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海蛇的先驱杜铭章在兰屿与海蛇共舞

日期:01-21
海蛇兰屿台湾先驱共舞

兰屿海域的饭岛氏海蛇(Emydocephalus ijimae)。摄影:杜铭章

兰屿海域的饭岛氏海蛇(Emydocephalus ijimae)。摄影:杜铭章

据国家地理网站(撰文:杜铭章编辑:林彦甫):“世人对于海蛇大多还停留在危险可怕的印象,然而,兰屿海域的四种海蛇,却是温驯安全的种类。:

兰屿──这个台湾的边陲之乡,不只偏远还相当独特。一般偏远之乡只是受主流文明影响较浅,但兰屿不止于此。它曾经遗世独立,几乎不受现代文明的污染。在日治时期,日本政府曾断绝达悟族和外界的联系,以便研究人类在没有其他文明影响下会如何演变。这样的政策延缓了兰屿与外界的交流,却也让传统文化与环境保留得更为完整。

兰屿每年总被好几个台风侵袭,但其独特的地下屋文化却充份显露达悟族人的因应智能。这些「防风」房舍汇集在缓坡之上,深入地下的主屋被坚固的石墙保护着,屋檐的高度总是在石墙之下。强风来袭时,吹过石墙的阵风会顺着屋顶疾扫而去,不会灌入屋内掀坏屋子。房舍下方透水良好的砌石则确保豪雨的快速排水。不只人有屋可住,就连拼板舟也有小屋遮风避雨,可见达悟人非常重视并善待这个营生的好伙伴。建造拼板舟需要大量的木头,千百年来这个小岛依然林木茂盛,没有过度的砍伐,这是如何做到的?

原来每个家族会有计划地造林,造拼板舟的木材也不可随意砍伐。家族在很早很早之前已在山上植下树苗,并定期地为这些树苗除草,呵护它们顺利成长,每一代用上一代种下的大树,也不忘为下一代培养大树。除了山林有永续经营的概念和做法,海洋资源也如此,飞鱼祭是兰屿最重要的文化祭典,这段期间有许多禁忌,有些禁忌应该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关,例如不准捕捉底栖性鱼类与不准用鱼枪或铅垂捕鱼。这些禁忌显然是让珊瑚礁鱼类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兰屿的海水清澈,珊瑚礁生态丰富动人,完全不输给澳洲的大堡礁。 2007年我在雪梨大学进行短期研究,便趁机去大堡礁走了一趟。这个举世闻名的珊瑚礁圣地,除了有隆头鹦哥鱼会靠得很近而令人振奋外,水底生物的丰富程度其实远不及兰屿。

但可悲的是,兰屿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风土人文正在快速流失之中。观光客的增加虽让更多离乡的达悟青年能返乡生活,但在缺乏前瞻规画的情况下,低价吸引大量游客成为最快速的谋生手段,驱使它走上绿岛和台湾多数风景名胜区的同样道路。

绿岛发展观光,每年夏天的游客量多到令人咋舌。海边浮潜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海面上满满的人潮就像锅子里下满了水饺一样。台湾的观光产业几乎都走廉价竞争与剥削环境资源的路线,消费者看似受惠,其实不然。质量不好加上环境破坏,无须多久,美好的自然环境不再,繁盛如泡沫,空留一片破败的土地。像台湾这种面积与承载量相对小的生态环境,用低价竞争吸引大量游客无异自寻死路。若能限制游客人数、提高旅游的质量和深度、发展特色以及加收环境维持费等,才可能永续经营。

世人对于海蛇大多还停留在危险可怕的印象,然而,兰屿海域最常见的四种海蛇,却是温驯安全的种类,这就是兰屿的独特卖点之一。反观澳洲和东南亚,它们的海蛇种类远比台湾多,其中有许多危险的种类混杂其间,发展潜水看海蛇的风险较大。也幸好如此,兰屿才有先机,但若澳洲和东南亚也开始发展潜水看海蛇,我们想必也很难与它们竞争。

搭配兰屿独特的风土人文,未来全世界的人想要与海蛇共游共舞,首选将是兰屿。认清且站在自己的优势与价值上,我们绝对不可再作贱自己和环境。透过兰屿的深度人文生态之旅,认识兰屿质朴的美与独特,以及一群陌生的物种。让它促成我们走出原始的恐惧深渊,面对自己虚幻莫名的恐惧,从彼此的相遇与触碰中,体会不同的生命却诉说着同样善意与温柔的语言。期待这个独特的旅行,能改变游客、兰屿、台东甚至......台湾。

即便兰屿的海蛇多半安全,有时候一些危险的物种仍会出现,没有专业人员的陪同还是不要随便接触不认识的海蛇。海蛇的世界还很大,像太平洋分布最广的黑背海蛇(Hydrophis platurus)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在兰屿海域,但在广大无边的大西洋却找不到牠或其他的海蛇。为何如此?请待下回分晓!

老杜本名杜铭章,他是台湾研究海蛇的先驱,1986年在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时选择海蛇作为他的论文。深知海蛇研究的困难与高风险,1994年自美国取得博士回国后只从事陆栖蛇类的研究,直到2008年因缘际会又重回海蛇的研究,持续研究六年直到2014年从师大生命科学系退休。目前定居台东经营有机生态农场并继续推广蛇类保育,在台湾的海蛇或蛇类的生态研究上,他都算是老字号的人物,虽然实际年龄与心理年龄他离老还有一段距离。

科学家将鳄鱼尸体沉入海底大王具足虫先来吃肉 发现DNA异于食骨蠕虫的新品种虫类 鹦鹉会雪中送炭!研究证实非洲灰鹦鹉向需要帮助的同类“伸出援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