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水龙头” 做好“水文章”

日期:09-09
厦门市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的再生水湿地公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的再生水湿地公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武阁寨村,村民用滴灌为花生浇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武阁寨村,村民用滴灌为花生浇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浙江省台州市一家滨海污水处理厂,自动净水设备正在工作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浙江省台州市一家滨海污水处理厂,自动净水设备正在工作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正在对节水型冷却塔风筒部件进行配对组装。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正在对节水型冷却塔风筒部件进行配对组装。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持续提升,农业节水增效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持续增强,城镇节水降损有效开展。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涌动,从先进节水设备到新型节水技术,成果不断。数据显示,我国60%以上县级行政区已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10年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42.8%,全社会节水意识不断增强。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至0.576

多样化灌溉模式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

伴随着秋意渐浓,位于甘肃省金昌市的甘肃农垦金昌农场迎来丰收季。金昌农场地处河西走廊,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成为这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环节。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用水量,金昌农场改造了原本的管网,并根据不同作物类型制定了不同的节水标准,用现代化的滴灌、喷灌等方式结束了过去“简单粗暴”的大水漫灌的历史。

一亩小麦地,之前的灌溉用水量是700立方米,如今只要480立方米。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麦田里安装的自动化精准滴灌装置。在麦田中间,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般蔓延。需要浇水时,种植户只需打开手机上的APP,地里的智能装置就会开始启动,随着主水管内水流涌动,一行行小麦之间的滴灌带也涌出细细的水珠,渗入土中,到达小麦的根部。滴灌时间、滴灌量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系统随时控制。而在金昌农场的紫花苜蓿地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旋转的微型喷头洒出均匀的水珠,这种灌溉方式让一亩紫花苜蓿的用水量从过去的650立方米减少到570立方米。

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灌溉用水在农业用水中又占据了绝大部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灌排工程体系不断完善,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4.1亿亩。10年来,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5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76。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402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364立方米,降低了9.5个百分点。

在国家节水型城市浙江省平湖市,“稻田精准灌排技术+源头增效减污技术+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模式+数字赋能技术”不仅让农业生产更加节水,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平湖市广陈镇龙兴村赵家兜灌区,稻田经过标准化改造,田面高差上下不超过3厘米。再加上水稻具有耐淹的习性,让灌区得以使用“蓄雨+薄露灌溉”技术,通过对雨水的合理调蓄来进行水稻灌溉。水稻田边每隔一段距离还安装了一个智能灌溉器和水位检测仪,用以精准把控土壤的温湿度。

而在农田的另一侧,新型节水型排水闸承担着精准排水的重任。与传统的排水闸不同,新型节水型排水闸由两个闸门组成,闸口处标注着水位控制数字,目前均按照水稻生长所能承载的上限设置在合理的位置。平湖市广陈镇农业发展办副主任邱余忠介绍:“比起传统的单闸门排水闸,新型节水型排水闸能够通过两个闸门的移动,有效控制水位高度,确保在灌溉和蓄雨的过程中,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排出的水也不能浪费,在稻田旁边,一条种满荷花、野茭白等水生植物的生态沟渠将稻田内排出的水有效利用起来。邱余忠说,沟渠中的植物不断消纳、吸附水中多余的氮磷元素,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浓度。随后,沟渠内静置后的水又流动到周边已经完成退养的鱼塘内,经过鱼塘的生态消纳,进入小河浜,利用其中的水下森林等进行生态缓冲,完成最终净化。这些净化后的水会重新通过泵站抽到田里循环使用。如此一来,即使地处广陈塘流域旁,赵家兜灌区的稻田退水也不再流入广陈塘,反而经过自身净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目前,这种农业节水技术已在平湖市23万亩水稻田逐步推广使用。

节水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科技创新助力更多节水企业做大做强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鸥股份)是节水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作为一家从事节水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海鸥股份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全球前三,今年上半年又拓展了欧洲和中东市场,海外新增订单金额超过5亿元。

能在节水领域走在前列,海鸥股份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研发。2010年,海鸥股份在原本的节水产品——冷却塔的基础上开始研发新型节水型冷却塔,2020年,这种产品被成功开发出来。目前,节水型冷却塔系列产品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累计订单量超过了10亿元。

海鸥股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包冰国告诉记者,冷却塔是一种工业废热的处理设备,通过水与空气流动接触进行冷热交换,利用水蒸发会吸收热量的原理来帮助运行的设备散掉余热。相较于常规冷却塔,节水型冷却塔的节水作用体现为在同样的冷却效果下,循环水的蒸发量更少,从而节约了冷却散热环节的用水量。

“一般一个10万吨/小时的循环水场会配置20台常规冷却塔,一年的耗水量为1600万吨,而如果采用海鸥CCR节水型冷却塔,一年可以节省水量960万吨。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包冰国说,“我们的节水型冷却塔设备主要应用在石化、化工、电力、冶金、新能源等工业制造领域,这些企业的节水量加起来能够带来更多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海鸥股份与节水相关的专利已经多达80余项,其创新研发的产品不仅局限于节水型冷却塔系列产品,还在逐步向节水领域的冷凝模块、高效空冷散热器等新产品进军。

“目前,节水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传统的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唯有不断创新,开发更优秀的节水产品来为更多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技术创新对于节水产业企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战略地位。”包冰国表示,海鸥股份的研发费用累计投入达数亿元,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3%以上。

近年来,国内像海鸥股份这样开展节水相关业务的创新型企业日益增多,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节水灌溉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研发制造的规模以上企业已有约2400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已实现国产化。此外,自201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目前,水效标识设备备案企业已超过1.1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达到11万多件,节水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在今年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要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鼓励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动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根据该意见的安排,到2027年,我国节水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3%以上

“精打细算”让每滴水发挥最大效用

从粮食浸泡、发酵过滤到灌装清洗,啤酒生产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大量水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然而,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三年来的啤酒生产用水单耗却逐年下降,由2022年的2.45立方米每千升,降至2023年的2.21立方米每千升,再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10立方米每千升,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工业制造业一直是用水大户,但实际上90%以上的工业用水经处理仍可重复利用,节水潜力相对较大。这些年,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通过引进节水技术、升级改造设备、加强水耗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提升了用水效率。

“经用水平衡分析,我们建立了‘工艺水回用+浓水回用+间接冷却水循环+雨水收集利用’的综合水回用系统,多环节多形式提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新水取用量。”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负责人举例说,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水环节是酿造工段清洗水的回用,通过回收发酵罐、清酒罐最后一道刷洗水作为初始清洗水循环使用,日均可节水约16.5立方米;在此基础上,对发酵罐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如以不锈钢罐替代碳钢罐、采用新一代阀阵及控制系统等,可大幅提升发酵罐清洗精准度和可控度,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水耗。另外,还可以在灌装工段回收蒸汽冷凝水用于杀菌机高温区、洗瓶机碱槽补水补热,并将杀菌机、洗瓶机溢流水用于冲洗预热,日均可节水约25.3立方米。

工业节水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还进行了精细化用水管理,梳理供用水流程,按照各工段、工序逐环节分解节水目标,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并通过水耗数据分析排查节水潜力点,不断优化节水措施,“精打细算”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用水点,定期检查维护自来水管线及地下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渗漏等异常情形,杜绝水资源“跑冒滴漏”。

2019年《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我国工业节水减排持续增强。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探索出自己的“节水之道”。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罐头食品、调味品及营养餐生产的食品企业,实罐车间是其核心生产部门。“水因其比热容高、导热性好等特点,成为罐头杀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冷却剂’,这也使得该环节成为生产中的高耗水环节。”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为降低杀菌冷却水耗,公司建立了杀菌冷却用水回收系统,通过双回收池设计,使杀菌冷却用水首先流入1号蓄水池,经冷却塔冷却处理后流入2号蓄水池,实现水资源的初步回收。回收水经消毒等处理后用于杀菌冷却循环或罐头封装清洗,日均减少耗水量约300吨。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作人员还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园区生产、生活污水经溢流管汇集到集水井,在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和物化处理后“变废为宝”,用于绿化、冲厕、道路清洁、屋面降温等非生产环节,回收利用率达100%。

根据水利部公开的相关数据,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3%以上,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4.3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0%左右。累计建成节水型工业企业2.1万个,工业用水效率正在逐步提高。(本报记者王雅婧通讯员汤尤泓)

为什么到现在海口网络通信还不够畅通?什么时候能恢复?官方答疑 用真心换真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