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破土动工—— 河南为何频频与一流大学紧密携手

日期:05-19
研究院郑州市河南省

来源:河南省政府网站

北龙湖畔,绿意盎然。5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项目,在对外揭牌103天后,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省大力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以来,落地郑州的又一位“重量级选手”。

北京大学缘何选择郑州?

新材料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北京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优势。北京大学副校长张锦在开工仪式上介绍,材料学科是北大最早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之一,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当前,北大正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整合校内学科资源组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化融合发展。

而河南近年来在新材料领域也是亮点频频,有色金属、超硬、耐火、尼龙等材料产业优势明显。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超过6000家、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超过了20%,始终占据制造业“C位”。

一边是全球顶尖的新材料学科团队,一边是基础雄厚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省校合作、强强联手,既为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拓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可能,也为我国材料学向最前沿、“无人区”的探索提供科研场景硬支撑。

“我们将北大的学科优势、人才资源与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把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张锦说。

除了产业“硬”优势,郑州还有很多“软”环境亮眼吸“睛”。首先是选址。研究院位于北龙湖畔,是中原科技城环境最好、区位最优的顶尖国际院所组团地带,紧临一流大学院所、省科学院院所、顶尖中央驻豫院所等组团,创新氛围尤为浓厚。其次是服务。郑州市对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提供全周期、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保障工作,组建工作专班,提供过渡办公空间,全力做好人才公寓、科技成果转化等落地服务工作……

“硬”条件更强、“软”环境更优。未来,这座新材料领域的一流研发机构,定会成为我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又一座高峰,为河南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河南何以“狂揽”一流大学研究院?

从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郑州,到如今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破土动工,2年多来,河南“狂揽”一流高等院校研究院,“高校天团”日益庞大。截至目前,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大学、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已落地或者签约在郑州设立研究院,聚焦河南发展所需,提供顶尖智力支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为起点,高校服务地方设立的地方研究院呈现出多点布局、快速发展的样态,在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高端人才与高科技项目支撑,而与知名的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是集聚人才与高科技项目的有效方法。这也是我省聚力建设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要通过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凝练一流课题,引育一流人才,既“顶天”又“立地”,产出能尽快落地转化的一流成果,加快推进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破冰,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河南建设。

如今,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以攻关省科学院、宇通客车等20家头部企事业单位课题为载体,着力开展专业硕士、博士联合培养;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则围绕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高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研发的头戴式三导联设备及相关系统,能够在3分钟内对脑健康情况进行智能评估……一流大学的顶尖资源、科研成果正在不断转化为推动河南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记者马涛张笑闻)

单轮打进43球刷新纪录,中超激烈度、精彩度提升明显 全面深化省校合作 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院
相关阅读: