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未签字,这张应急油卡就充值并使用了,请说明情况。”不久前,桂林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与驻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桂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协同联动,对市城管委排水工程管理处私用公油等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发现该单位一张应急油卡“未批先用”,疑似存在执行油料管理制度搞变通等问题。
工作人员随即找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原来,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排水工程管理处设备科负责人通过电话请示单位主要领导同意后才加的油,但都过去一个多星期了,后续材料迟迟未补齐,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排水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其严格按照流程补齐手续,加强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举一反三对今年以来的油料报账单进行全面“体检”,共查纠风险隐患7处。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推动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桂林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在一体统筹、监督融合、专责推动三个层面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着力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进一步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针对派驻(出)机构案件查审分离难、人员不足等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交叉审理工作机制,加强派驻(出)机构在内部审理环节的协同合作,经派驻(出)机构主要负责人沟通,由各自成立的内部审理组相互交换审理自办案件的材料,并提出审理意见,确保查审分离、保障案件质量。
“我们联合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组组’协同联动,对违规审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5个案件相互开展交叉审理,查处5人。”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交叉审理,有效地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问题,充实了审理力量,缩短了审理时间,提升了案件审理质效,参与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能力提升。
强化片区协作,提升监督质效。全州县纪委监委结合驻在部门的职能特点和派驻机构干部队伍情况,印发《全州县派驻纪检监察组分片区协作方案》,将1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分为4个协作区,在该县纪委监委4个纪检监察室的统筹指导下,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员统一调配、线索统一管理、案件统一查办、监督统一行动、问题统一处理,释放监督叠加效应。
“室组局”联动,深化类案分析,推进行业治理。桂林市纪委监委坚持把问题剖开来看,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工作例会、联系协调、数据分析通报等工作机制,“室组局”联动深化类案分析,找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背后的监管漏洞和制度短板,靶向推进行业治理。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微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联系室与派驻(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室组局”联动,开展集中会商,对相关案件暴露出的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研对策、提建议,推动市农业农村局下发《桂林市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归位暨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工作方案》,以资源县为试点,以点带面铺开,推动形成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运营管理体系。(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