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化石长达58厘米

日期:07-30
赣州亚洲江西长达化石

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

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

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

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

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

据东南网7月29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刘益清通讯员陈鑫炜黄瑜鹏):恐龙时代巨兽的足迹,在悠悠时光里沉淀成化石,令人对白垩纪世界充满无穷的想象。7月29日,在南安举行的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新闻发布会上,这一极具传奇色彩的超大型霸王龙足迹化石公开亮相。

这一珍稀化石目前收藏于英良石材公司的一个历史博物馆。

7月15日,几位中外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装在大型颅骨中,之后是粗壮的颈椎,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其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对记者说,“而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因为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这个标本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的。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当地施工队便派人联系了钮科程。

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但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就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消失不知所踪了,令我们十分遗憾。”钮科程回忆道。过了两个月,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了邢立达,说是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

“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邢立达的脑子里蹦出这个念头。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家发现亚洲首例暴龙足迹化石长达58厘米藏于福建南安

据人民网南安7月30日电(张子剑、陈鑫炜、黄瑜鹏):日前,中外古生物学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江西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经鉴定该化石为暴龙(又称霸王龙)足迹,长度达到58厘米,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恐龙足迹化石,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该恐龙足迹馆藏于福建南安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该恐龙足迹化石由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将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于8月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说,“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因为在中国发现的恐龙足迹,大多数都属于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据介绍,该暴龙足迹化石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时发现的。施工队在清理石头时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当地施工队便在拍下照片后,经多方联系找到了钮科程,并将情况告知。

“从施工队拍摄的图片上来看,这个印记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但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就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就消失不知所踪了。”钮科程回忆道,“这令我们十分遗憾。”

过了两个月,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上了邢立达,称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作为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客座研究员,邢立达立即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钮科程说。

“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2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化石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化石(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邢立达说。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据悉,暴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相关报道:中国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典藏于南安水头

据闽南网(通讯员陈鑫炜黄瑜鹏):7月29日,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新闻发布会在泉州南安举行,会上,还展出了霸王龙足迹化石。

中国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据悉,7月15日,中外古生物学家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将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中生代白垩纪晚期产物尺寸惊人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装在大型颅骨中,之后是粗壮的颈椎,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邢立达副教授现场介绍霸王龙足迹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激动地说,“而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因为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该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

化石失而复得收藏于南安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从会上得知,霸王龙足迹化石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候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当地施工队便派人联系并告诉了钮科程,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但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且后来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不知所踪,令我们十分遗憾。”钮科程回忆道。过了两个月,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邢立达,说是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

“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邢立达的脑子里蹦出这个念头。

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目前,霸王龙足迹化石藏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它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此次异常珍贵的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典藏于即将落成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南安市副市长李少敏表示,它将让有生命的石头在善于创造石头新生命力的南安活起来,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石文化,为南安石材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和创造活力,用文化滋养产业,用文化点石成金,引领石材产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

相关报道: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在中国发现化石尺寸巨大

据你好台湾网(杜苏闽):“7月15日,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在江西省赣州发现,这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今天(29日)上午,该消息于福建南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重大宣布。同时宣布称,此霸王龙足迹标本将收藏于南安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表示,发现这一巨大的恐龙标本非常幸运。他说,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因为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这对于我们研究整个华南地区同时代这个生物群还有暴龙类演化和形态都是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对研究恐龙骨骼跟恐龙化石的这个对应关系很有帮助。

据介绍,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装在大型颅骨中,之后是粗壮的颈椎,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邢立达教授告诉记者,标本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候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肉食性恐龙的足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他表示,在当时的年代和地区只有暴龙类才能留下这么大的足迹,它同时与在加拿大发现的暴龙类足迹极其相似,“这也是我们将它鉴定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例的原因。”

中外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这个恐龙足迹馆将收藏于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它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相关报道:中国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据北京青年报(张丽):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学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修路挖出霸王龙脚印被民间收藏者收藏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和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

钮科程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标本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的,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当地施工队便派人联系并告诉了钮科程,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

“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消失不知所踪了,令我们十分遗憾。”钮科程回忆道。

邢立达说,古生物学家们曾经一度与这个珍贵的脚印失之交臂。可是,就在足迹被发现的两个月后,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了邢立达,说是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邢立达告诉北青报记者。

脚印极可能属于赣州本地发现的虔州龙

据介绍,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装在大型颅骨中,之后是粗壮的颈椎,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

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激动地告诉北青报记者,“而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暴龙类的足迹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恐龙足迹馆藏于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钮科程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它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记者追访

赣州发现全球最完整的一颗恐龙胚胎蛋

记者:为何是在赣州发现霸王龙?

钮科程:首先,赣州当地的地层露头特别是白垩纪晚期红色砂岩的露头,正好是白垩纪晚期恐龙比较繁盛的一个时期,所以地表的这些岩石里边就有可能有恐龙。

其次,赣州现在发展也很快,基建比较多,比如,修路或者房地产开发等,要打掉一些岩石或者挖地基,会把很多岩石给剖开,所以说在这种大规模的变相开采下,有些化石就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记者:怎么确认是霸王龙的脚印,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

邢立达: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

记者:霸王龙足迹不等于霸王龙的足迹?

钮科程:是的。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知识点作为前提,恐龙足迹学和恐龙骨骼学不是完全的对应。

今天发布的,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足迹(又译为霸王龙足迹,Tyrannosauripus),暴龙足迹/霸王龙足迹是遗迹学的一个学名。这些足迹的主人,是极可能的暴龙类(霸王龙类)。暴龙类包括了暴龙(霸王龙)、分支龙、虔州龙、诸城暴龙、阿尔伯塔龙等。所以,暴龙足迹/霸王龙足迹,和暴龙/霸王龙的足迹并不完全一样。

赣州的Tyrannosauripus与33公里之外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无论从地层还是身体尺寸都一致,所以我们说它们极可能是可对应的。

记者:除了这次霸王龙足迹在当地还有发现其他化石吗,有什么重大意义?

钮科程: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具有很强科研价值的一些化石,比如,两个新属的恐龙化石,目前还在科研进程中。

此外,我们还发现赣州有大量恐龙蛋的埋藏,目前发现了全球最完整的一颗恐龙胚胎蛋,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科研标本,所以说赣州应该是华南地区比较成规模的一个恐龙动物群的地方。

记者:下一步工作研究方向是什么?

钮科程: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研究和发表已经发现了的科研标本,我们会给中外科学家搭建一个好的研究平台。

相关报道:江西赣州发现亚洲首例暴龙足迹

据新京报(王俊):足迹尺寸超过58厘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

暴龙是恐龙里知名度很高的“巨星”。不过,长期以来,暴龙类在亚洲的足迹非常罕见。昨日,中外古生物学界的专家学者宣布,在江西省赣州市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暴龙足迹,这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失而复得”的暴龙足迹

暴龙又称霸王龙,可以说是恐龙时代最凶猛的掠食动物,在不少电影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之后是粗壮的颈椎,但前肢弱小,有着一双“小短手”,后肢和尾巴非常发达。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

邢立达称,暴龙类的足迹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这次在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圆了邢立达多年的梦。“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暴龙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恐龙,数量本来就少,变成化石的就更少了。”

这个标本是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发现的。当时,工人们看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便派人联系钮科程,称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但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不知所终了,令我们十分遗憾。”钮科程回忆。

两个月后,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联系邢立达,并称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块“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

邢立达看到足迹后,脑袋里“蹦”出年头——这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

足迹所属暴龙体长可达7.5米

邢立达介绍,这个足迹是三趾型,爪痕尖锐;属于大型足迹,尺寸超过58厘米,并且存在大型脚跟。大型恐龙的脚跟一般比较发达,以此来提高稳定性。

“此外,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脚趾的痕迹,只有兽脚类恐龙才会有。”邢立达说。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该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

虔州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2014年,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江西赣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它们的化石,佐证了暴龙家族树上的新分支,虔州即是赣州的古称。

虔州龙体长一般约7.5米至9米,体型比暴龙小很多,但是比暴龙更敏捷和致命。

“这次标本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一只恐龙足迹无法测出恐龙行进速度

“一般情况下,足迹很难保存下来。干硬的地面上,恐龙走过后只会留下浅浅的印痕,很快就消失了;而在过软的地面上,恐龙足迹会很快被周围流动的泥沙埋没。”邢立达表示,“只有在泥沙的温度、黏度、颗粒度都合适的地面,足迹才能被保留下来。而且,这些足迹要及时地被外来物所覆盖,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

古生物学家们除可以从恐龙足迹的大小推断恐龙个体大小外,恐龙足迹还能提供诸多恐龙骨骼化石无法证实的信息,如恐龙的运动速度。而与单独的足迹相比,有连贯顺序的“足迹”往往能提供更多信息。

邢立达表示,由于本次只发现了一只恐龙足迹标本,因此无法测出这种恐龙当时的行进速度。

目前,该恐龙足迹馆藏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钮科程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他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延展

山东郯城发现300个恐龙足迹

作为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的印记遍布全球。恐龙骨骼、恐龙脚印化石等在岁月中不断被发现,成为人类研究中重要的“宝藏”。其中,恐龙足迹化石,它们可提供恐龙足部形态和脚趾数目等信息。

2018年6月,在山东郯城县发现了来自1亿年前的300个恐龙足迹,其中有70余个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这印证了小型恐爪龙类的群居特性,是世界上首例群体性小型恐爪龙类足迹。

该足迹发现于山东郯城县,被称为李庄恐龙足迹化石群。该处地形条件良好,横亘于临沭、郯城、东海、新沂四个县的马陵山,海拔不高,但状如奔马,恐龙时代的地层出露较好,一直延续到临沭岌山,在没有山头的低矮丘陵里,第四纪耕土层之下几十厘米就可见白垩纪岩层。

据介绍,一个恐龙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都是寥寥一两种,但李庄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包括了肉食性恐龙留下的三趾型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以及两趾型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植食性的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

这也表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才能吸引各种不同的恐龙在此繁衍。

2018年8月,贵州茅台镇发现我国侏罗纪早期规模最大的蜥脚类足迹群。蜥脚类恐龙曾是侏罗纪时代地球上最大的统治者,也是目前已知陆地上出现过的体型最巨大生物。

蜥脚类恐龙足迹群位于茅台镇赤水河畔的钓鱼台酒业厂内,面积约350平方米,恐龙足迹至少250个,其中97个组成可辨认行迹,153个无明显行迹。足迹点所在地层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距今约1.8亿至1.9亿年前。

相关报道:中国乃至亚洲首例!赣州发现霸王龙足迹

据中国江西网(全媒体见习记者刘火兵):记者从上观新闻获悉,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学家的专家学者宣布,在江西赣州发现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至6550万年前。暴龙的化石被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邢立达激动地说,“而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暴龙类的足迹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属于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修路清理石头时施工队无意发现

这个标本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时候发现的,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当地施工队便派人联系并告诉了钮科程,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但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就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消失不知所终,令我们十分遗憾。”执行馆长钮科程回忆道。

过了两个月,一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了邢立达,说是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

与暴龙足迹非常相似体长可达7.5米

“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的发现与美国的暴龙足迹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邢立达的脑子里蹦出这个念头。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目前,这个恐龙足迹收藏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他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据了解,赣州辖区内恐龙化石资源丰富,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斑嵴龙、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江西南康龙、南康赣州龙、中华虔州龙等均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家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据光明日报北京7月29日电(张蕾):中外古生物学家29日在福建南安宣布,他们在江西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暴龙(霸王龙)类足迹,这在中国乃至亚洲尚属首次,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Lockley)等学者共同开展,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大型颅骨中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颈椎粗壮,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

邢立达告诉记者:“暴龙类的足迹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处于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足迹了。”

这个标本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的,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发现一块巨大的上有奇怪印记的红色砂岩。“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Ⅱ趾发达,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凸起,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非常相似,极有可能是暴龙留下的。”邢立达认定。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可达7.5米,这与赣州本地曾经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为7.5至9米。“足迹与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地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故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很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邢立达分析。

目前,恐龙足迹收藏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据该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介绍,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它将与其他珍贵的各类馆藏足迹化石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讲述”其主人霸王龙的有趣故事。《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30日 10版)

秘鲁亚马孙丛林发现1800万年前迷你猴牙齿化石 前苏联未能实现的宏伟战舰计划:排水量超过6.5万吨的战列舰和“海豚”号导弹潜水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