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西洋中完全没有海蛇? 黑背海蛇或许能提供给我们一个不错的研究案例

日期:03-03
海蛇大西洋给我们案例提供

漂浮在海面上的黑背海蛇。摄影:杜铭章

漂浮在海面上的黑背海蛇。摄影:杜铭章

据国家地理网站(杜銘章):“漂浮的习性让黑背海蛇得以借着洋流扩散到多数海蛇无法到达的海域,例如美洲西岸和非洲东岸。即便如此,牠们为何就是进不了大西洋?”

为何广大的大西洋中完全没有海蛇呢?黑背海蛇(Pelamis platurus)或许能提供给我们一个不错的研究案例。这种外观与习性都很独特的海蛇可说是有鳞目(蜥蜴、蛇和蚓蜥)中分布最广的成员,从西印度洋到东太平洋的温带、热带海域内都能发现牠们的踪迹。但如同所有其他海蛇,牠们完全无法在大西洋中立足繁衍。

海蛇普遍以大陆棚的鱼类为食,并习惯在浮出水面换气后迅速潜回海里,鲜少在水面逗留。但黑背海蛇却时常一动也不动地在海面上漂浮。

我曾受邀去哥斯达黎加参与调查研究。我们一早雇了船在海面上搜寻,想藉由早晨风浪未起的海况来寻找牠们的踪迹。黑背海蛇往往会与其他漂流物被洋流推挤在一起,而大洋中的小鱼刚好也常栖息在这些漂流物之下。每当有小鱼靠近,黑背海蛇就会快速甩头张嘴来捕食牠们。这种摄食特性让黑背海蛇有张鳄鱼般较延长的口列,以提高捕食的机会。慵懒漂浮的习性也让牠们的背部呈现一致的黑色,而非多数海蛇的环状斑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广大的海面往往空无一物,黑背海蛇无法像一般蛇类能借助固定物将蛇蜕磨下,因此牠们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打结」行为。这种「先打结后解开」的蜕皮方式除了能帮牠们将皮蜕下,也能顺便除去在漂浮过程中不请自来的藤壶或茗荷介。因此,黑背海蛇的蜕皮频繁也特别高。一般海蛇的蜕皮周期多半在一个月以上,但黑背海蛇平均每两周就会蜕皮一次,慢的话也不超过37天,快的时候甚至一周就蜕皮一次。

漂浮的习性让黑背海蛇得以借着洋流扩散到多数海蛇无法到达的海域,例如美洲西岸和非洲东岸。即便如此,为何牠们就是进不了大西洋?

要进入大西洋可由非洲或美洲南端的海域,或由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后再进入,或从巴拿马运河也是一个途径。但非洲和美洲南端都有较强的寒冷洋流,这些洋流会将惯于漂浮又不耐寒的黑背海蛇冻死或带回太平洋。红海的高温、高盐度则足以让黑背海蛇在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前就脱水死亡。至于巴拿马运河,其水位高于两边的大洋,船只在两端的闸口须经几道的水门关卡,像上下楼梯般进出运河,而运河内弯绕复杂的水道也不利于慵懒的黑背海蛇顺利通过。

目前在哥伦比亚的加勒比海海域曾有四笔黑背海蛇出没的纪录。但即便有少数的个体确实能进入大西洋,要在新环境建立足够的族群也需经历一番奋斗。

有两位生物学家在1970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分别驯养了一群来自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笛鲷,并终止喂食长达十天。事后他们将黑背海蛇的尸块丢入池内。一开始这些饥饿的鱼都迅速聚拢过来,但太平洋笛鲷不一会儿就快速游离,大西洋笛鲷则在短暂探视后便开始大口吞食。接着他们改喂活的黑背海蛇。这回太平洋笛鲷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大西洋笛鲷也在几番探视便对黑背海蛇展开攻击,多数都从头部攻击,并很快地吞食入腹。其中一只从海蛇的尾部攻击,但尚未吞入前就被反咬,20分钟后死亡;另有一只则连续吞了两条海蛇,并在一小时后吐出牠们,蛇虽活着,但鱼则很快就死亡。还有一只笛鲷在一个月内共吃了22条黑背海蛇,直到吃了第23条才被反咬而亡。

显然地,太平洋的掠食性鱼类在与黑背海蛇的长期相处下,已知避开这种危险的猎物,但大西洋的掠食者却不熟悉牠们。因此在掠食者多于黑背海蛇的情况下,需有足够的个体迁入,或很长的时间适应,才可在新环境建立成功与稳定的族群。

以上是以现在的观点来探讨海蛇的地理屏障。巴拿马地峡大约在1500万到1300万年前才开始形成,并在450万年前完全阻断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链接。只能说若黑背海蛇能在那个年代前出现,故事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当今全世界的海蛇共约70种。牠们究竟是在何时何地演化出来的?欲知结果请待下回分晓!

(老杜本名杜铭章,他是台湾研究海蛇的先驱,1986年在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时选择海蛇作为他的论文。深知海蛇研究的困难与高风险,1994年自美国取得博士回国后只从事陆栖蛇类的研究,直到2008年因缘际会又重回海蛇的研究,持续研究六年直到2014年从师大生命科学系退休。目前定居台东经营有机生态农场并继续推广蛇类保育,在台湾的海蛇或蛇类的生态研究上,他都算是老字号的人物,虽然实际年龄与心理年龄他离老还有一段距离。)

苏联英雄米哈伊尔·布拉托夫逝世 享年95岁 回暖的春季气温会减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