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如何“小心”地解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Sputnik/ Anatoly Grigoriev/© CC BY 4.0/俄国防部)
据俄罗斯卫星网: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方向,一座变成了堡垒的城市,为奥地利人的自由献出了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的生命——75年前,1945年4月13日,攻打维也纳战役被历史学家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漂亮的一战。维也纳是如何被攻占的,请看卫星通讯社记者撰写的此文。
战略目标
纳粹德国统帅部特别看重奥地利。首先,它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业中心,拥有大量的石油生产和炼油业,可为纳粹德国国防军提供燃料。其次,一旦失去奥地利,就为苏军打开了通往布拉格和柏林的道路。此外,奥地利还是希特勒的出生地。希特勒命令要坚守奥地利及其首都到最后一人。
为了防守维也纳,德国人动员了城市16至60岁的全部男性人口加入第三帝国民兵组织。除了小型武器外,还向新兵提供了反坦克火箭弹用来对付苏联的装甲车。
1945年3月上旬,国防军在巴拉顿湖地区发动了进攻。希特勒想将红军推到多瑙河之外,并想趁机与美国和英国进行谈判。作为回应,苏联开始了攻占维也纳的行动。
通往柏林之路
此次战役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费奥多尔·托尔布欣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18个步兵师拥有将近4000支枪和迫击炮,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装置,很快包围并击败了塞克什白堡一带的一个庞大的敌军集团。重要的是切断了位于巴拉顿湖附近的所谓的火力口袋中的党卫军第6装甲部队可能的逃生路线。
苏联军队的进攻受到奥地利特有的地理坏境的阻碍,这让德国人为防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主要的方向,纳粹挖掘了反坦克的壕沟,布下了杀伤士兵的地雷障碍物。红军不得不连续不断地击退强大的反击。
1945年3月30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入奥地利,并在4月5日在维也纳郊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不能迟于4月13日至15日攻下这座城市。同时从三个方向开始进攻奥地利首都。
苏联集团军的人数为64万官兵。他们的手中拥有17000支枪和迫击炮,1300辆坦克和大约一千架飞机。
在城市周围,德国人设置了数道防线,在其中建了许多掩体和碉堡,并被数千公里的铁丝网和雷场保护。在维也纳市内已经预先构筑了许多阵地和工事。
街道堆满了路障和障碍物,在一些建筑物中隐藏了坦克和炮弹。横跨多瑙河的所有桥梁都被炸毁。他们只留下了帝国桥,因为需要它调动部队。纳粹总共向维也纳运送了43万人,六千门大炮,七百辆坦克以及相同数量的飞机。
有序地进攻
在攻打奥地利首都的战役中,苏联军队大量运用了在斯大林格勒、布达佩斯和其他大城市的战役中获得的经验。突击队(包括机枪手,工兵,迫击炮手,狙击手)按计划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地区。
此次战役的一大特点就是,尽管动用了大量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红军还是尽量不去毁掉这座城市。小心使用重型武器,尽量保护建筑物。希特勒人通常是用小型武器和手榴弹从建筑内被赶出来的。
宽约五十米,深约三米的多瑙河运河是苏联军队前进的主要障碍之一。垂直的花岗岩岸边给渡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河的对岸德国人设置了许多火力点并控制了整个前沿。突击队仅用手榴弹和燃烧瓶一时难以攻下敌人的掩体。只好动用坦克和大炮。
4月13日下午红军占领了整个奥地利首都。城市没有受到严重损坏。
德国国防军遭受惨重损失:13多万军人被俘,成千上万的德国和匈牙利士兵丧生。红军损失了大约四万名士兵和军官,近两千辆坦克,枪支和飞机。
尽管许多奥地利人忠于希特勒(在国防军中服役的人数超过100万人),但奥地利大多数人还是出来迎接解放他们的苏联士兵。人们给红军献上鲜花,用音乐和歌曲欢迎苏联红军。
相关报道:俄国防部在维也纳解放75周年之际公布解密文件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国防部在奥地利维也纳从德国法西斯军队手中解放75周年之际公布一批解密文件。
1945年4月13日,苏联红军在麓战之后占领奥地利首都。几天之内,苏联军队大量使用突击小分队,步步为营逐步进攻。这就是1945年3月16日至4月15日的维也纳进攻战役,由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在维也纳西部和奥地利东部开展。军队从4月5日开始直接逼近维也纳。
消息称:“俄国防部官网在苏联红军将奥地利首都从德国法西斯军队手中解放出来75周年之际推出一个全新历史版块‘维也纳胜利华尔兹’,版块中的材料来自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独家解密资料。”
网友可在该版块了解此前未公诸于世的档案资料,包括前线战斗报告、苏军进攻报告和计划、嘉奖令、最高指挥官命令、亲历者回忆和照片。
俄国防部称:“这些历史文件证明,仅在夺取维也纳战斗的最后一天,苏军就消灭400名敌军将士并俘虏570人,缴获14辆坦克、58门火炮、52挺机关枪、820杆步枪、116辆摩托车、347辆汽车、19辆蒸汽机车、1211节车厢、1个工厂和14个装有各种货物的仓库。”
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发布解密文件,旨在继续保护和捍卫历史事实,对抗捏造历史和篡改伟大卫国战争和二战结果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