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约丨国家博物馆推出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

日期:10-11
馆藏文物文物展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上图:国博“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现场。

上图:国博“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现场。

右上图:图为10月9日,解放军战士正在参观。

右下图:1949年9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制工作移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图为1949年9月22日编印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  刘同华摄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策划的“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在京开幕,多面馆藏经典红旗集中展示,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面向社会公众讲好红旗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红旗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激发广大观众心中最凝重、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这次展览的初衷。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本次展览系统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革命年代的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星红旗和党旗、革命题材经典美术作品等红色文物60余件,以及100张新时代以国旗为主题的高清照片,并首次辅以裸眼3D动态展示国旗,展现五星红旗的诞生过程和新时代国旗飘扬在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场景。

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如画卷般铺陈开来

从四川蒲江县高桥村农民协会的犁头旗、福建平和农民暴动时的红旗,到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升旗过程,再到海岛民兵王继才夫妇驻守孤岛32年的两人升旗仪式、搭乘神舟六号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飘扬的红旗……如画卷般铺陈开来,展示着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

展标“风展红旗如画”诗句取自毛泽东诗词《如梦令·元旦》。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革命年代在我们党和军队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经典红旗背后的故事;第二部分围绕五星红旗诞生的历程,展出了新政协筹备会国旗设计样稿出炉的过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以及开国大典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文物;第三部分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多面见证重大历史瞬间的旗帜。

作为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黄黎表示,此次展览精心挑选各个历史时期的红旗、国旗、17幅馆藏经典美术作品,深入挖掘馆藏,围绕五星红旗诞生前后选取的文物既凸显史实又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展览意趣盎然。黄黎介绍:“对于此前国博曾展出的明星展品,如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央人民政府木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对大红灯笼等进行了保留。”

为了讲清楚五星红旗的诞生,展览特意将艾青创作的《国旗歌》、政协会议期间试展时的手持国旗图稿、开国大典的观礼请柬等文物首次展出。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的8次关于国旗方案讨论的会议记录,再现当年遴选国旗方案的热烈场景,增加观众对于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

围绕五星红旗诞生,本次展览选取了28件套相关文物。28这一数字是呼应75年前开国大典上礼炮鸣响的数字,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奋斗历史的崇敬和献礼。这28件套文物中,有很多文物是以成对或者组合的方式出现。如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两个讲话稿;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征集的部分国旗图样和第六小组精心挑选并编印成册的38幅国旗参考图样;曾联松五星红旗设计稿图案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的五星红旗图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式签到簿和被称为“天书”的政协委员签名册,以及三个不同版本的政府公告等。

经典美术作品中的辉煌党史

1947年春,国民党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延安。面对敌我悬殊的力量对比,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在山峁沟壑之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在“风展红旗如画”展览中,就有一幅表现这段既惊心动魄又令人鼓舞的历史的经典之作——石鲁的《转战陕北》。

1959年春,全国美协组织各地一批美术工作者进京,参加首都十大建筑中的美术创作活动,石鲁就在此列。他接到的任务是创作大幅国画反映转战陕北的情形,而且要赶在国庆十周年开馆前完成。

石鲁对陕北的战斗生活是很熟悉的。一开始,他画了很多草图——有领袖人物,有战士、警卫员、马匹、担架等,征求同行和同事的意见。因为情节太过具体,大家总体感觉不够理想,石鲁自己也很不满意。当其他人忙于艺术创作时,石鲁却显得有点“不务正业”,天天到琉璃厂、故宫等地方看画,似乎心思没有放在创作上。突然有一天,他闭门不出,几天后拿出了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构图。石鲁说要通过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来表现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伟大主题。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画战士?他的回答是,陕北的山沟里尽是战士,不画出来反而能表现“雄兵百万”,直接画出来能画多少人呢?

石鲁画了大量的山头局部画稿,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不断地练笔,反复塑造每个山头,经常画到深夜,直至画得非常纯熟才正式落笔。

与他一同入京的马改户回忆,石鲁最后画的是毛主席的形象,迟迟不肯落笔,“当时已是暑天,他一连好多天晚上都睡在画室里,但有一天他兴冲冲地回到住处,对我说,昨晚我喝了很多酒,非常激动,半夜里爬起来一口气只几笔就画上了毛主席形象,完成了我的任务”。我们可以想见艺术家在得到神来之笔时的激动与兴奋。

《转战陕北》奠定了石鲁在美术界的地位,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至今依然是中国画创作的鲜明导向。石鲁一生笔耕不辍,“开创性地以全新角度去理解生活,用极富传统文化精神却又独具创新手法的国画作品震惊画坛”,留下了《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渡》《山区修梯田》等诸多精品。

展品中,与石鲁《转战陕北》创作于同一年的,还有一幅红色题材的经典之作——叶浅予《北平解放》。叶浅予一反此前以写意为主的艺术风格,采用中国工笔重彩画的表现方式,创作了一件线条勾勒精细谨严、敷彩浓重红艳的艺术作品。

作品描绘的是1949年,在广大群众的簇拥欢迎下,人民解放军秩序井然的入城式场景。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欢欣鼓舞、锣鼓喧天、旗帜飘扬,一片热烈欢腾的景象——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除此之外,还有《井冈山会师》《延河边上》《东渡黄河》等,这些经典美术作品在“中国红”的映衬下愈发直指人心。

旗帜就是前进的方向

据了解,这次“风展红旗如画”展览是国博中央一号大厅近五年来首次大规模改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辅以裸眼3D动态展示国旗。“风展红旗如画”项目组对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的多媒体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利用裸眼3D技术,配合20米宽的巨幕,打造巨幅3D飘动国旗场景,力求带给观众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同时在超大屏幕上集中展示精心挑选的新时代以来,100幅五星红旗在全球范围内迎风飘扬的精美图片。

“这次的展览,旗帜是重头戏,而且以裸眼3D动态展示国旗令人非常震撼。旗帜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我们讲举旗定向,旗帜就是前进的方向、就是奋进的理想。旗帜一举,我们所有的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就会跟着向前出发。”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单威,曾长期在国家博物馆工作,提起国博的馆藏和相关展览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每天,大量的观众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无限的深情及敬意”。

“在甲骨文里,中国的‘中’字,其本义就是一面旗帜。我们经常讲的让党旗在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就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单威告诉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这次“风展红旗如画”展览庄重典雅,与五年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博主办的“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可以说一脉相承,力求全景式展示中国革命的苦难辉煌,使观众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如何建立、发展起来的。

回望来路,为了这来之不易的“风展红旗如画”,无数革命先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拼搏奋斗、无私奉献,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红旗故事就是最好的见证。

张家界景区被拆分单独收费?当地发布情况说明 派驻贵州民航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不打烊” 筑牢“廉洁安全”双防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