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林连共生”日子甜

日期:07-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巴渝山水间,无数动人的红色故事传唱,滋养着这片英雄土地上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个时节,走在革命老区重庆石柱的山林里,脚下一定当心,那一丛丛郁郁葱葱、尺把高的植株不是杂草,而是当地群众的致富宝——黄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全球的40%。当地百姓种植黄连700余年,现在,“苦黄连”真正换来了“甜日子”。

“今年行情好,一斤能卖200多块钱。一亩地保守估计产600斤,我这两亩地收成就有24万元。”7月2日上午,沙子镇盘龙村连农曹忠富和妻子正蹲在半山腰,给黄连拔草。见到记者,他停下手里活,高兴地算了笔账。眼前黄连铺地,油绿蓬勃,其间栽有两排手腕粗的树,枝叶伸展,投下片片树荫。曹忠富种了大半辈子黄连,但林下种连,还是近两三年的事。

2021年底,国家林草局反馈森林督查问题,石柱县毁林种植黄连违法项目379个、总面积1145.6亩林地被毁。问题线索交由石柱县纪委监委核查,推动涉及地区整改。其中,沙子镇违规地块62个,面积约270亩。

“砍树种连”是石柱连农传统的种植模式。黄连种植要求严苛,海拔1200米左右、阴面、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山腰最为合适。连苗从种下到成熟少则5年,且采挖后,土地要涵养5年以上才能复种。为了增收,连农会不断开垦新的林地,用砍下来的树干栽桩搭架,再把枝叶覆在架子上做棚,给黄连遮阴。近些年,石柱黄连种植面积增加,但林木也因此损毁。督查反馈的问题根源就在于此。

“毁林种连事实清楚,核查难度不大,主要是部分干部存在认识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考虑到涉及的干部没有私心等因素,我们对负有领导责任的10名县管干部进行组织处理、未处理村组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到推动整改上。”石柱县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李河江介绍。

对于如何整改,最开始的两个月,当地干部比较迷茫。一方面,大家清醒认识到,如果继续野蛮采伐、无序扩种,黄连赖以生长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势必被毁,黄连产业也将不可持续。可另一方面,黄连是当地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拔了连,群众就可能返贫。

“那段时间,李主任常来找我谈心谈话,不见面的时候电话也打个不停,一有时间就在一块儿沟通整改思路。”沙子镇党委书记付光福告诉记者。另一边,县纪委监委驻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盯住被监督单位县林业局,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推动林业局与重庆市相关单位、国家林业部门沟通整改方案,“林下种连、林连共生”的创新种植模式以此为契机推开。

黄连喜阴,传统模式在山腰上砍树平地,搭棚遮阴,作业难度大,费时费力费钱。林下种植模式,按林业保护要求,保留多数林木的同时,为黄连生长提供天然遮阳棚。按照这一模式,整改采用拔桩栽树法,即用树苗替换搭棚子的木桩。“过去一年多,我们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联合相关部门,多次实地督查,补种的树苗规格是否达标、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成活率怎么样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最多的地块,推动补种7次才达到要求。”李河江说。

为防止重蹈覆辙,驻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推动县林业局出台规划,确定10万亩种植总规模,划出禁种、限种、可种三类区域,从长远角度解决种多少、种哪里、怎么种等问题。同时,推动建立数字监管平台,重塑连农用地申报、林地利用采伐审批、线上线下巡查机制,强化全过程监管,实现“护好林,种好连”双赢。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则通过地上看、图上比、户上访等方式,监督是否存在履职不力、虚假审批、报少种多等问题,推动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去年底,山林复绿,整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黄连丰产,群众鼓了腰包,精气神提振。林连互利共生模式也成为重庆市唯一入选国家林草局第四批林业改革发展的典型案例。

“现在林下种植这办法好,不毁林。毁了林,我们这代人还有得种,下代人就没得种了。”曹忠富说。

三堂会审 | 利用职权购买原始股所获升值如何定性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