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装备“家底”敦实

日期:03-14
敦实家底中国海军装备

据中国海洋报(吴欣虹 陆文强):海军装备上演“交响乐”

军舰,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缩影。2013年12月入列的郑州舰是“中华神盾”系列最新型驱逐舰,装备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具有较强的远程预警探测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哈尔滨舰

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哈尔滨舰

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哈尔滨舰是我国第二代驱逐舰首舰,是参加多次军演及环球航行任务的明星舰艇。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多次远赴亚丁湾护航补给,此前刚刚结束马航失联客机搜救补给任务。柳州舰、烟台舰均为自主研制的新型护卫舰,兼具卓越中程防空和对海打击能力。而海洋迷彩涂装的导弹快艇因其隐蔽性能好、机动性能强、突击威力大而被誉为“海上无影杀手”,是人民海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装备之一。

中国海军装备“家底”敦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俄首场联合军事演习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至今正好第10个年头。解析常态化的两军海上合作细节,可瞥见中国海军舰艇建造入列高速发展的10年成就。2005年中国海军最新型驱逐舰广州舰亮相中俄军演,2012年中方参演16艘水面舰艇中出现3艘新型护卫舰。而到2013年中国海军赴俄罗斯7艘参演军舰中,已经全部更新为最新型驱护战舰,2014年直接以入列不久的郑州舰担负旗舰指挥任务。这种更新速度,应该能让历次参演的俄罗斯海军官兵感慨中国的一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中国海军舰艇装备不再是上个世纪的微薄“家底”,这不仅让外军官兵赞叹,更足以让国人自豪。10年前,哈尔滨舰和同型号的青岛舰成为中国海军展示民族自信、大国风范和国威军威的跨洋使者,而今天的它们在人民海军战舰列阵中已不是最夺目的那颗星。

10年间,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增长,沉寂多年的海军主战舰艇装备生产迎来新的春天,新型驱逐舰、导弹艇、船坞登陆舰服役列装亮点频闪。具有流线型设计、火力强大的广州舰、武汉舰、海口舰、兰州舰在军地科技大军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成功交付,其较强的区域防空和超视距对海打击能力,仿佛为远洋编队撑起一片海空铁穹。今年3月下旬,中国最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舰交付南海舰队,中国海军驱逐舰家族迎来升级版的“中华神盾”。

驱逐舰是海军走向深蓝的开路先锋和中坚骨干,最能集中体现国防科技最新成果,同时牵引舰艇装备体系更新换代。兼具卓越中程防空和对海打击能力的国产新型护卫舰与056系列轻型护卫舰今年密集交付,其批量采购极大改善了我军护卫舰装备体系。大型登陆舰研制成功填补了海军大型两栖战舰的空白,使海军具备一定规模兵力和装备投送能力,丰富了登陆作战的样式和手段。新型气垫登陆艇的入列,使海军具备了舰到岸快速输送能力,成为大型登陆舰的“超级搭档”,实现了登陆兵力由直接抢滩登陆向立体机动登陆的转变。新型猎扫雷舰和各种大型保障船的交付,使我海军综合作战装备体系得到明显优化。

今天,我人民海军驰骋万里海疆的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扫雷舰、导弹艇,游弋大洋深处的新型常规潜艇、核潜艇,已经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制并更新换型,海军装备成体系发展已成为海军战斗力重要增长点。人民海军装备“家底”敦实,逐步实现舰艇编队内及编队间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新型战舰的舰载武器实现全面升级换代。特别是首艘航母入列、歼-15舰载战斗机实现舰上起降,海基核反击力量作战和保障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作战飞机加紧研制并开始批量装备,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为海军加快走向远海、拓展战略运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同的武器基因

在历史悠久的中俄传统友谊发展过程中,中国海军装备承袭了不少俄罗斯和苏联的建造设计理念,通过历次军事合作不断取长补短。

中国海军参演的各型装备中,也有沿袭俄罗斯血统的宁波号驱逐舰、基洛级潜艇、苏-30战斗机、卡-28直升机等武器,荟萃了中俄两军最精锐的海空装备型号,也充分体现出中俄两军军事合作的传统友谊。宁波舰源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引自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装备有俄制防空、反舰、反潜等武器系统。

中国与苏联的海上军事合作更是源远流长,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给予新中国海军建设大量倾斜援助。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当年的6月4日,中苏签订“海军订货协定”购买军舰、潜艇、鱼水雷、岸炮等武器。我国四大工业城市的名称被赋予从苏联购买的4艘驱逐舰,寓意中国人要靠自己的科技工业建造驱逐舰,这更加激励了奋发图强研制国产第一代驱逐舰的斗志。

为解决急需,人民海军成立之初还积极组织购置仿制苏联海岸炮、水上飞机、轰炸机、水陆坦克,使得人民海军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立起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部队、陆战队5大兵种。时至今日,中国海军各型装备或多或少仍然留有部分苏联血统。

中国海军发展核潜艇装备,起初由苏联提供援助,但由于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协定并撤走所有专家,中国核潜艇事业被迫中断。毛泽东义愤填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从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程重新开工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其间军地科研工作饱受“文化大革命”摧残破坏,科研人员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自主自强付出的心血无法量计。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核潜艇正式服役,寓意人民海军装备事业的兴盛繁荣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

改革开放后,人民海军高技术装备建设稳步提升海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浮出水面;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成功下水列装;“飞豹”歼击轰炸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等陆续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万吨级综合补给舰游弋大洋;一批新型导弹和电子战系统成为一线部队的主战装备。

世纪之交,党中央、中央军委再一次作出重大决策:自主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海军武器装备。经过近10年高速建设发展,人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已成为由第二、三代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新型导弹快艇、大型登陆舰、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舰、新型医院船等先进装备支撑的主要海上作战力量,并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攻防兼备的方向发展。

中国海军潜艇装备最初完全仿制苏联,但在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制的过程中充分吸纳世界先进技术,形成一支专业配套、经验丰富的设计建造队伍。近些年又从俄罗斯引进基洛级静音潜艇,中国海军潜艇装备不断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以常规潜艇为主向核常兼备过渡,作战性能有了质的飞跃。新一代自主研制潜艇实现了隐蔽性强、静音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水下自持力和生存力显著提高,水下突防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海军航空装备已经形成以二代战机为主体、三代战机为骨干,以预警机、反潜直升机、空中加油机、水上飞机、电子侦察机等特色机型为补充的装备体系。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中参演的海军航空兵苏-30、“飞豹”等机型为俄罗斯海军所熟悉,均出自中国海军王牌飞行团队。装备的成体系发展使得飞天巡海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味”越来越浓,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由岸基型向岸舰型、由执行单一任务向执行多种任务的跨越,成为守卫祖国万里海空的一柄锋利长剑。

中国海军雷达和电子类软装备具有与俄罗斯海军相当甚至优越的性能。舰载相控阵雷达与舰用指挥控制系统紧密构成的新型指控系统,突破传统的作战系统与各分系统相对独立松散藕合方式,而形成整体性强的紧密藕合优化组合方式,能抗击空、海多目标、多方向、多批次的饱和攻击。一部舰用相控阵雷达可以代替警戒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和若干部跟踪雷达,使雷达天线配置冗乱矛盾和信号干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近些年中国海军交付新型驱护战舰,均在集成优化、电磁兼容、隐身智能方面加速发力,反映在郑州舰外表观感上就是舰面整齐外形简洁,摆脱苏联血统驱逐舰烟囱、雷达、导弹架凌乱的感觉。

毋庸置疑,中国海军装备建设成就了一大批新型作战力量,初步构建了岸海空一体化作战信息系统,可遂行中远海训练、巡访、护航、护侨等任务。10年间与俄罗斯海军装备建设差距越来越小,通过两军海上合作更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俄罗斯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大规模试制设计工作已经开始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福克兰群岛驻重兵防入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