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左)与马克龙(右)为纪念碑前的牌匾揭幕。
新西兰士兵鸣炮纪念一战结束。
澳洲多地有一战结束纪念仪式。
加拿大全国将敲起“和平之钟”。
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当年敌对的德国及法国,两国领导人于上周六(10日)在一战停战协定签署地、法国北部贡比涅(Compiegne)出席纪念活动,展示做到真正和解及团结、支持欧洲和平。
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纪念碑前肃立,后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位到访当地的德国总理。二人为纪念碑前的牌匾揭幕,牌匾上的铭文写道:“马克龙与默克尔在这里重申法德和解对欧洲及和平的意义。”
为展示法德团结,两名领导人走进重现当年停战谈判场景的火车车厢复制品,并在纪念册上签名。马克龙说:“欧洲处于和平已经73年,因为德国及法国都想和平。”默克尔指和平并非理所当然,各方需要为此继续努力。
另一边厢,加拿大总理杜鲁多于同日则前往法国北部维米岭(Vimy Ridge),悼念一战期间在当地战场阵亡的加拿大士兵。他表示,过去一世纪的历史建基于这批士兵的牺牲之上,而他们代表着加拿大建立的价值观。
1918年11月11日,法国与德国的代表在贡比涅附近森林一节火车车厢中,签署停战协定,并于同日巴黎时间早上11时正式生效。这场战争造成大约1000万名士兵阵亡,法德便各占140万及200万人。
相关报道:一战结束百年 澳新印齐悼阵亡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是英国殖民地的澳洲、新西兰及印度,合共有逾15万名士兵在战争中阵亡。上述国家于周日(11日)的一战结束10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众人同声寄望和平及希望,并怀缅逝者。
澳洲民众向在战争中丧生的士兵致敬,总理莫里森在坎培拉的国殇纪念日仪式上说︰“他们(战死士兵)为了我们的明天,付出了他们的今天。”在悉尼,不少民众在澳新军团纪念馆前献上罂粟花悼念。
邻国新西兰的仪式则在威灵顿海滨举行,当局鸣放100响礼炮致敬;教堂奏响大钟、紧急部门车辆及船只响号纷纷致意。总理阿德恩表示︰“震天价响的合奏,重现了当年停战消息传出时的喜悦和希望。”
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网表示,一战是印度一场没有直接参与的战争,但印度士兵为和平而战。在战争中,印度派出130万名士兵,其中7.4万人战死沙场。
相关报道:纪念一战结束百周年 举国敲100下“和平之钟”
本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加拿大全国的市政厅、宗教场所、军事基地及海军舰艇,于当日下午5时17分开始,将会敲起100下“和平之钟”(Bells of Peace),以纪念一次大战结束100年。
萨斯喀彻温省的加拿大皇家退伍军人组织执行董事瓦格纳(Chad Wagner)表示:“这(敲钟)不仅纪念着那些在一战中牺牲的人们,也象征着今天作出牺牲的男男女女。”他指出,希望人们届时停下,想想他们今天的自由是从何而来。
相关报道:向一战功臣二战罪人致敬 马克龙惹抨击
下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三(7日)出席活动时,表扬在二战时向德国纳粹投降的元帅贝当(Philippe Petain)在一战时的功绩,引起犹太人及左翼人士的猛烈批评。
军方于周二宣布,将于周六在巴黎荣军院举行仪式,纪念包括贝当在内、8名在一战时立功的将领。马克龙在北部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出席相关活动时,称:“我们向带领法国走向胜利的将领致敬并没有错。”他强调,事实上贝当是出色的士兵,尽管他在二战时下了“灾难性的抉择”。马克龙将于下周日的年纪念仪式,向贝当等多名将领致敬。
法国极左政党“不屈的法兰西”党魁梅朗雄在Twitter批评马克龙的言论,指摘贝当是一名叛徒和反犹太主义者。另有犹太人组织领袖对马克龙的言行感到震惊,称他们只会记得贝当的辱国行为;不少网民亦转载贝当与已故纳粹领袖希特拉的握手合照,斥“马克龙,今次你做得太过分了”。
相关报道:一战结束100周年 多国办纪念活动
下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欧洲在面对民粹主义崛起、美俄军事角力的内忧外患下,于周日(4日)正式展开为期一周的一战结束纪念活动,逾60国领袖将云集法国出席纪念仪式,预料总统马克龙呼吁国际社会对抗民族主义,美俄领袖则趁机会面。
马克龙夫妇与德国总统斯泰因迈尔,周日在法国接壤德国边境的斯特拉斯堡一间教堂出席音乐会,为连串纪念活动揭开序幕。马克龙本周将到访法国北部及东部,分别与德国、英国及马里领袖出席纪念活动。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的重头戏是下周日在巴黎举行的仪式,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国领袖出席,他们将于1918年签署停战协议的时间默哀。
英国、意大利、葡萄牙、新西兰等国均举行纪念活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有逾4500名士兵参与阅兵,总统索萨表示不会容许危险制造者破坏和平,令血腥分裂欧洲的事件重演。意大利周日亦有空军表演,庆祝一战胜利。
相关报道:70国领袖齐聚凯旋门!纪念一战终战100周年「悼无名烈士」
据ETtoday:世界各国领袖11日齐聚法国首都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100周年纪念活动,向战中牺牲的无名英雄致敬。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当天在艾里赛宫(Elysee Palace)欢迎约70国的领袖来访,一同前往凯旋门(Arc de Triomphe)参加纪念仪式。仪式结束后,马克宏会在艾里赛宫办午宴款待各国领袖。
综合外媒报导,马克宏与第一夫人碧姬(Brigitte Macron)与其他约70位君王、国家元首以及总理一同搭乘巴士前往凯旋门。马克宏预计会在纪念仪式上发表演说并点燃火焰,向战中牺牲的无名英雄致敬。
马克宏与第一夫人碧姬(Brigitte Macron)与其他约70位君王、国家元首以及总理一同搭乘巴士前往凯旋门。
报导更指出,当天出席的还包括美国总统川普、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等,都共同出席一次大战终战纪念活动,他们坐在凯旋门下的玻璃天篷内,参加纪念仪式;凯旋门是拿破仑一世(Napoleon)于1806年所建。
纪念仪式是向1914到1918年一战期间殉难的1000万名士兵致敬,以及纪念终战协定签署100年。追溯终战协定,一战参战国在法国东北部签署协定,并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开始生效。
相关报道:少年读信纪念一战 士兵后代望吸取教训
在巴黎的纪念仪式上,生于21世纪的少年人以英、法、中文等八国语言,读出大战参与者的书信,描述对停战的欢欣。经历一战的人多已离世,他们的曾孙辈也踏入中年。参与各地纪念仪式的民众,大都希望下一代记取历史教训。与此同时,特朗普带来的全球右翼浪潮也令渴望和平的欧洲人感到担忧。
一名少女以中文读出诺曼第一名姓古的华工信件,当中称:“休战条约已签订,战争已终止。男女老幼,互相拥抱、互相握手。”法国一名军官的信件说:“我在做梦吗?我十分开心,想到我的手足在战争中死亡,又眼睛湿润。”
在伦敦,上万人参与纪念游行,身穿童军领袖制服的谢里登表示,高祖叔公戴维斯在巴勒斯坦战场被流弹击中身亡。谢里登怀中揣有分队长赞扬戴维斯的信件,她表示:“我听着这故事成长,希望年轻一辈了解到和平比战争重要。”曾祖父为阵亡士兵的凯特说,战争一代已经消逝,后代亦要了解及传递真相。日前参观一战文物展览的六旬市民奥特利,则向本报记者表示:“我认为从一次大战中学到的主要教训,就是哪些军人为了俄罗斯、德国和英国领导人的野心而牺牲。”
一战及二战后欧洲衰落,美国成为左右世界和平局势的超级大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特朗普却曾在公开发言中分不清巴尔干及波罗的海国家。民调显示,仅百分之九法国人相信他会为国际关系做正确的事,有美国学者指,除了数个民粹主义政府,大部分欧洲民众都希望特朗普不要连任,尽快下台。
相关报道:一战百周年 毋忘14万华人赴欧当后勤苦工
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周年纪念日。有英国传媒报道称,曾有14万华人参与此战,不少人远赴欧洲战场当后勤苦工,最终却魂断异乡。
报道引述中国驻英使馆公使马辉,称上述华工抵达一战西线战场,冒生命危险为盟军提供后勤支援,对战争作出贡献。有山东官员则提到,一战期间有逾8万山东籍工人赴欧参战。有内媒指当年华工多从事挖土、伐木、采煤、筑路、开矿、挖战壕等工作,华军队则未在欧洲战场出现。有学者分析,一战期间中国不断向西线提供劳力,帮助英法避免人力资源破产。
另内地官媒周日发文,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问题延续至今;国际金融危机为民族主义推波助澜,欧洲再面临分裂停滞危机;呼吁吸取教训,摒弃霸权思维与单边主义。
相关报道:生灵涂炭 数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
周日(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战场,惟战火最终波及全球,致使世上大多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残酷的战争当中,大量士兵及平民丧生。随着德意志帝国等国组成的同盟国战败,一战宣布结束。然而,欧洲多国均受到重创,从此埋下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作战时间:4年3个月又2周(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主要参战国9个、总参战国逾70个:协约国阵营: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
同盟国阵营:奥匈帝国、德国、鄂图曼帝国、保加利亚
远因:普法战争后两大阵营对立;工业革命促使大国争夺殖民地资源;德军海权扩张、威胁英国。
导火线: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德及妻子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青年枪杀。奥匈帝国得到德国的支援,出兵塞尔维亚。
主要战场:主战场为俄国对德奥的东线、英法对德的西线,另涉巴尔干战线、高加索战线、中东、中国青岛、非洲、太平洋群岛等战场。参战士兵:7000万人战死士兵:协约国552.5万人、同盟国438.6万人丧生平民:500至1000万人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鄂图曼帝国、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瓦解,欧洲、中东大量新国家成立。召开巴黎和会,在英美主导下签订《凡尔赛和约》,德国面对巨额赔款,埋二战火种。
相关报道:一战百年记忆渐退 动荡分裂再临欧洲
法国巴黎周日(11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周年纪念仪式,演变成围攻美国总统特朗普民粹主义的“武斗场”。此时此刻,逐渐现形的欧美裂痕、俄欧争端,掩饰不了欧洲一体化进退维谷的局面。
抚今追昔 新一代看惨烈战争
在一战百周年之际,当时的主要参战国英国却快要脱离欧盟。不过,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仍然陈列着不少一战时期的文物和资料,来参观的很多是千禧年后才出生的年青人与小孩,战争历史对他们而言已非常遥远,只有依靠馆内文物想像当年情景。一名少年称百闻不如一见,希望见识一战时英军使用过的武器和配备。他们说:“我们已知道不少一战历史,只想来这里看看所有文物。”
一战时多场惨烈战役,均发生在法国。住在大巴黎区的六旬退伍军人彼德,原籍阿尔萨斯。尽管没有亲身参与两场世界大战,但祖辈的经历已为他的儿时记忆留下痕迹。彼德说:“我的祖父母是阿尔萨斯人,一战时在德军统治下生活。他们很少提及这期间的生活、历史或记忆,我估计一定是不太好受。我其中一名家人是护士,当时必定每天面对着流血和尸体,可想像他们心里多么难受。”
民间组织支持法军协会(ASAF)主席勒格里强调,一战代表了牺牲和凝聚。他说:“一战在法国历史上具有极大象征意义,法国人为长达4年4个月的战争作出巨大牺牲,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人民接受这场战争,在战场上同心协力要打胜仗。”
战争因子“阴魂不散” 一体欧洲对立再临
一战的导火线是民族主义,二战前后更有大规模的反犹屠杀,抱持和平愿望的世界领袖,成立联合国希望协调国际纷争,原本敌对的法国与德国,更联手成为欧洲一体化旗手。可是在一战结束百周年纪念日兼波兰独立日,华沙的右翼示威吸引了20万民众参与,全新的对立与冲突似乎近在眼前,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一战的阴魂再次现身。”
研究法国华人历史30多年的社会学教授廖遇常说:“上世纪初因民族主义抬头而引发了一战,到了今天,部份国家兴起民粹主义,如意大利、奥地利、巴西等,确实有相似的地方。”至于欧洲的未来,廖遇常认为前面仍是一片困境:“(欧盟)成员国太多会拖慢发展前进,而且有钱强国就‘话事’。创立欧盟的概念是完美,惟实际上有太多困难,但欧洲一体化总是好的,至少成员国之间不再兵来将往。”
内外交困 欧洲军队对策可行?
在民粹主义势力崛起及英国脱欧之际,欧洲亦面对俄罗斯军事扩张,以及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在此时,马克龙提出的对策,就是成立欧洲军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但对欧洲民众而言,这是否就是解决眼前困难之道?
巴黎的高中生马亚表示:“我们要好好保存一战的历史和记忆。马克龙所主张的一支欧洲军队,从策略上来说也许是可行的,但我担心会出现一些强国欺压其他国家的情况,故此要小心处理,也未必是一个好主意。”
另一名16岁高中生西米恩亦对今日的社会状况感到警惕,他认为法西斯主义抬头,与一战的时代相似:“我们的总统鼓吹成立一支欧洲军队,马克龙这人常常提出建议,能否实现或做不做到就是另一回事。”
至于正为脱欧筹谋的英国人,亦对马克龙的建议不抱好感。前伦敦红桥区市长、现任英女王大伦敦代表红桥区副官的陈德梁说:“可以比较肯定的是,欧洲大陆不会再启争端并兵戎相见,欧洲国家不会再爆发战争。事实上欧盟都在依赖北约部队,来处理军事冲突危机,现在的战场都转往中东地区去。”相较于外部问题,他认为最大的困难其实是来自欧洲内部,尤其是如何处理来自冲突地区大量涌入的难民,这些才是欧盟未来的首要任务。(东网驻法国记者吕静仪、驻英国记者章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