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刊文:业界期待财政接力,特别国债增发的可能性较大

日期:10-10
金融时报特别国债

来源:金融时报

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强强调,要抓紧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已出台的政策加快实施、确保早落地早见效,对正在研究的政策尽快拿出具体方案。跟踪评估政策传导效果,该优化的优化、该加力的加力。

这一表态延续了近期政策思路。围绕着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力度大、针对性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业内更加关心,下一步还能有哪些增量政策?又如何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对此,《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业界期待财政政策接力

实际上,在9月26日之前,金融管理部门已于9月24日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宣布了一揽子利好政策。“伴随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信心已经有明显改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接下来着眼于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表示,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实际利率处于高位,需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同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等一系列政策有助于减轻居民利息负担,减少提前还贷现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随着金融一揽子政策出台,市场期待后续宏观政策能够进一步协同发力。在罗志恒看来,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意味着要讲究政策组合和协调。

10月9日消息称,财政部将于10月12日在国新办召开“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对此市场反映积极。

“财政部已设立特别国债收支科目,表明通过特别国债增发的可能性较大。此外,预计年底前,部分专项债额度将提前下达,使用范围可能扩大。”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土地储备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或将是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他表示,下一步宏观政策要提高针对性、一致性和持续性,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激活更大市场活力。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续性

在连平看来,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向稳增长方向集中发力。“此前积极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但是要注意避免不同政策效应的互相抵消。现阶段,要特别谨慎,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抑制性政策影响市场预期。”他表示。

王青也认为,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政策合力可放大政策效应,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全面、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他表示,例如在楼市政策方面,金融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黄金周期间多地楼市出现明显回暖信号。下一步的关键还是综合施策,尽快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同时在扩投资、促消费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连平表示,本轮政策中,首付比例降低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深圳等地给予多孩家庭更多信贷支持,则有助于带动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在他看来,一线城市限购等政策已经逐步优化,未来主要还是需要政策支持供给端的“收储”扩容。特别是针对库存压力比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可以出台更多因地制宜政策。

此外,亦有多位专家提到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信心、提振内需。“稳经济的关键是稳企业。”本次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指导各地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对此,包括连平在内的多位受访专家都建议,要配套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规范涉企执法及有效遏制乱罚款等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民企形成稳定的发展预期。

当然,着眼于中长期的促改革必须持续推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信心不足、预期转弱,根本上反映的就是政策落后于市场曲线。这一轮超预期的金融支持政策有效提振了信心,我们也期待更多政策协同落地。当然,从中长期来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后,经济企稳回升,根本上还要看结构性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重磅!蚂蚁保官宣刘亦菲为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 执绿色之笔绘就矿山高质量发展生态画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