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为夏收夏种插上“翅膀”

日期:06-25

6月,广袤沃野麦香蒸腾,金色麦浪绘出丰收美景。记者走进盐城市盐都区、亭湖区以及建湖县、射阳县等地,现场感受夏收夏种中新机械、新技术应用激发的新力量。

6月15日中午,记者见到建湖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加军时,他正顶着烈日,操作着刚买回来的科乐收8700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驾驶室里有空调、冰箱、音响。这台机子花了袁加军675万元,看到这个高智能的“大家伙”在田里大展身手,大家都觉得“这钱花得值”。

在合作社所在的建湖县钟庄街道,袁加军流转了8925亩土地,加上位于周边高作镇等地块,一共13505亩。目前合作社有农机491台(套),每年,袁加军都会带领“机工队”前往新疆、河南等地跨区作业,最多时跨区作业20万亩,而这台科乐收8700最适合大规模收割。

一键起割,全自动驾驶。这台收割机宽幅9.3米,作业效率是普通收割机的5倍,经过之处不留一根麦穗,秸秆在机身后堆成一条“草垄”,跟着的打捆机直接打捆。“有没有麦粒掉下?”记者蹲下身,扒开秸秆堆查看。“这两天我们也找过了,发现收割得特别干净。”建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胥明山说,小麦机收损失率应控制在2%以内,而8700机损率只有0.1%。“按一亩地减损15斤算,这1.3万多亩地,一季就能减损20万斤,增收25万元。”袁加军表示,这台机子加一箱油可用两天,储粮斗能存粮近12吨,省下了需中途卸粮的时间。“聪明的机器不仅能收割小麦、水稻,还能收玉米、油菜、水飞蓟(中药材)。”按计划,6月28日,袁加军将带着团队奔赴新疆,这台8700也将开启其首次跨区作业之旅。

6月16日,在亭湖区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记者站在一排高大的立体金属柜前,看着上面“谷物烘干电磁热风炉”字样。公司今年3月新上了这条10台共300吨的粮食烘干线,副总经理许斌介绍,今年刚收进4000吨小麦,都已烘干归仓。“用电磁热风炉烘干,给力!”许斌指着窗外仓库的屋顶说,那里都装上了太阳能光伏板,“平均每天可发电8000千瓦时,自用足够。测算下来,烘干一斤粮食成本2分钱,比过去用空气能热泵低了很多,而且烘干效率也上去了。”

作为生产厂家的负责人,盐城迈克瑞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宏祥告诉记者,设计灵感正来源于家庭用电磁炉。目前,国内粮食烘干的热源主要是煤炭、生物质、燃油和天然气,对这几种燃料,这位烘干新技术的研发工程师一一细说利弊。2015年,国内出现“空气能热泵”烘干,但其节能效果不佳。“粮食烘干要求风量大,但温度不需要非常高。我们为此做了一年的实验,每次实验要用30吨稻或麦,前后用了20个批次,翅片式电磁加热换热器也成为公司的专利。”如今,亭湖五星产业园、徐州平祥粮库、安徽荃银集团等众多粮食加工企业已使用迈克瑞的谷物烘干电磁热风炉40多台(套)。

6月15日,记者走进建湖县上冈镇大团村,建湖县正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正齐正在查看侧深施肥机。去年插秧时,他用插秧机搭载着这台机器,体验了一把新技术。“‘肥箱’里装满肥料,插秧机往前走,肥料就被‘点’进秧苗侧边5厘米、地下四五厘米深的地方。”让王正齐惊叹的是,肥效快,还省肥。“一般情况下,侧深施肥施的是缓释肥,肥料下去基本这一季都不用施肥了。”胥明山告诉记者。

走进王正齐堆放肥料的仓库,记者看到一种“含锌硅脲铵氮肥”,上面标注着:水稻返青柯杈、孕穗肥。王正齐解释,用含锌硅脲铵氮肥替代缓释肥,主要是它能让水稻“发棵”快、分蘖快。“秧苗一旦插下去,肥力接得上,3天就多生出一根小苗,所以用侧深施肥机装含锌硅脲铵氮肥,第一周就比寻常机插秧多出两个叉来,有效穗增加,产量提高。”

连日走访中,记者还看到,小麦存储用上了氮气熏蒸、脉冲除尘等。新机械、新技术应用,让农业种管收更高效、更智慧、更安全。

A股连跌过后,能否迎来“七翻身”?这类资金已经开始加仓 第三波关停潮来了!一天之内8家机构被取消业务资质,多地金交所“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