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似沙巴棕 Sabalites tibetensis T. Su et Z.K. Zhou
棕榈化石发掘现场
伦坡拉盆地棕榈化石产地航拍图
古生物科考队与藏族同胞在伦坡拉盆地野外工作合影
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 苏涛):3月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关于产自青藏高原中部,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这是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来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科研人员在藏北伦坡拉盆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了这一珍贵的叶片化石标本,整个标本长度达到1米,叶脉清晰可见,是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最年轻的棕榈科化石记录。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仅有部分种类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像现在青藏高原中部这样高海拔的地区,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科研人员结合现在棕榈科植物分布区分析了制约棕榈科生长的最冷月均温等关键气候要素,并利用古气候模型模拟了13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景,表明在2500万年前,生活在西藏中部的棕榈,分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300米,生活的地形地貌极有可能是一种东西向的峡谷,峡谷两侧为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这一峡谷地貌直到新近纪(约2300万年)才逐步消失变成如今的高原。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同的专家学者依据不同的材料,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曾经有外国学者利用同位素分析认为,伦坡拉盆地在3500万年前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现在约4500米的高程,而棕榈化石的发现表明当时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个东西向的大峡谷。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这一发现也为认识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形成演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在人迹罕至、海拔近五千米的青藏高原核心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科学考察,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不同地质时期和地点的化石生物群。此次报道的大型棕榈科叶片化石,与之前报道的该生物群中的攀鲈、椿榆、栾树等,表明地质时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远比现在要高很多,正是由于高原抬升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许多物种在这一地区逐渐消失。科研人员正在系统性地开展相关研究,以期逐步认识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以及古环境的变化过程。
相关报道:版纳植物园棕榈化石研究发现成绩喜人
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 杨振、玉最东、刘光裕):3月7日,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关于产自青藏高原中部,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伴随着棕榈化石研究论文的发表,科学传播内容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呈现两翼齐飞局面。文章在线发表当日,研究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和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新华社的通稿被36家媒体转载;研究成果报道和视频登上中科院官方网站头版;藏北最后的棕榈树科普文和神秘的棕榈化石科普视频在微信、微博和网络上广泛传播。
当天,苏涛来到环境教育中心活动现场进行现场讲解。现场展示活动以研究成果海报、大箬棕(与棕榈化石接近的现生棕榈)叶片实物、棕榈化石生活在同时代的动物攀鲈活体展示、神秘的棕榈化石科普视频及央视报道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开展,展示内容受到来园参观公众的关注和认可。
相关报道:“一叶”揭开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岳冉冉、张玺):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成果于北京时间7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科考队在藏北伦坡拉盆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了这一叶片化石。整个标本长度达1米,叶脉清晰可见。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说,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以说它们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根本无法存活。能在青藏高原发现棕榈科植物化石,实属罕见。
研究人员结合现生棕榈科植物分布区,分析了制约其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并利用古气候模型模拟了13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景后,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
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这一峡谷地貌直到约2300万年前才逐步消失,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逐渐抬升,并超过了4500米,最终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高海拔荒原。”苏涛说。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学界有不同观点。有学者曾用同位素分析,认为青藏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接近现在约4500米的高程。
棕榈叶化石的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也为学界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该成果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完成。
相关报道:青藏高原发现棕榈叶化石 为其抬升历史提供新证据
据中新社昆明3月7日电 (胡远航):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棕榈化石研究表明: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个东西向的大峡谷。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该研究成果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研究员苏涛、周浙昆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于北京时间7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这是中科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
据介绍,科研人员是在藏北伦坡拉盆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了这一珍贵的叶片化石标本。整个标本长度达到1米,叶脉清晰可见,是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最年轻的棕榈科化石记录。
资料显示,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仅有部分种类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像现在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棕榈科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科研人员结合现生棕榈科植物分布区,分析了制约棕榈科生长的最冷月均温等关键气候要素,并利用古气候模型模拟了13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景后推测:在2500万年前,生活在西藏中部的棕榈,分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300米,生活的地形地貌极有可能是东西向的峡谷,峡谷两侧为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这一峡谷地貌直到约2300万年前,才逐步消失变成如今的高原。
事实上,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学界有不同观点。有学者利用同位素分析认为,伦坡拉盆地在3500万年前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现在约4500米的高程。而棕榈化石的发现表明,当时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个东西向的大峡谷。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也为认识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形成演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据悉,近年来,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核心地区野外科学考察,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不同地质时期和地点的化石生物群,包括攀鲈、椿榆、栾树等,表明地质时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远比现在要丰富,正是由于高原抬升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许多物种在这一地区逐渐消失。
相关报道:一片棕榈化石的发现让3500万年的青藏高原“减龄”1000万年
据新华社(岳冉冉):一片棕榈化石的发现,让3500万年的青藏高原一下“减龄”了1000万年。
这一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7日发表在了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它不仅改写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也让人们得以窥见青藏高原的“青春”。
时间回到2016年8月4日上午10点。
海拔4600米、青藏高原中部的伦坡拉盆地,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古生物队正在发掘化石。“大家快过来!”队员黄健招呼大家,他指着自己刚挖出的半块化石叶片问:“这是棕榈吗?”
化石还有一大半埋在岩层中,仅从暴露部分看,扇形的叶片像极了棕榈,底部似还有叶柄相连。之后的4小时,团队所有人都投入到这一发掘中。化石终被完整取出。
“这肯定是个大发现!”有人笃定地说。
但环顾四周荒原,仅有寸草,不见大树。“高大的棕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研究员苏涛的提问让所有人沉默了。
这是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建的团队第五次来到伦坡拉。领队之一、研究员周浙昆并没有把这次发现看作是运气。他认为,古生物学虽以发现化石为基础,具偶然性,但却蕴含必然。
“化石是人们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如果棕榈在那儿,总有一天会被发现。就像伦坡拉盆地,我们在这科考了五年,有人更是来回十几趟,每趟都待半个月以上。但凡有一次放弃,都不会有这一发现。”周浙昆说。
棕榈,是典型的热带风情植物,全球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那么,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平均气温低于0℃的“世界屋脊”,缘何会出现棕榈这样的热带元素?
解读这一问号,团队又花了近三年。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的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格局,而何时隆升、如何隆升成为最核心的问题。
通过查阅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团队很快得出这块化石有2500万年历史。但关键问题是,25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究竟有多高?
目前,重建古高程的方法主要有非生物法和生物法,但需要足够多的叶片形态化石才能得到关键的古热焓值,仅凭一片化石,无法重建。
有人提出:如果用化石点温度、海平面温度、气温直减率,再用公式可得到该地区高程。但看似简单的三个数据,获取难度却非常大。
在不断试错中,团队终于找到了破解法——先找棕榈化石最近亲缘种的生态幅,再用生态幅与模型模拟相互验证,推测出古环境和古高程。
为此,团队收集了上万条现代棕榈分布数据,再利用棕榈生存的重要限制因素——最冷月均温不低于5.2℃,设计出13种不同高程峡谷和平原的情景。之后,模拟各情景下的年均温、最冷月均温、青藏高原当时的温度直减率,来推测当时棕榈生存的古高程。
最终,团队得到了一个最符合逻辑的结果,并推翻了“青藏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达到接近现在约4500米高程”的流行观点。
在中国科学家的抽丝剥茧中,青藏高原的“青春容颜”逐渐显露——
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底部是深邃的湖泊,湖里游翔着攀鲈(一种现今分布于热带的鱼),湖水拍打着岸边的香蒲和芦苇,不远处是高大的棕榈树和犀牛,峡谷两侧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两岸的山坡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顶是针叶林。
“这一峡谷地貌直到约2300万年前才逐步消失。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挤压,当最后一株棕榈树倒下时,峡谷被填平,高原缓缓升起,巍峨的青藏高原主体最终形成。”周浙昆说。
这一发现不仅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1000万年,也为学界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正是出于对一个科学问号的好奇,才有了让我们去寻找历史叹号的动力。”苏涛用一句话对这个成果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