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 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

日期:08-08
古生物构造重组龙头学家

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

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

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

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

古生物学家重组2.42亿年前长颈龙头骨3D构造图确认其曾生活在海洋中(Credit: Emma Finley-Jacob/ Stephan Spiekman et al.)

据东网:古生物学家1852年于瑞士发现一条有2.42亿年历史的爬行动物化石,起初认为它是三叠纪时期的长颈龙。由于该条长颈龙的颈项是其身躯的3倍长,专家一直难以理解它是如何活动及捕食猎物。由瑞士及美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团队,近日利用电脑技术重组长颈龙头骨的3D构造图,结果发现它们可能是海中生物,潜伏水底待猎物游过时伸颈捕食。

该条长颈龙身躯只有0.67米长,但颈项却长达2.28米,尾巴则长1.98米,其头骨有部分已压碎。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以其体形构造,如在陆上生活的话应该难以支撑其颈项,故此未能确定它是在陆上还是水中生活,亦不清楚它是如何猎食。

直至近日,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古生物学家列佩尔(Olivier Rieppel)与瑞士苏黎世大学古生物学家斯皮克曼(Stephan Spiekman),透过高解像度电脑断层扫描技术,制作出重组长颈龙头骨的3D模型图。结果发现它的鼻孔位于其吻部顶端,与现时的鳄鱼近似,因此认为它是在水中生活,捕食游过的鱼或鱿鱼一类动物。

此外,列佩尔又发现长颈龙的颈虽然如此长,但颈椎骨只有13条,情况与长颈鹿只有7条颈椎骨相似,他们相信长颈龙是靠名叫颈肋骨的额外骨头支撑颈项灵活活动。有关研究周四(6日)刊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相关报道:2.42亿年前海洋生活着一种怪异爬行动物:脖子是躯干3倍长鼻孔朝天牙齿锋利

据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编译:一项3D头骨重建显示,2.42亿年前,海洋中生活着一种爬行动物,诡异的是,脖子是躯干长度的三倍,堪称水中长颈鹿!

科学家们将这种奇怪的生物和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长颈鹿般的脖子描述为“古生物学上的荒谬之处”。这种生物属于长颈龙属(Tanystropheus),它的化石早在1852年就被发现了,从那以后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如果这种生物在三叠纪中期在陆地上游荡的话,专家们不知道它是如何支撑起它那滑稽的长脖子的。但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这种身长近20英尺(6米)的生物生活在水中,而且“适应性惊人”。

这种生物的鼻孔在鼻子顶部,有着弯曲的牙齿,非常适合捕捉光滑的猎物,比如鱼和乌贼。新研究得出结论,Tanystropheus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一个比另一个大。

“我研究Tanystropheus已经超过30年了,所以看到这些生物被揭开神秘面纱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论文作者、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奥利维尔·瑞佩尔说。

Tanystropheus看上去像一条短粗的鳄鱼,但脖子很长很长。“这种脖子在陆地环境中没有意义——它只是一个笨拙的携带结构。弄清它的分类是了解这个群体及其进化过程的重要第一步。”

2.42亿年前,当恐龙刚开始出现在陆地上时,海洋被巨大的爬行动物统治着。据测量,体型较大的褐背龙总长度刚刚超过16英尺(约4.8米)——脖子长7.5英尺(约2.3米),身体长2.2英尺(约0.67米),尾巴长6.5英尺(约1.98米)。

古生物学家一度认为Tanystropheus是一种会飞的翼龙,就像翼手龙一样,它长长的中空骨头是手指上的指骨,用来支撑翅膀,后来才发现这些骨头是细长的颈骨。

在现今的瑞士,许多发现了Tanystropheus化石的同一地区,还有一些长相相似的动物化石,它们只有大约4英尺(1.2米)长。科学家们不确定这些是陆栖动物还是海洋动物,也不确定这些较小的标本是幼年动物,还是一个单独的物种。

奇怪的是,这种长脖子的动物只有13根细长的颈椎。在这个意义上,Tanystropheus有点像长颈鹿,长颈鹿只有七根颈骨,就像人类一样。此外,Tanystropheus的脖子相当坚硬,用一根叫做颈肋骨的额外骨头加强支撑。

科学家们仍然不确定它是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水里,他们也不知道更小的标本是幼年动物还是完全不同的物种。这些巨大的Tanystropheus化石的头骨已经被压碎,但研究人员对化石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并生成了其中骨骼碎片的3D图像。

利用同步辐射微计算机断层扫描(SR CT)——一种极其强大的CT扫描形式,颅骨被以前所未有的细节重建。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苏黎世大学的Stephan Spiekman说:“CT扫描的威力让我们能够看到化石中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从一个被严重压碎的头骨,我们能够重建一个几乎完整的3D头骨,揭示了重要的形态细节。”

通过对扫描结果进行数字化重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动物是水栖动物的证据。这些头骨具有一些关键特征,包括鼻子顶部有着像鳄鱼一样的鼻孔,这表明长颈龙属生活在水中。

这种细长的野兽可能会埋伏起来,等待鱼和乌贼类的动物游过,然后用它长长脖子的优势,弯曲的牙齿一口把它们咬断。

研究人员还认为,Tanystropheus可能是来陆地产卵的,但大部分留在了海洋中。

为了了解这些小标本是幼体还是单独的物种,研究人员检查了这些骨头,以寻找生长和衰老的迹象。骨骼上的年轮帮助他们确定,大的和小的Tanystropheus是不同的物种,它们可以生活在一起而不会竞争,因为它们捕食的是不同的猎物。

不同的体型,再加上大的物种的锥形牙齿和小的物种的冠状牙齿,意味着它们可能不是在为同一种食物而竞争。

“这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已经进化到在相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食物来源。”Spiekman说。

“小型物种可能以虾等小型甲壳动物为食,而大型物种则以鱼和乌贼为食。”“这真的很了不起,因为我们原以为Tanystropheus怪异的脖子只适合一种任务,就像长颈鹿的脖子一样,但实际上,它可以适应多种生活方式。”

“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这种动物的看法!”

研究人员将较大的命名为Tanystropheus hydroides,取自希腊神话中“九头蛇”,较小的一颗命名为Tanystropheus longobardicus,这是之前研究人员使用的原始名称。

“多年来,我们一直怀疑Tanystropheus有两种,但在我们能够对更大的标本进行CT扫描之前,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该研究的合著者、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尼克·弗雷泽说。

这项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

相关报道:长颈龙曾生活在海洋中

据环球科学:长颈龙(Tanystropheus)是种生存于三叠纪中期的爬行动物,身长约6米,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长达3米的极长颈部。不过,科学家一直无法确认其是海生还是陆生生物。《当代生物学》的新研究利用CT扫描了一些化石碎片,重建了长颈龙骨头的3D细节图片,结果显示,长颈龙的颅骨有一个关键结构——位于吻状突出结构顶端的鼻孔,类似于鳄鱼的鼻部。这意味着,长颈龙生活习性和鳄鱼相似,也生活在水中捕捉鱼类为食,研究推测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产卵时才登上陆地。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开采到重近1.5公斤的琥珀原石被命名为“南极” 《Nature Communications》:一项新技术在白天也能发现太空垃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