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泥河湾博物馆里的“大象足迹”化石
马圈沟遗址第二文化层发现的大象脚印
成胜泉在马圈沟遗址第二文化层动物足迹石膏内模上标注坐标
据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魏民通讯员仝辉):在阳原泥河湾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象足迹”,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成胜泉参与了这块“象足迹”的发掘。从事了三十多年泥河湾考古工作的他,至今记得泥河湾大象脚印的一次次发掘与确认。
一块“象足迹”
在阳原泥河湾博物馆,陈列着一块“象足迹”。每当参观者们驻足观看时,眼神中总会充满好奇与惊讶。
对于这块“象足迹”的来历,成胜泉十分清楚,他是阳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2017年退休。如今,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聘请,从事泥河湾旧石器研究工作。
见到成胜泉时,他正从塔梁遗址考古回来。“每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泥河湾考古发掘地点有五六处,今年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泥河湾考古发掘地点只有3处,具体包括东谷坨、塔梁和马圈沟遗址,我参与了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成胜泉说。
成胜泉从事了三十多年泥河湾考古工作,曾在马圈沟遗址多次发现“象足迹”。
据他介绍,1990年,在马圈沟遗址发掘中,在第二文化层发现一头大象带领一头小象走过的足迹。马圈沟遗址第一文化层到第二文化层1.8米;第二文化层到第三文化层不到2米。
成胜泉回忆:大象在左边,小象在右边,从西南方向朝东北方向走去。考古人员将上面的泥土取走后,“象足迹”在地层中逐渐显露出来,整串脚印大概有8米距离。
大象脚印四周是泥河湾泥土,呈灰色,而大象足印处的泥土发黄。
成胜泉分析,当时可能有山洪过来,洪水裹挟黄土泥沙,水或许不深,大象体型庞大,走路时将土层踩出一个个深坑,大象拔出脚,洪水则会聚集在脚印的深窝处,黄土也就留在深坑里了。
在全国尚属首次
2002年7月至10月,成胜泉等人发掘了马圈沟遗址,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之一是在第二文化层确认并清理出大象足迹。
第二文化层共发现了24个大象脚印,省文研所对大象脚印进行了石膏制模,制做了21个石膏脚印,另外3个大象脚印连土一并取走,连土一并取走的大象脚印装箱,3个大象脚印共装了3个箱子,并用机械吊装起来,然后运走。“其中有一个大象的脚印特别大。”成胜泉回忆。
“这3个连土一并取走的大象脚印,其中2个被省文研所带走;另外1个陈列在泥河湾博物馆里。留在泥河湾博物馆内的大象脚印踩得比较浅,只有50厘米见方,而送到省里的大象脚印在七八十厘米见方。”成胜泉告诉。
完整清晰的大象足迹的发现,在泥河湾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古人餐食大象
大象,陆地上最庞大的草食动物。
马圈沟遗址第一文化层发掘面积30平方米;第二文化层发掘面积40平方米;第三文化层发掘面积85平方米。第一、第二文化层各发掘了2次,第三文化层发掘了3次。
2001年,在对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的发掘中,在发掘探方的南部区域,散落着一组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和天然石块构成的古人类进餐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古人类群食大象,刮肉取食、敲骨吸髓的情景,对研究当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成胜泉回忆,在第三文化层先发现的是大象的门齿,也就是长长的象牙,它是门齿特化的结果,还发现了大象的臼齿,以及16根大象肋骨。在最后取标本时,我们在西南角地层中,发现一根大象肋骨插在地层中,当时感到西南边还有文化层存在。
多数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迹,还有一件刮削器放在大象的肋骨上,好像现在的人们吃完了饭,将筷子放在碗上一样。肋骨中间放有石器,这在全国为首次。
成胜泉分析,人类不一定是第一个餐食大象的,但大象肋骨上没有发现动物的咬痕,或许大块的肉都让老虎等大型动物吃掉了,然后人类再餐食。
与此同时,还出土了动物化石和石器,其中动物化石有啮齿类动物、马等,另外还有2件石锤,石锤用来打制刮削器。
第三文化层在第二文化层的下面。在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底部凹凸不平,大象脚印都踩满了,坑坑洼洼的现象得到圆满的解释,为大象来喝水觅食时践踏所致。
成胜泉讲,2005年开始发掘马圈沟遗址第四、五、六、七文化层,因最后挖出了水,所以没有再往下发掘,况且到下面地层仅剩下8平方米的探方,怕塌方不再发掘,下面可能还有化石等。
2003年,魏光飚、TarunoHiroyuki、金昌柱、谢飞在日本《地球科学》第57卷第5号发表了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出土的象化石研究成果,题目是:《中国北部早更新世泥河湾层草原猛犸象(Mammuthustrogontherii最古老种的发现》,泥河湾第三文化层出土的象化石被命名为草原猛犸象,并被认定华北地区是猛犸象的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