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越来越多?40℃是“家常便饭”?数据说话

日期:06-14

截至今天,本轮北方高温天气仍没有彻底结束。记者了解到,这轮高温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地表温度高等特点,华北、黄淮以及新疆出现大范围35℃以上的高温天气,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成为高温中心,部分地区气温达40℃以上。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过去5天里,40℃以上国家级气象站呈现爆发式增长,且接连打破历史纪录。11日,33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当地6月中旬纪录,4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当地6月最高纪录,河北安国(42.3℃)追平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12日,28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当地6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山西汾阳(40.2℃)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也是首次冲上40℃;13日截至15时,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大片区域气温超过40℃,山西翼城以40.1℃突破当地6月中旬历史极值。

面对高温,网友们纷纷表示:“没有最热,只有更热”,气温似乎很轻松就到了40℃。难道40℃以上的高温真的越来越常见了吗?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61年至2023年气象大数据发现,这62年中,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出现40℃及以上的高温总体确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2年最多,高达4209站次。

具体看北京的情况,近期出现高温天气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京津冀地区低层受大陆干暖气团控制,强度较强,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西北气流或暖高压脊形势控制下,白天天空晴朗少云,没有云层遮挡,太阳辐射增温更加有利,促进了升温;三是6月份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小,有利于气温升高。

市气候中心副主任施洪波告诉记者,以南郊观象台为例,从1951年建站以来到2023年,一共有6个年份出现过40℃的天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40℃的气温在2023年达到一个峰值,去年一年就有5天,再往前看,分别在1961年、1968年、1999年、2002年和2010年各出现过1天。

同时,2023年南郊观象台的高温日数累计达到34天,夏季平均气温28.2℃,均打破了历史纪录。在南郊观象台夏季高温前十排行榜中,除了1994年占了一席之地以外,其他9名都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以看出,高温日出现了明显的年际变化,要比以前多了不少。”施洪波说。

据悉,今年夏季可能还将延续去年的高温情况,气象部门也将密切关注,做好预报预警和相关的应对工作。

责任编辑:张迪

2023年我国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 总额350亿元!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首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