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高基层监督办案能力

日期:06-25
纪检监察纪检

持续提高基层监督办案能力

浙江省永康市纪委监委用好片区协作机制,以工作片区为单位不定期开展案件交叉评查、问题线索集中会商,以案促学、以案代训,切实增强业务本领。图为该市协作片区干部开展业务讨论。施静祎摄

持续提高基层监督办案能力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安排骨干力量和新入职的年轻干部搭配编组,以案代训,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向农户了解惠农补贴发放情况。陈凯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实践中,如何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基层监督办案能力?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孙继光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刘元朝山东省聊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杨智华湖南省怀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监督办案机制不畅、人情干扰等问题

记者:请结合实践谈谈,针对基层监督办案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从完善体制机制上着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提升监督办案水平?

孙继光: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我们调研发现,基层在突出办案重点、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监督办案质效。我们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加强基层监督办案具体举措,完善衔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对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廉洁风险高的基层单位开展提级监督,对突出问题和易发多发问题,完善定期报送、集中受理等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监督办案机制不畅、人情干扰等问题。制定加强派驻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10条具体举措,持续完善“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探索建立“1+1+N”联合监督专班、片区协作办案专班和年轻骨干突击专班,提升派驻监督质效。完善协作区工作机制,用好交叉监督、联动监督、提级监督等方式,在线索处置、案件办理、警示教育等方面纵向调度、横向配合,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针对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同向发力,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刘元朝:基层监督办案难,难在力量薄弱、人情干扰。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统筹优化监督力量,实行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市、区)工作机制,出台“室组地”联合办案实施办法,完善县级纪委监委片区协作工作机制,形成“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镇街纪检监察机构”工作模式,协作开展重要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工作。如,茌平区纪委监委组织协作片区开展交叉监督、联动监督,发现教育系统某公职人员涉嫌受贿行贿问题线索。随后,经协作区综合研判、集体会商,谨慎稳妥提出处置意见,由纪检监察室领办进行谈话攻坚、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助数据分析,乡镇纪委配合外围调查,问题很快取得突破。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如,东阿县纪委监委组建由新村(社区)纪委书记、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网格村支部纪检委员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长等592人组成的“啄木鸟”监督员队伍,推动农村产权流转“阳光”交易。

杨智华:针对以往县乡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空编较多、专业人才少、干部队伍流动性强等问题,我们制定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人员配备的具体指导意见,建立空编预警机制和动态平衡机制,对空编率较高的及时提醒预警。督促县(市、区)纪委监委积极引进培养熟悉法律、财会、审计、纪检监察等专业人才,明确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任职期限和专岗专责,严格控制从县乡纪检监察机构借调人员,切实保障基层纪检监察力量。针对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办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我们按照“统一协调、就近整合、优势互补”原则,指导建立健全“委领导+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片区协作机制,将企业、医院、学校、产业园区等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一并纳入,由片区统一调配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专项整治、信访件办理力量。

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充分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记者:实践中,如何发挥好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纪检监察干部愿为、敢为、善为,不断提升履职本领?

孙继光:我们不断完善干部培养管理机制,分类建立包括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在内的四类人才库,分层分类抓好专业人才的选、育、管、用,实现对监督办案力量的专业化考核、储备、培养、配备和管理,并结合实际,采取业务培训、上挂轮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执纪执法水平。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分级分类对各基层监督办案主体工作情况予以评估,对监督效果不明显、工作开展不平衡等问题,采取工作提示、谈话提醒、专题约谈等方式,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细化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具体举措,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做深做实回访教育工作,帮助受处分处理的纪检监察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刘元朝:我们注重在思想上培根铸魂、工作上历练成长、生活上暖心关怀,充分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事创业热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利用过“政治生日”、政治家访、谈心谈话、青年干部论坛等形式,及时解开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疙瘩。结合“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教育培训强基工程,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师资库和培训课程库。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列为年度重点培训班次,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培训全覆盖。有序安排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跨部门、跨条线实战练兵,组织开展精品案例评选、审理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弥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常态化推进职级晋升,有效激发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动能。坚持既严管又厚爱,常态化严格监督管理,完善保障配套制度,不断激励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安心履职、担当作为。

杨智华:我们制定出台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能力和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在压紧压实责任的同时,着力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聚焦主责主业,市县区纪委监委机关带头精简会议文件,减少报送数据、材料频次,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做实关心关爱,健全市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充实一线力量,进一步优化县(市、区)纪委监委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设置,为基层纪委履职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督导提示,市纪委监委每月调度分析问题线索办理和案件查办情况,对后进县(市、区)由主要领导直接约谈、实地督导,委班子成员深入各县(市、区)分析指导,拧紧监督执纪履职发条,督促扛牢监督责任。狠抓业务练兵,把提高县乡基层监督办案能力作为重点,采取“全员轮训+专岗专训+按需施训”等方式,坚持集中培训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有力提升基层监督办案规范化水平。

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不断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

记者:适应形势任务需要,不断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持续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还须做好哪些工作?

孙继光: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办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持续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增强刚性约束。深化分级分类全员培训,推动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行线索处置和审查调查工作程序指南,做好对重点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扎实稳妥开展初核工作,着力解决基层问题线索处置初核率高、成案率低问题。常态化开展市、县两级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健全案件质量评查长效机制,定期按比例抽查案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构建日常评查、全面评查、专项评查的评查工作格局。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推动监督下沉落地,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权力运行特点,突出重点,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全流程监督。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采取突出重点常规巡、巡乡带村延伸巡、统筹力量交叉巡、纵向到底提级巡、围绕中心专项巡等方式,不断延伸监督探头。

刘元朝:我们突出运用大数据赋能基层监督办案,用活用好“互联网+监督”、码上监督等,探索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与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清风徐来”清廉村居监督平台等自建平台衔接融合,将信息技术嵌入业务,不断提升信息查询和分析研判效率,助力基层监督办案提质增效。完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机制,加强监督执纪执法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重要情况请示报告、查办案件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制度。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办案安全检查,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编印基层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定性取证指引、审理提示,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提供制度保障。

杨智华:我们运用“清廉怀化”大数据监督数据库,以“大数据+专项监督”为重点,探索建立惠民惠农补贴、校园餐、医保等大数据监督模型43个,通过线上碰撞分析比对,为发现问题、精准监督提供靶向指引。建立委班子成员包县指导机制,推行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县、包案、包整治、包解决问题工作机制,班子成员每月下沉县(市、区)就问题线索处置、重点案件查办、突出问题整治等进行会商指导,对重大问题及时把关定向。多措并举把好案件质量关,开展执纪执法技能大比武活动,强化以案代训、实战实训,定期更新编印监督执纪执法模拟案卷,为完善县乡纪委执纪执法提供精准指导。加强案件质量、了结线索质量评查,推行纪检监察办案质量责任制度,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本报记者李张光)

今日开幕!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正风反腐在身边丨小小沃柑不同寻常的成长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