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前中后”跟进监督 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06-04
乡村振兴

“我们村这个土地流转的项目是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的,平台费用低、公开透明,流转资金除了发放村民之外,还给村集体带来14万余元的收入呢。”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小营子村村委会副主任祁建军一边在公示栏处张贴土地流转资金信息,一边向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紧盯民生痛点,强化监督执纪,加大查处力度,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合监督,将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18个乡镇纪委人员力量,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利于工作”原则充实到5个纪检监察室,调整优化成5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实现基层监督从“单兵作战”向“攥指成拳”的转变。各协作区紧盯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5次,发现问题22个,督促完成整改20个,2个正在跟踪督促整改。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方面存在的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闲置、工程项目和债权债务管控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坚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监督。事前,督促县农经站对全县238个行政村的“三资”开展全面摸排,建立村级“三资”台账,并及时修正录入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核资系统。事中,监督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程序,对可交易资源资产全部挂牌交易,做到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减少权力寻租机会,保证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事后,监督村级对交易的资产、资源、资金信息公开公示,并及时录入“监督一点通”平台。

县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推进、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约谈相关干部406人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时,横向上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联动,定期会商,推动“纪巡”融合、“纪审”互动、“纪财”贯通,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提高发现问题能力。今年1-5月,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59件80人,党纪政务处分41人,移送检察机关2件4人。

县纪委监委还以“清廉乡村”建设为抓手,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等职能部门规范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把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融入其中,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督执行。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深化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持续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同时,督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教育,以案说法、以例教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移风易俗。(供稿唐霞编辑张莉)

深度关注 | 修复政治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 住建部:1—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8万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