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贝类出现传染性癌症:油黑壳菜蛤的癌症传染给紫壳菜蛤与智利蓝贻贝

日期:11-29
癌症智利贻贝油黑贝类

栖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海岸的油黑壳菜蛤(Mytilus trossulus),能染上两种传染行癌症。 PHOT

栖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海岸的油黑壳菜蛤(Mytilus trossulus),能染上两种传染行癌症。 PHOTOGRAPH BY CHERYL-SAMANTHA OWEN

据ETtoday(吴美依/编译):科学家发现,北半球的油黑壳菜蛤(Mytilus Trossulus)细胞突变产生癌症,但竟感染其他个体,甚至跨越海洋,传染给法国紫壳菜蛤(Mytilus Edulis)与阿根廷的智利蓝贻贝(Mytilus Chilensis)。美国「太平洋西北研究所」学者麦茨格指出,癌细胞不断自我复制、繁殖后,可能藉由海水传播出去,甚至跨越物种感染其他个体,但其中机制仍是个谜。此研究11月5日被刊载于期刊eLife。

研究第一作者麦茨格(Michael Metzger)发现,栖息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的油黑壳菜蛤发生细胞突变,罹患症状类似白血病的癌症,经血淋巴(Hemolymph)扩散全身之后,竟能传染给其他同类。他几年前与他国实验室合作,藉由特殊基因特征证实,法国的紫壳菜蛤与阿根廷的智利蓝贻贝,也染上了同一种癌症。

麦茨格提到,作为疾病源头的油黑壳菜蛤只出现在北半球,通常沿北美、欧洲海岸生长,癌细胞可能是附着在船上,或者藏在船只的压舱水(Ballast Water),才能跨越热带赤道地区传播出去。据悉,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大海螂蛤(Mya Arenaria)与欧洲鸟尾蛤(Cerastoderma Edule)身上。

研究团队发现,金黄地毯壳蛤(Polititapes Aureus)感染了另外一种癌症,源头追溯到西欧的比利时皱纹浅蜊(Venerupis Corrugata),证明有些癌症能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

麦茨格认为,癌细胞可能透过贻贝类体内过滤残渣碎屑的系统被释出、吸入并传播,但其中机制依然是一个谜。他指出,虽然传染性癌症往往造成个体,但目前看来,对于生物族群数量不构成毁灭性的影响,「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了解威胁有多大,但似乎没有消灭整个族群。」

《国家地理杂志》指出,研究者2006年发现,澳洲濒临绝种的「袋獾」因罹患传染性癌症「袋獾脸部肿瘤疾病」(DFTD),以及另一种相似癌症大量死亡,同一年又发现,家犬之间也会传染引发生殖器官病变的癌症。学界从此以后扭转认知,过去10年内又找到另外6种感染贝类的癌症。

有些科学家担心,罹患传染性癌症的物种分布广泛,甚至是野生动物、人类的重要食物资源,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澳洲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学者乌杰瓦里(Beata Ujvari)认为,现在海水含氧量降低、温度升高,是癌细胞特别喜欢的环境,担心传染性癌症可能恶化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

西班牙「分子医学与慢性病研究中心」(CiMUS)学者图比奥(Jose Tubio)非常担心生态问题,「也许很多贝类都有自己的传染性癌症,但我们还没有很了解这些影响。」他指出,有意无意地移动贝类,都有可能引进新型态癌症,对于当地族群造成严重后果。据了解,他的研究团队在鸟蛤科发现5种新形态的传染性癌症,成果尚未发表。

剑桥大学学者默奇森(Elizabeth Murchison)认为,有些癌症能够跨越物种传染「非常令人惊奇与担忧」,虽然仍没有证据显示,吃下罹癌贝类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我们也许应该更加关注癌症透过人类活动传播的可能性。」她也指出,了解传染性癌症的传播机制,可以更加理解癌症免疫逃脱(Immune Escape)的情况,进一步应用在人类与其他动物身上。

NASA将派遣宇航员搭乘搭载游客的载人飞船赴国际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贵州瓮安生物群距今6.1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中发现“笼脊球”化石 揭示动物起源之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