。在论文中,研究人员Toby Tyrrell解释说,地球在30亿到40亿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宜居性,这才激发了他运行大量模拟的欲望,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幸运。
在整个三四十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的气候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宜居性。这提出了一个难题("宜居性问题"),因为丧失宜居性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光照度增加了30%,如果不加以抵消,就会造成生命的消失。此外,地球的气候是不稳定的平衡,有可能在短短的100万年内恶化到深层冷冻条件。在这里,我介绍了一个新颖的模拟结果,在这个模拟中,数千颗行星被随机分配了产生的气候反馈。对每一个行星的设置进行了测试,看它是否在30亿年的时间里仍然适合居住。传统观点认为,地球的长期宜居性完全归功于稳定机制。这里显示的模拟结果却揭示了偶然性在宜居性结果中也起到了作用。因此,地球的长期宜居性很可能是一种偶然而非必然的结果。
Tyrrell为他模拟的10万颗虚拟行星分配了数学值。每个星球的气候都是随机的,有些星球会有类似于地球的反馈循环--地球有太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它太热,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等等--而其他星球会有不同的变化。实际的气候并没有被模拟,但代表变量的值被分配,然后在每个星球被模拟100次时进行跟踪。
每个星球的温度被跟踪了30亿(虚拟)年。在绝对庞大的模拟行星数量中,只有一颗行星在所有100次模拟中都能保持宜居。其他行星在一些模拟运行期间仍然适合居住,但其他行星则不然,但只有9%的行星在至少一次30亿年运行期间仍然适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